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胡适与毛泽东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多变。他们的交集始于毛泽东的青年时代。

1918 年 10 月,经杨开慧父亲杨昌济的推荐,毛泽东担任了北大图书馆管理员。在北大工作期间,毛泽东常去旁听胡适的课。独特的思维见解以及杨昌济的引荐,让两人有了进一步的接触。

当时的毛泽东,如众多热血青年一样,曾试图通过出国留学探寻救国之路。而胡适的一番话改变了他的想法。胡适对毛泽东说:“要救国,未必要去国外留学,国外的经验未必适合中国,留在国内深入研究,更能找准中国的问题。”这番话让毛泽东决心留在国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胡适极为推崇,是《新青年》的忠实读者。在《西行漫记》中,毛泽东曾表示:“青年时代,我非常崇拜陈独秀和胡适,他们取代了康有为和梁启超,成为了我学习的楷模。”

后来,毛泽东回到湖南创办了《湘江评论》。对于毛泽东在其中发表的文章,胡适给予了肯定,他在与文化友人交流时提到:“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的相关评论是重要的文字,这些文字对于湖南新文化运动非常重要,让我们对湖南充满乐观。”

然而,随着局势的变化,两人的关系逐渐发生了转变。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因政见不同,他们渐渐走向陌路。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时,胡适主张和平谈判;重庆谈判时,胡适主张共产党成为第二党,只参与政事。

1948 年是胡适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平津战役爆发后,对于北大搬迁一事,胡适极力反对,他坚持认为北大之所以为北大,正因它在北京。1948 年 12 月 15 日,胡适被蒋介石派来的飞机接走。1949 年 4 月 27 日,在蒋介石指示下,胡适抵达美国。蒋介石本想借胡适的影响力展开民间外交,但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这一计划落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美国的日子里,胡适过得并不如意。一位美国记者采访他时问道:“胡适先生,听说你和毛泽东先生早年就相识了,请问你如何评价毛先生?”胡适沉思片刻后回答:“政治上我不谈,学术上,我认为,以毛泽东当年的水平,是根本考不上北大的。”当毛主席得知此事,并未动怒,只是微笑着说:“我们要理解胡适嘛,毕竟他现在是在美国嘛,他不想和我党有什么牵连。”

1958 年,又有这样一幕。历史学者何炳棣和胡适讨论起毛主席写的《沁园春》。胡适一脸不认同地说:“以毛主席的文学素养,恐怕还不配上他北大文学班。”何炳棣则表示:“不管是从意境、修辞、气魄等方向来看,毛主席的文章都写的非常出彩。”两人争执之下,胡适最后承认,毛主席是一个有力的散文作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美国的 9 年,胡适的生活充满艰辛。他担任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馆长期间,年薪仅有 5200 美元,难以维持夫妇二人一年的开销。他甚至要靠兼职演讲、讲学和朋友的帮助维持生计,生活拮据。身体不好的他,饱受心脏病折磨,连保险公司都拒绝承保。此外,住房拥挤、妻子不会英语等问题,都让他的生活雪上加霜,学术研究也不尽如人意。

最终,胡适接受蒋介石邀请,于 1958 年 4 月回到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他为台湾的科学和文化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不少岛内学者称,胡适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台湾科学发展的基础。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胡适离开大陆后,新中国对胡适思想进行了大力批判。胡适亲美反对我党,在美期间发表了不少不利于我党的言论,甚至反对新中国重新回到联合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2 年 2 月,胡适在出席一场“中央研究院”酒会后,心脏病发作突然去世。

回顾胡适的一生,他在历史上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在政治上,他抨击我党,这无疑是错误的。但在文化方面,他倡导白话文,对推动我国教育普及有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