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佛家里边有一个说法,解脱。意思是,解除烦恼,摆脱束缚,从而获得身心自由。

这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你我生存其中,就会为了一切的不完美而痛苦、烦恼,轻则胡思乱想,重则做了傻事,一生不幸。

明知道活得痛苦,为什么人们做不到心灵的解脱呢?因为心灵的解脱,难度太大,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就拿“放下”这一点来说,人们真的可以做到完全放下吗?很遗憾地说,做不到。拿起来容易,而要想放下,那就显得特别困难了。

这就是佛家八苦里边谈到的“放不下”。放不下内心的执念,放不下一切的贪嗔痴,放不下身外之物,所以一生痛苦。

人这辈子最大的解脱,便是放下这些不属于我们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放下对于“成败”的执念。

我一直认为,“成功”就是一个伪概念。谁能解释一下,什么是成功?你肯定会说,赚到钱,能当大官,成为人上人,就是成功。

问题是,这种以金钱、地位为衡量标准的成败观念,真的就适合每个人吗?难道说,当不成大官的人,就是失败一辈子的loser吗?

首先,以金钱、地位为衡量标准的成败观念,不适合每个人。其次,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那他们的成功标准就不一样。

我认为,要活得平安、喜乐,这是我的成功标准;你认为,要活得有权、有势,这就是你的成功标准。大家都在各自的人生标准当中,默默努力。

如果努力了,依旧无法得偿所愿,那也是正常的。没有人可以保证,付出就有收获,拼命就有结果。这世上事与愿违的事儿,可多了去了。

成也好,败也罢,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对得起良心,那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放下“爱恨情仇”的折磨。

在佛家八苦中,有这样两种苦,爱别离,怨憎会。

爱别离,指的是,我们终究要跟所爱的人与物分别。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间没有永恒的关系。万事万物,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离开我们。

怨憎会,指的是,我们越是讨厌什么人与物,越会跟什么人与物相遇。生活总喜欢跟我们唱反调,让我们尝尽酸甜苦辣咸。

爱别离和怨憎会,就会带来“爱恨情仇”。我们会爱某个人,会怨恨某个人,会珍惜某个人,会远离某个人。这一切,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神经。

偏偏人又是冲动、感性化的生物,动不动就为了感情而要死要活。以至于,爱恨情仇只会给我们带来极致的折磨和痛苦。

爱过,恨过,喜欢过,拥有过,那就足够了。哪怕不得不告别,我们也没必要过分感伤。人生本就是告别的旅程,到最后,我们终究要告别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放下“前途未来”的焦虑。

在这个内卷的年代,人们都偏向于焦虑,不是为了内卷而焦虑,就是为了前途以及未来而焦虑。痛苦,油然而生。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自己到底在焦虑什么?一部分人焦虑,未来有可能赚不到钱;一部分人焦虑,自己的前途有可能一片曲折......

首先,这未必会成为现实。其次,哪怕成为了现实,我们又没有能力改变,那我们焦虑那么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事情如果可以解决,那我们就没必要焦虑。事情如果无法解决,那我们再焦虑也没有用。对于生活,我们不妨保持“顺其自然”的态度。

正如曾国藩所言:“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保持清醒、平静的心态,去应对生活的一切问题。未来如何,还未发生,没必要想太多;当下还能把握,我们不妨活在当下;过往已然成为历史,无法改变,我们不妨尊重历史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放下“钱、名、寿”的欲望。

人,其实是很“俗”的生物,一辈子就是为了三样东西而活,其一是金钱,其二是名声,其三是寿元。

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财,人们会逼迫自己剑走偏锋,不择手段;为了谋求名利,赚得面子,人们会委屈自己,做了不少自己讨厌的事;为了命长福厚,人们会求神拜佛,希望神佛保佑自己长命百岁。

谈到求神拜佛,有人说了一句话:我们到底是在拜神佛,还是在拜自己的欲望?

答案很明显,我们不是在拜神佛,而是在拜自己的欲望。我们没有尊重天地,只是在为了欲望而拼死拼活。说到底,我们都是欲望的奴隶。

正如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人生就像钟摆,欲望满足了就无聊,欲望没有满足就痛苦。人生就在无聊和痛苦之间摆动。

欲望,是必然要存在的。但是,过度的欲望就是有害的。保持“适可而止”的做人理念,淡然而活,就足够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