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

2014年6月,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申遗成功十年,大运河沿岸各地秉承保护、传承、发展的宗旨,考古工作持续不断,遗址建设稳步推进,文旅产业创意迭出,古老的大运河在新时代正不断焕发生机。

大运河安徽段,是指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安徽境内部分,流经淮北市濉溪县、宿州市区、灵璧县、泗县,全长约180公里。作为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通济渠连接起黄河与淮河,在我国水利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保障汴河漕运,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建置宿州,揭开宿州建城史。通济渠在唐宋时亦称汴河、汴水。今天宿州市内的新汴河就是因汴河故道而得名,续写着宿州与大运河的缘分。如今新汴河沿岸景区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去处。结合大运河遗址,当地还沿着城区的三八河两侧打造宿州大运河遗址公园,借助该河段重现宿州历史上的汴水徽韵,让古“运”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宿州市新汴河景区成为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宿州市博物馆,一面长53米、高4米,来自灵璧凤山大道隋唐运河遗址的剖面,完整揭示了隋代至明清时期大运河遗址的历史变迁过程,这也是目前国内最长、时间跨度最大的运河河道剖面。为将这个考古现场搬进博物馆,施工人员将其分割成块后编号,在展厅内将其重新粘连合体安装上墙。剖面上粗糙的泥沙淤积层,夹杂着石块、瓦砾、陶瓷碎片、动物骨骼等,生动展示了藏在运河河道里的历史“密码”。

虽然通济渠只通漕500年,却在宿州市泗县境内有5.8公里依然保持着原始历史风貌的水道,也是目前隋唐大运河唯一有水的“活运河”河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4年6月22日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段。随着历史变迁,如今的河道只有十余米宽,和鼎盛时期不能相比,但当千年后的夏风拂面而过那刻,当年舟车往来的繁盛景象仿佛再次浮现在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泗县境内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

2014年6月,大运河申遗成功。濉溪县柳孜运河遗址、通济渠泗县段同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皖北大地第一次有了惊艳世界的文化亮点,安徽的世界遗产呈现出“南黄山、北运河”的格局。

柳孜运河遗址位于濉溪县百善镇柳孜村,属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故道遗址。1999年、2012年该遗址经过两次考古发掘,曾被评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里出土的文物不仅为确认通济渠的流经路线提供了有力证明,更对研究运河交通、运河经济具有典型意义。北宋景德镇窑影青釉抱鞠童,唐巩县窑三彩石材抱柱等文物,曾填补了运河考古的多项空白,更成为馆藏珍宝。如今,柳孜运河遗址永久性保护大棚项目建设正酣,这也是柳孜运河遗址国家文化公园中的重点项目。大棚占地面积5500多平方米,现场通过沙袋填埋技术和悬挑结构的施工工艺确保遗址安全,项目预计年底完工。公园内还规划建有遗址博物馆、考古模拟体验中心等项目,将利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系统展示运河结构、河道变迁等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增强运河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水利之河”“漕运之河”,更是一条“文化之河”“诗兴之河”。南来北往的人带来了不同风物与习俗,那些“种子”在一个个沿河码头落地生根,又因不同水土开出别样花朵。流淌千年的运河,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水运文化、戏曲文化、美食文化等。它像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活态典籍,等待着后人不断翻阅,也期待着我们续写新章。(记者:程兆 陶妍妍)

来源| 安徽日报

责编| 袁丹丹编辑| 王玲

主办单位| 安徽省网信办、省政府新闻办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安徽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