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 明 : 本 文 内 容 均 引 用 权 威 资 料 结 合 个 人 观 点 进 行 撰 写 , 文 末 已 标 注 文 献 来 源 及 截 图 , 请 知 悉 。

1968年,毛主席一声令下,“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城乡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各地成千上万的中学生们,纷纷走上街头游行,将手里的书本放下,准备到田地里,扛起锄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史无前例,声势极为浩大的运动,其实早在五十年代就初现端倪,当时国内正在集中力量进行国家工业化建设,城市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城乡之间分治的格局是很清晰的。

可毛主席为何在这个时候,大胆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呢?而这样的疑问,直到如今才明白,主席真的是深谋远虑,甚至他的儿子毛岸英就是第一个上山下乡的知青。

第一个上山下乡的知青

1946年1月7日,已在苏联待了整整10年的毛岸英,跟随苏联医生回到了祖国延安。

毛主席对长子毛岸英自然是很看好的,寄予了厚望。可在外多年的毛岸英,对中国的国情,却并不是很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天,毛主席便把毛岸英叫到了办公室,语重心长跟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谈谈心,说着:“岸英,虽然你在国外已经念过大学,可国内大学你是不熟悉的!”

毛主席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毛岸英对中国的基本国情不了解,对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是不熟悉的。

所以,在毛主席的建议之下,毛岸英需要到农村去锻炼一番,还要拜农民为师,实现学习的目的。

最终,刚从苏联回来没多久的毛岸英,就被安排在了农村学习,毛主席为他找的师傅名叫吴满有,是当时的劳动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为了方便学习,毛岸英还给自己起了另一个名字叫“谢永福”,刚开始劳动的时候,毛岸英就跟着吴家父子一起到山上去开荒了。

来农村之前,毛岸英也不是没有想象过,农村是怎样劳作的,可真正接触过后,他发现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

他就学习了挥锄头,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手操作的话,却有着想不到的艰难,因为毛岸英没有做过这件事,只会用蛮力来干活儿。

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毛岸英被累得满头大汗,甚至因为手的位置不对,就会被磨得整个手掌都是血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满有见状,便耐心教着毛岸英,他的双手应该都放在锄柄能使巧劲儿的地方,这样才不会受伤,而且双脚也要跟着配合,均匀进行踏步。

就这样,毛岸英从第一天几乎什么都不会,久而久之在师傅吴满有的带领教导下,他学会了许多庄稼活,驮粪、刨地、犁地、播种等等。

甚至毛岸英的外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先还白白胖胖的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劳作后,不仅变黑了还健壮了许多。

因为秋收过后,乡下也没有很忙,所以毛岸英就被吴满有带回了延安,也算是圆满完成了农村大学的课程,主席见到儿子黑壮的样子,就知道他经历了很好的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轰轰烈烈的知青运动

1968年,毛主席号召让知青上山下乡,此意究竟是为何,事到如今才明白他的深谋远虑?

1947年7月,中央正在发起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于是毛主席便主动提议,让毛岸英到农村一线参加“土改整党运动”。

毛岸英接受任命来到山东阳信,就在村子里张元林大爷家居住。

早已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毛岸英,这一次从容了许多,农活干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得很,而且从来都不叫苦也不叫累。

因为毛岸英是用杨永福的名字在这里生活,所以村民们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只知道毛岸英是一个憨厚朴实,为人亲善的小伙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日里他不仅帮助村民干各种各样的农活,还会抽空教村里的小朋友们读书写字等等。

而结束了在农村的生活后,毛岸英回到了毛主席身边,将自己在农村的所见所闻,都跟父亲一一分享了起来。

那时毛主席就知道,让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不仅让知识分子有了农村生活的经验,还能让他们将自己受到的教育,所学习到的知识惠及到农民身上。

而让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下乡的最重要原因,是当时的社会背景。

五十年代的时候,国内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就说由国家来对城镇劳动力进行分配工作,这就导致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出路就会变得很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城市里那么多毕业生们,他们该何去何从呢?于是“下乡上山”这一想法就成为了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参加生产的根本。

