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2024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国羽小将张志杰突发意外。

根据亚洲羽毛球协会和印度尼西亚羽毛球协会当地时间7月1日的声明,张志杰在昨晚的比赛中在球场突然晕倒,被送往医院,于当地时间昨日23时20分去世。截至发稿,医院方面尚未明确病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视频显示,在张志杰对阵日本选手川野寿真的男单比赛中,出现了惊险一幕。第一局11-11时,张志杰突然倒地,身体开始抽搐。随后,医疗人员急忙上场,对张志杰进行紧急治疗,但最后的结果还是令人惋惜。

潇湘晨报记者梳理发现,此前也有不少知名人士是因为在运动中突然晕厥后去世,大多都与心脏骤停有关。

2019年11月27日凌晨,年仅35岁的艺人高以翔在录制综艺节目时,突然昏厥没有心跳,在心肺复苏之后被送往医院救治,后被宣告因心源性猝死离世。;2020年11月25日,阿根廷传奇球星马拉多纳于家中突发心脏骤停去世 ;2023年10月29日,在知名美剧《老友记》中饰演钱德勒的马修·派瑞,因心脏骤停引发的溺水离世……

面对突发的心血管意外,我们该如何自救与救人?

猝死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心脏骤停,即猝死。

根据原因分类,猝死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占全部猝死的80%。

长沙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四病室医生曾海涛介绍,心源性猝死是由心脏疾病引起的急性症状发作1小时内的死亡,各种心脏病均可导致猝死,但冠心病是最主要的原因,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中有心肌梗死病史者占75%。

“近年来,心源性猝死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30岁猝死的比例正在增加。”曾海涛表示,这与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相关。长期熬夜、嗜烟酒、高脂饮食、压力过大等都会使交感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引发心源性猝死。

另外,40岁以上的中年人群、吸烟者、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者、有家族性心脏病病史者、肥胖者、缺乏运动及工作紧张者及忽视健康筛查者都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人群。

心脏骤停为何高发于运动时?

平时身体情况良好,为何会在运动时突发心跳骤停呢?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袁锋介绍,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心肌的氧耗随之需要增加。但由于冠状动脉的狭窄,一旦供血不上去,就会造成供氧和需氧的失衡,诱发心绞痛,甚至诱发心肌梗死。

“如果在突发心跳骤停时,没有及时进行施救,后果将不堪设想。”袁锋表示,“一般来说,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就是呼吸心跳骤停,俗称‘黄金五分钟’。如果五分钟之内没有得到施救,病人的预后就不会很理想。如果超过十分钟没有得到施救,成活率几乎为零。”

按理说,长期坚持锻炼的人,身体会比一般人强健,怎么会发生心脏骤停和“猝死”呢?袁锋指出,首先,人的体质各不相同,并非所有人都适宜激烈运动;其次,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段,不同身体状态下,对运动的耐受程度也不相同。

目前,根据临床病例统计来看,最为常见的这类“运动性猝死”致死原因,主要有身藏疾病仍持续运动、体虚未恢复即剧烈运动、饭后酒后立即运动、身体过劳仍坚持运动四大类。

袁锋指出,“本身患有疾病”是导致发生猝死最直接原因,可致死病因有很多,如心脏问题、血管问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当身体有这些疾病时,要先就医接受专业医师的评估,避免剧烈运动。

出现心脏骤停时如何自救和救人?

2022年,发生在长沙市某球场内的一场急救曾经引发热议,被称为“教科书”般的急救。

现场,一位44岁的男子在足球比赛时心脏骤停倒地。幸运的是,在场有2位医生。紧急之下,一位医生跪地为他进行心肺复苏,其他球友立马取来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对其进行电击。

约2分钟后,这名晕倒的男子逐渐清醒,后被紧急送医。

面对突发心脏骤停,第一时间除了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外,还要关注身边是否配备AED。

袁锋介绍,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稍加培训即能熟练使用,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从某种意义上讲,AED又不仅是种急救设备,更是一种急救新观念,一种由现场目击者最早进行有效急救的观念。

它别于传统除颤器可以经内置电脑分析和确定发病者是否需要予以电除颤。除颤过程中,AED的语音提示和屏幕动画操作提示使操作更为简便易行。自动体外除颤器对多数人来说,只需几小时的培训便能操作。美国心脏病协会(AHA)认为,学用AED比学心肺复苏(CPR)更为简单。

据了解,长沙市正在全面推进公共场所AED配置工作,覆盖省市机关、景区、文体场馆、学校、交通枢纽等,并统一纳入AED网点平台管理。

市民可关注“长沙120”微信公众号,通过“微网站”界面进入查询长沙市AED投放配置情况,并可导航至附近的AED网点获取使用。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