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6年3月的一天,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一位特殊的英国人。这位特殊的客人叫做马坤,曾经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贴身保镖。

他这次能够来到北京,党中央动用了大量的关系。周总理希望能够通过马坤将和平统一的意愿传递给台湾,从而实现祖国的大一统。

谈话的过程中,周总理询问到了孙中山先生独子孙科的情况。得知孙科艰难的处境后,周总理当即表示:“我们不能让孙中山先生的儿子长期流亡国外,中国政府仍然欢迎孙科先生返回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周总理代表中央向旅居海外的孙科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够回到国内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远在海外的孙科接到邀请后,却止不住地摇着头说道:“不行啊,回不去了。”于是,他便拒绝了周总理的邀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孙科为什么不愿意回到祖国呢?

国民党的“太子”

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官场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谁叫你没有一个好父亲。”明白其中意思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指的就是孙中山先生的独子孙科。同时,孙科还有一个绰号,叫做“喜欢做官的太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91年,孙科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此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的年代,孙中山为了革命事业得罪了满清政府,遭到了清政府的通缉,小小年纪的孙科跟着父亲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为了保证儿子的安全,孙中山决定将孙科送到美国夏威夷进行学习和生活。孙科的伯父孙眉是当地的大富豪,孙科来到美国后,接受了较为先进的教育。

在伯父的关注下,孙科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先后取得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文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孙中山经常给儿子写信,关注儿子的学习情况,孙科也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坚定了革命的信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7年,孙中山在国内发起了护法运动,孙科回到了国内。刚刚回国的孙科担任了大帅府的机要秘书,负责处理孙中山的日常工作,可见孙中山对这个儿子寄予了厚望。

1919年,在国民党元老胡汉民的推荐下,孙科担任了广州市的首位市长,后来又兼任了广州的治河督办。在担任广州市长期间,孙科修建了将近26公里的现代马路,还在广州市内大力推行教育,加强社会治安,可以说,他为广州市的发展还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见,孙中山和孙科一样,都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贡献。可孙中山看的比较长远,而孙科擅长的却是具体性的实操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