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Q:同理心非常强的人,是善良还是功利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当我们因为匮乏而特别渴望某样东西,而这样东西突然出现在面前时,难免内心激起千层浪。往往因匮乏而渴求,也往往因匮乏而不信任。于是内心同时激起渴求和提防,不禁想:这个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好的还是坏的,要不要放心收下?

同理心、被理解,便是这千万种的“某样东西”中的一种,或者说是我们经常会匮乏的一种。当我们被一位同理心非常强的人理解了内心的细微感受时,也不禁有些紧张:这人到底是出于善良而理解我,还是出于某种控制性的目的、自恋性的目的来理解我?

如果我们曾经在同理心充裕的人际环境中充足地浸泡过,体验过,那被理解的体验因为熟悉而值得信任,就像我们每天吃一顿三餐不会突然某天怀疑饭菜是不是被下毒了一样。而那些有可能伪装成同理心的“控制欲”、“表现欲”也容易被识别,或许我们会把它们放在心里某处,再观察观察,不急于做出判断“到底是善良还是功利主义”。不过于渴求而害怕失去此刻当下的同理心,也不过于提防而马上要“逃走”或“反抗”。内心有了过渡空间来体会和缓冲。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变得可以忍受。

如果过于匮乏,或许上一秒感觉到了对方的善良,下一秒马上要告诉自己“不要上当、不要轻信对方”,这既是一种自我保护,同时也是对体验的切断。

如果再匮乏一些,被人善良地同理对待过的体验太少,那么导致的毫无联结的绝望是容易让人崩溃的,此时内心的全能自体便容易跳出来主宰一切,阻止内心的进一步崩溃。它觉得情感太慢,把对同理心的需要置换成了对全能的解决办法的需要,“理解我有什么用,告诉我解决方法,快点”,对方若做不到便是没什么价值的客体。此时似乎都不必去判断“是善良还是功利主义”了,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自己内心的全能幻想上,也不必在意对面的人是善良还是功利的了。从这层面来说,内心能提出问题“是善良还是功利主义”反倒是对现实的好奇和关注,因问题而想去思考、想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