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螃蟹已经蜕了第三次壳,再过两天,等有黄有肉了,‘六月黄’就可以上市了。”在蚌埠市五河县申集镇五河县盛堂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内,合作社负责人朱凡堂正通过屏幕在线监测螃蟹生长的水体环境。

养殖了28年螃蟹,朱凡堂对螃蟹的各种习性、生长情况都熟稔于心,“现在搞了这个数字渔业,更省心了,只需要远程操控就可以了。”

去年秋天,盛堂水产养殖数字工厂(渔场)推行的智慧渔业数字化智能渔场养殖在线监测管理应用场景系统正式上线。“2022年开始建设的数字渔场,占地200亩,主要进行中华绒螯蟹蟹苗的培育以及成蟹的养殖。”朱凡堂说。

通过在线监测系统,能看到哪些信息呢?“这是螃蟹养殖水体环境实时信息,这是螃蟹病害监测预警,还可以进行微孔和水体增氧及产品质量追溯技术、检测池塘氨氮数值等,全都是自动监控。”谈起数字化技术在螃蟹养殖中的应用,朱凡堂说得头头是道。

据了解,数字渔场还可以实现生产管理过程的精准记录,饵料等投入品的准确使用量、合作社人员情况、养殖成本、销售记录、用药记录等都可以做到精确管理。“螃蟹养殖只是一方面,数字化涉及养殖的整个过程以及每个环节。”朱凡堂解释。

全物联网、全数字化的智慧渔业效果如何?“数字渔场投入使用后,每亩少施肥20斤,粮食增产50斤,一增一减每亩增收100元,不仅给合作社带来百余万元销售收入,还带动周边100余户养殖户增收致富,户均增收净利润3万余元。”朱凡堂简单地算了笔账。

农业投入品使用明显降低,不仅带来螃蟹养殖产量、村民收入的增长,更为五河县周边发展高效、绿色、可持续水产业养殖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五河县盛堂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23年1月成为安徽省首批“食安安徽”获证企业,合作社注册养殖的“润沱”牌绒螯蟹,多次荣获全国河蟹大赛金奖等多项荣誉,并且吸引了来自凤阳、泗县、定远等地农业部门组织的螃蟹养殖户专程到渔场进行学习交流。

把视线拉回至全县,从五河县农业部门了解到,早在2013年五河县就已开始应用渔业物联网技术,并在沱湖上中下游设置监测点,实时监测温度、溶氧、酸碱度、硫离子、氨氮、亚硝酸盐等参数。

2023年,五河县利用油补资金给予补助,支持5家池塘养殖企业投资数字渔业建设,总面积1390亩;支持1家稻田养殖企业投资数字渔业建设,总面积3000亩。如今,渔业物联网技术普遍应用于该县水产养殖业,其中池塘养殖应用面积较大。

渔业应用了新质生产力,而畜牧业则在数字技术的助推下,走上了农业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引领之路。

在现代牧业(五河)有限公司工厂内,全混合日粮(TMR)精准饲喂系统正对奶牛进行批次投喂。“TMR精准饲喂系统可以减少搅拌站中人员参与,使每一种物料、每一批次的投喂过程都能做到及时、准确记录。目前,上料准确率已从90%提升到了96%。”车间工作人员介绍。

除TMR精准饲喂系统外,该公司应用的“一牧云”管理系统是实现了企业内部的财务、生产、业务管理的全程信息化,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智慧牧场发展的全新模式已初现雏形。

如何理解全程信息化?企业负责人解释,通过该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牛群谱系信息的录入、审核与监督,使得牛群变动和生产活动全程透明,一旦出现异常可及时报警。“系统可以计算奶牛21天怀孕率,及时反馈繁育工作的效率,并通过分析繁殖数据找出影响牛群繁殖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加以改进。还可以通过电子耳标以及智能识别设备,实现快速精确的个体识别,提高发情揭发、流产揭发的效率和准确性。”该负责人介绍。

不止于此,据了解,“一牧云”管理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奶牛单产水平、挤奶效率,降低了牛群发病率,实现了生产活动透明化、牛群变动透明化以及异常业务警示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提高了牧场经营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该公司设计采用的散栏式工业化养牛方式,实现了全自动TMR喂养、全自动清粪、全自动挤奶及全自动粪污处理,真正实现从经验养牛到数字养牛的转变。

依托国家畜禽智慧养殖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安徽农业大学等技术支持单位,现代牧业(五河)有限公司围绕五河县优势主导畜牧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大需求,已在五河县实现智慧牧场相关技术推广和集成应用示范、中试熟化。

全县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点11个,建立省级农作物“四情”智能监测示范点1个,培育数字农业基地2个,建成省级示范数字农业工厂2个……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技术不仅在五河渔业、畜牧业得到实践,更在乡村建设与治理、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理、工业发展、电商服务等领域全面铺开、应用。

“未来,五河县将持续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努力成为数字农业发展的典范。”五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曹勋表示。(王立春 李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