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号召;认真落实成都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2024年6月30日,由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四川省生活美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唐代古蜀州与今日唐人街:开放、传承与创新”专家座谈会于崇州唐人街成功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由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后强担任特邀主持。

参会专家包括四川省社科院杰出研究员、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谭继和;西南民族大学中国文学教授、巴蜀文化研究专家祁和晖;著名国学家辞赋家、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张昌余;四川日报高级编辑、华西都市报原常务副总编奉友湘;四川省社会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戴宾;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谢元鲁;成都锦城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谢天开;中国现代随笔作家、成都人文地理专家白郎;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王炎;四川国际传播中心副总监、看四川杂志社副总编辑、一带一路报道副总编辑李黎;时代先锋栏目组赵丹;崇州文史专家、《崇州通史》作者施权新;崇州市文联原常务副主席、崇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古鸣清;作家、崇州市作家协会原主席付安;崇州市文化局原副局长、崇州市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范铭;成都市圣沅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李元庆、董事长助理李瑶盖;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古建园林高级工程师、锦里创始人张丽君;四川省生活美学研究会会长、读城智库董事长、读城投资公司总经理韩毅等多位知名学者和专家。

实地考察了唐人街独特的北美风情和唐风蜀韵后,专家们针对崇州历史文化要点、唐人街项目和“中国有个唐人街”图书大纲进行了专题发言和学术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后强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唐人街这一独特景观遍布于许多地方,它们不仅承载着华人的历史记忆,更成为了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的生动写照。唐人街之所以能成为海外华人社区的代名词,其背后是中国悠久历史与辉煌成就的映射,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精神的体现。聚焦国内,成都与四川的经济社会发展令人瞩目。四川的GDP跃居全国第五,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彰显了这片土地的经济活力与潜力。回溯历史,唐代的崇州在建筑、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均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今日四川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未来,我们应当思考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成为连接中外情感与文化的桥梁。