1956年,毛主席就号召知识分子们应该到农村去,因为那里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是可以大有所为的。

在1955年到1957年之间,城镇剩余劳动力最主要去的地方,就是到边疆垦荒。最早一批主动提出到边疆开荒的,是来自北京市景山区西黄乡的5位青年。

后来北京团市委选了60多名优秀的青年学子,组成了“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

于是从1955年到1957年之间,全国各个省市先后组织了将近四万名学子们,前去支援边疆和农村建设,有力调节配置城乡劳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主席便再次发出了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也是毛主席的指示,让一代年轻人的生命不至于被荒废,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们,纷纷响应了毛主席的号召。

他们告别亲朋好友,奔向了火车站、汽车站,来到了农村、来到了革命圣地。

仅仅一年后,全国下乡知青人数就已经接近了300万人。可这中间,也是产生了一系列严重后果的。

因为大部分的知识青年都是从城市而来的,农村的生活待遇是不能跟城市里比的,所以就出现了大部分的知青们,在生活上出现了不能自给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一久,知识青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最大的就是婚姻问题,因为下乡知青们大都还是青少年。

在农村的时候,没有谈恋爱、结婚的意识,因为那时候只要在农村结婚了,就得待在那里一辈子。

毕竟在社会上招工、征兵等都是不接受已婚人的。

知青的重大价值

1968年在毛主席的号召下,知青都参与到了上山下乡的运动中,当时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如今却终于知晓了主席的深谋远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1年,“九一三”事变后,上山下乡的知青人数就一直在持续下降,当初那种自觉前往革命圣地的激情,已经渐渐消失。

那个时期的知青们思想上也不再那么坚定了,变得混乱,因为他们直视了农村的落后,同时他们又渴望回到城市,但种种的现实原因导致前途的希望是渺茫的。

而在中央正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出现的问题时,下乡知青们已经开始陆陆续续要求返城。

全国各地都兴起了返城的运动,尤其是建设兵团、农场、林场的知青们,1979年,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返城的知青人数就达到了三百九十五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期间虽然政府也动员了青年下乡,可却变得很困难,直到1980年,将近二十多年的知青运动算是熄灭了当初旺盛的火苗。

可这么多年的知青运动,从长期来看也是成功的,这一代的知识青年,有了实践经验后,再次返城的他们能够将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

因此他们投身工作,当了干部和企业家后,就会更具有务实的性格,且在团体活动中,有更多的自觉意识。

更重要的一点是,知青群体还有了知青文学的出现,因为对于这一代人来说,在上山下乡的活动中,他们更能够切身体会和表达对青春岁月的流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青作家们都出身各异,有些人喜欢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有些人则更喜欢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

三十年的知青文学,其实也是一个时代的见证,知青作家叶辛如就曾说过:“一个知青就是一个故事,一个知青的故事就可能是一部长篇小说。”

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在特殊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后来虽然没能一直大规模的延续下来,但现如今看来,毛主席真的是沉谋远虑。

让更多的青年避免了只吃闲饭不劳动,成为一个家庭的寄生虫,曾经有一个妇女就很感谢毛主席,称因为主席的话,家里的孩子都念了书,而且自己也响应主席的号召让孩子们到农村参加劳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深远考虑的一点就是,知识青年到贫困农村,所起到的传播文明与文化的作用,从后来的结果看,确实是做到了。

很多上山下乡后的知青名流,在生存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上,都远比下一代的知青们要强上许多。

总体而言,知青下乡虽然是特定时期,知青们所经历的事情,但也是当时能为学子们选择的最好的出路,虽然在某些方面不可避免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可从长远来看,也为中国广大农民能够进入改革的大队伍,提供了很多文化基础。所以主席的决定,让知青在历史中的作用发挥了重大价值。

参考资料:
中华文化网:《暮色青春--知青回忆录》,第013期
https://culture.china.com/zt/wenhuashidian/zhiqing/?index=58mdu
文摘报:毛岸英延安“下乡”记,2011--11-12
https://epaper.gmw.cn/wzb/html/2011-11/12/nw.D110000wzb_20111112_2-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