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迤那镇积极推进“农光互补”模式,促进新能源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发展“农光互补”项目,引进企业入驻,带动发展大棚平菇产业,形成农业收益与能源发电双赢的良好局面,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当地群众就业、增加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记者走进贵州雪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威宁县迤那镇麻窝山平菇基地,一排排光伏板熠熠生辉,光伏板下的白色食用菌大棚内,务工群众正忙着搬运菌包、装袋、发菌堆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4月,贵州雪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国家电投贵州金元威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农业种植合作合同,落地迤那镇麻窝山,在迤那镇双营农业光伏电站1461亩光伏场区建立平菇种植基地。目前,已建立大棚300个。

“基地5月27日开始生产菌棒,预计在7月初会出平菇。目前,我们生产了菌棒50万棒,预计每棒能生产2斤左右的平菇,总产值能达到300多万元”。贵州雪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朝红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地海拔2500米左右,湿度在70%到80%之间,非常适合平菇的生长。目前种植的属于夏菇,依托“农光互补”的优势,光伏板为平菇种植提供遮阴作用,每个大棚能孕育 2600个菌包,一个菌包可以采摘3至5 茬,300个大棚预计总产量达100万斤,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复合利用,还实现“棚上发电、棚下种植、一地两用、一地生多金”的发展。

“我们经过前期的考察和测试,这里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种植平菇,加上光伏板对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光线也有很好的阻挡作用,能为平菇的生长提供优越的环境”。李朝红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菇种植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现在每天在基地里种植平菇的务工群众70余人,日平均工资150元左右,为附近的双营、大山、莲花等村的群众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

“我们计划明年麻窝山平菇基地建成种植大棚1800个,实现产值2000万元以上,为当地农户稳定就业、增收致富提供坚强支柱。”李朝红说。

来源:威宁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