李后强强调,唐人街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也是民族复兴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具体体现。在建设唐人街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书的编写,还要精心规划街道、房屋和周边景区,确保所有项目都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唐人街项目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结合,以及与城市有机更新和城镇化进程的对接。四川省委省政府最近发布的专门针对县域经济的文件,表明唐人街项目正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实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元庆董事长介绍了特邀张锦秋院士担纲设计、在成都唐人街恢复重建的一系列与唐代蜀州历史相关的建筑,如东阁、尚友阁、唐安池馆等,新建的多个文化馆,如贵妃馆、公主馆、杜公堂等;根据张丽君会长的“街区变景区”模式,对相府广场片区进行了文化充实和景观改造,最终建成的“唐风蜀韵”国家3A级旅游景区;通过举办“第二届全球唐人街联盟发展大会成都峰会”和“万人赏月诵中秋晚会”等活动,加强了与全球华人社区的联系,有力促进了崇州的全域旅游和城市品质建设,提升崇州的国际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继和强调了“心向中原,华夏一统”的民族情怀,认为应将唐人街视作中华文化统一和传播的载体,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他提出,唐人街的建设应立足于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之上,体现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聚焦“文化中国”,从黄帝到杜宇时代,巴蜀经历了从部落联盟到国家的演变,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象征。关中、汉中、蜀中三地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唐盛世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高峰,也是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关键时期。他引用王勃的诗句,强调了巴蜀山水的壮美和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指出崇州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应被充分发掘和展示。他认为,唐人街不应仅仅局限于街区,而应将其作为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窗口,向世界传递“四海一家”的儒家理念,体现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全球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昌余提出了三个核心观点:第一做真文化,不做假文化。这意味着在打造唐人街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文化的真实性和历史的准确性。避免虚假的装饰或编造的故事,确保每一处景观、每一个活动都植根于真实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之中。第二做雅文化,不做低俗文化。唐人街应展现高雅的艺术和文化,避免任何形式的低俗娱乐。这不仅体现在艺术作品的选择上,还包括表演、展览和公共空间的设计,都应追求品质和艺术性,让游客体验到文化的优雅与精致。第三做异质文化,不做同质文化。唐人街需要展现独特的文化特色,避免与其他唐人街或文化区雷同。可以通过挖掘和展示地方特有的历史、习俗和传统,创造独一无二的文化体验,如蜀国的浓香白酒文化,让唐人街成为展示地方文化多样性的窗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祁和晖提出,海外华人经历艰难困苦,面对歧视,强调了强大的祖国对于海外华人的支持至关重要。她认为,唐人街的现状需要重新定义,不仅要摆脱歧视的负面标签,还要向西安不夜城、开封宋街这样的成功案例学习,打造夜间经济,吸引大量人流。打造汉服产业中心,以其丰富的唐宋代文化遗产为基础,构建一个融合经济繁华与文化生活的综合体验区,营造唐宋风尚的富庶与高雅。同时强调“四海一家”的理念,即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虽身处异国,但心系中华,共享中华文化之美,以此促进全球华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奉友湘认为现有展示的十位历史名人数量可以扩充,建议加入三位与崇州紧密相关的人物:作为崇州女婿、首任蜀王杜宇、裴迪、北宋农民起义领袖王小波。他提出通过新媒体广泛宣传唐人街,特别是利用短视频、短剧等形式讲述与成都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增强唐人街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他建议图书名用“中国崇州唐人街”为题,避免过于学术,图文并重,融入创意照片,更具吸引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元鲁建议增强其文化性、参与性、消费性和时代性。参考西安大唐不夜城,引入唐装汉服体验,增加与年轻一代审美相匹配的元素,提高互动体验。在唐宋文化展示上,当前唐人街未能充分展现唐宋时期的辉煌文化,如诗歌、音乐、舞蹈等,建议加强这些元素的展示,如播放唐宋风格的背景音乐,重现古时的娱乐场景。特别提到杨贵妃文化,主张明确标榜“贵妃故里”的身份,尽管可能引发争议,但能吸引更多关注。在特色餐饮开发上,唐人街的餐饮和小吃缺乏文化特色,提议恢复唐宋时期的饮食文化,例如制作薏米饭和唐茶,尝试传统煎茶,加入糖、盐、姜等调料,以区别于现代饮茶习惯,创造独特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宾提出这不仅是一个文化旅游项目,也是城市综合项目。鉴于崇州自1994年建市以来,30年发展中仅成长为人口不足20万的二线小城市,戴宾建议项目融入崇州的城市发展战略重构城市化,注重县城建设与城市品质提升。通过打造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人文环境,形成与其他城市不同的亮点,比如与侧重生态保护的城市不同,崇州应以人文经济为优势,项目作为崇州补足短板、强化弱项的示范工程,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市品质等方面。发挥作用和能量,围绕人文情节,创造一个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人文环境,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也能吸引更多游客和居民,促进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天开提议建立蜀州学院或崇州书院,通过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不仅能够提升项目学术氛围,还能促进文化交流与教育创新。鉴于唐朝和宋朝分别有擅长书法和绘画的皇帝,设立学院或书院可进一步彰显唐宋文化的独特魅力。建议开展院校合作新模式,与成都本地高校如成都锦城学院和成都纺织学院合作,利用它们在新媒体和文化创意领域的优势,实现小投入大产出的效果。特别是与专注于酒文化和茶文化的学校合作,可以注入学生活力,不仅提升品牌价值,也能增强崇州的整体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黎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崇州唐人街项目定位和运营策略的思考,他认为项目需要明确目标受众,无论是吸引本地人、成都市民还是全国乃至国际游客,都需要有清晰的规划。他还强调了国际传播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专家采访的形式为唐人街项目提供国际传播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郎建议使用双中心,即“唐代古蜀州与当代崇州唐人街”,明确探讨古今同构与海外同构的概念,避免过度理论化,而是深入挖掘唐代古蜀州与今日唐人街的主题,确保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他强调应注重生活美学、文化和真实性,通过展现干货信息和深入分析,赋予真正的力量和吸引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炎首先转达了张伯龄老师联合崇州的多位专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希望将“蜀州”这个名称突出展示,使其成为核心元素的建议。然后,他建议将三星堆与崇州的文化旅游相结合,形成一条旅游线路,用三星堆的知名度可以带动崇州的旅游,深入挖掘和讲述杜宇的故事,以此增强崇州的文化吸引力。王炎指出唐代著名的酒是绿色的,而崇州具备制作这种酒的能力。他建议崇州可以借此发展其独特的酒文化,与三星堆和杜宇故事一同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鸣清代表崇州本地专家在会议中表达了对在场学者们多年来的支持和贡献的感激之情,同时,在景区牌坊决定使用崇州还是蜀州这个问题上,与会者们倾向于保留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名称——蜀州,以期通过这一选择更好地体现崇州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彰显文化情怀和对地方历史的尊重。通过这样的命名,不仅能够提升项目的文化内涵,还能进一步推动崇州历史文化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丽君指出,蜀州的牌坊并非仅是崇州的标志,而是整个景区的象征。随着街区向景区的转变,已创建3A级景区。目前,已拥有七个特色场馆,每一处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已为景区内的三面景观墙精心命名,每个名称都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旨在展现其独特魅力。今日,专家们在会议上提出,希望将“蜀州”这一名称更加凸显于牌坊之上,以增强其代表性和吸引力。这样的调整不仅能够提升景区的知名度,还能更好地向游客传达其文化底蕴,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感受到成都作为公园城市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毅在专题书面发言中提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古蜀州的重要历史和文化根脉,对新时期成都、崇州结合南丝之路、一带一路,战略大后方等时代要点,建设探索高水平、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文化平台格局,有重大作用和重要意义;而唐人街项目要从新的高度维度代言地区和未来,要切实研究处理好四大关系和表达:企业项目建设和政府城市发展的关系,盛唐气象文化和唐人街特定象征的关系,唐代历史和历朝历代的关系,特别关键和考验的是落地到市场业态流量,文旅目的地打造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关系,不卷,注重提供高维精神文化产品的全面创造创新、注重新质生产力。

最后,综合各位专家意见,李后强特别指出,成都和其他许多城市一样,面临两大问题:缺乏明显的现代艺术地标和历史文化地标。要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文化思想,在强调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表达上下足功夫。谭继和专题建议,在城市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设置文化坐标、门楼或标志:江源门、蜀州门、晋源门和崇庆门,以彰显城市的历史沿革和文化特色。无论是已消失还是现存的古地名和古文化遗产,都应有妥善的保护标记和完善的识别体系。

相关意见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赞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唐代古蜀州与今日唐人街”专家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特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回顾,也是对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的一次生动诠释。它不仅展示了古蜀州的辉煌历史与文化魅力,更体现了今日唐人街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平台的重要作用,对于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具有深远意义。

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高级经济师付保平;四川省生活美学研究会秘书长江寻、办公室主任赵坤利、外联部长王正清、学术部长任正平;唐人街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李明、文秘谢雨果等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