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专访卢毅教授: 建成汉湘桂中西部江海新通道,急需湘桂运河建设提速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强调,全面攻坚国家高等级航道,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着力推进一体化发展,高质量构建现代化的港口与航道体系,全面推动全国规划落地实施。为此,本报记者就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问题,电话专访长沙理工大学智能交通与现代物流研究院院长卢毅教授。

记者:卢教授,汉湘桂通道、湘桂运河两大内河水运联通工程与湖南关系最大,您是怎样看待的。

卢毅:汉湘桂通道中西部江海新通道的作用巨大。湘桂运河是汉-湘-桂通道的重要组成航段。汉-湘-桂通道是国家规划建设“四纵四横两网”高等级航道的重要“纵”向通道之一,北起汉江、连长江、过洞庭、沿湘江、经湘桂运河段、接桂江、通西江,过平陆运河、入北海,全长2562公里。其中,湘桂运河段(永州萍岛-桂林平乐)全长约300公里,包括34公里分水岭地段,目前处于断航状态。建设湘桂运河是汉-湘-桂通道尽早实现高等级航道全线贯通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关于内河、运河对古代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和显著贡献作用,早在250年前具有“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指出,中国东部及内陆地区农业和制造业及早时期就取得较大改良,以及积累起来的中国人财富几乎全部得益于交叉互通的河流,范围广阔的内河航运。英国生物化学家和科学史学家李约瑟1954年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曾这样高度评价隋代的大运河,“谁能不意识到如此大胆的一个概念的政治经济效果——在一个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的国度里有这么一条南北流向的人工河道”。从隋至清,大运河作为中国南粮北运的主要通道和国内贸易大动脉,对沟通不同经济区的交流交往发挥了关键作用,带动了沿线众多经济型城市的兴起,并与长江一起在18世纪促成“一个大于欧洲的半自由贸易区。”今天正在建设的平陆运河、将开发建设的湘桂运河,汉江、湘江、桂江等的航道复航、航道等级的提升,未来建成的汉湘桂通道中西部江海新通道,引致长江、珠江两大水系航道网的联通,将对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发挥不亚于古代内河、运河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记者:具体讲,汉湘桂中西部江海新通道具有怎样的价值。

卢毅:汉湘桂中西部江海新通道具有的多重价值。就汉湘桂通道沿线陕西、湖北、湖南、广西等省经济内外循环而言,一是大幅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物流运输成本水运分别是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1/2、1/5、1/20。每提高水运货运量1个百分点,就有可能降低整个物流成本0.4至1个百分点。二是大量减少物流运输碳排放。水运、铁路、公路,单位货物的运输周转量能耗比为1:1.8:14,单位排放量比为1:1.2:4.8。有望对通道流域物流运输降碳做出40%的贡献率。三是大面积节约物流运输通道建设用地。一条千吨级船舶相当于40辆货车运量;一条III级航道设计通过能力相当于5条2000万吨I级铁路;对比铁路,汉湘桂通道相当于节约建设用地约32万亩。四是大力支撑中部经济崛起战略实施。特别是湘鄂桂均为水系、江河航道丰富的省份,形成流域经济对经济发展空间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多重叠加效应。自身流域经济带水运发展指数增加1%,其人均GDP会增加0.171%,其他流域经济带水运指数增加1%,该地区人均GDP则会增加0.405%。五是大范围形成汉湘桂城市群隆起带。全球60%的经济总量、70%的工业资本、人口、国际大都市等集中在水运条件相对便利的地区。我国的外贸运输约90%以上通过水运实现。汉湘桂通道沿线数十成百大小城市因此受益,提高产业、人口、贸易、物流等资源的聚集力和辐射力,进而增强城市区域经济竞争力。六是大为提升湖南内河水运枢纽地位。汉湘桂中西部江海新通道及以其中湘桂航段为组成部分的北起北京,南抵广州、钦州,通过京杭运河、湘桂运河等重大工程,打通的新南北水运大通道,全国两条南北水运大通道和长江东西水运大通道,交汇湖南,将形成湖南全国性内河航运枢纽中心。

记者:我们注意到,您多次建议尽快建设湘桂运河,为什么。

卢毅:汉湘桂中西部江海新通道进展相对比较快。2020年7月,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内河航运发展纲要》首次提出建设新大运河即南北水运大通道;规划“四纵四横两网”的高等级航道网。其中的四条“纵向走廊”,分别为京杭运河、江淮干线、浙赣粤通道、汉湘桂通道,而浙赣粤通道、汉湘桂通道都是中西部江海新通道。浙赣粤通道、汉湘桂通道同为中西部江海新通道,比较而言,目前汉湘桂通道建设进展相对较快,条件相对较充分。《每日经济新闻》、《界面新闻》等两份主流财经新闻媒体专门发文“中部“出海口”湘赣谁能抢先一步”、 “中国正迈向运河时代,下一条大运河会在哪?”,对此也给出了与上述一样的结论。浙赣粤通道分别需要浙赣、赣粤两省合作打通浙赣运河、赣粤运河,这两条运河目前都处于前期研究论证阶段。汉湘桂通道则要打通平陆运河、湘桂运河,其中广西境内的平陆运河已于2022年8月28日开工建设,计划2026年底主体建成,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2021年、2022年,按照交通运输部要求,湘桂两省区交通运输厅委托院士专家对湘桂运河线路方案、通航标准、水资源配置、环境影响、经济效益等进行了研究。各专题研究结论表明:建设湘桂运河势在必行、技术可行。同时,发源陕西,流经陕西、湖北两省的汉江是汉湘桂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干流全长1577公里,其中横跨陕西汉中到湖北汉口多个市县的通航里程,长达1376公里。2023年底,时隔六年的216公里的汉江陕西安康白河至湖北丹江口段“黄金水道”,尘封20余年的汉江航道十堰段重新复航;汉江孤山、雅口、碾盘山、新集枢纽船闸建成投产,8级枢纽全线通航。2024年湖北加快实施总投资超140亿元的20个重大项目,加快打造汉江全线高标准航道湘江二级航道已经从岳阳城陵矶直达衡阳市区,三级航道也即将从衡阳到达永州市区。沅江的二级航道将到达常德市区,三级级航道有望到达怀化京杭运河2023年年全线贯通补水、引江济淮工程2022年已实现试通水试通航。纵贯陕、鄂、湘、桂的汉湘桂通道、纵贯联通京津二市与冀鲁苏浙,豫鄂湘桂八省的南北大通道其势已成,建成的条件日益成熟,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关键就是尽快建成湘桂运河。

记者:您对建设汉湘桂中西部江海新通道有什么好的对策建议。

卢毅:一是将汉湘桂中西部江海新通道工程纳入国家层面规划建设。陕鄂湘桂等四省联合争取将汉湘桂中西部江海新通道工程单独列为国家层面的相关规划政策;或将其增列为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划建设内容。二是成立由陕鄂湘桂四省相关省级领导等组成的汉湘桂中西部江海新通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汉湘桂中西部江海新通道建设的重大事项做出决策,统筹协调陕鄂湘桂四省相关政府部门和城市步调一致共建大通道。三是成立由汉湘桂中西部江海新通道沿线主要节点城市组成的共建联盟。鉴于通道对湖南的重大意义和巨大价值,由长沙牵头,武汉、南宁等为主要城市发起的沿线主要节点城市参加的中西部江海新通道共建联盟,协同推进大通道建设。四是强化推进湘桂运河工程建设组织协调,举湘桂两省之力争取尽快开工建设。湘桂两省抢抓新大运河建设重大机遇,确立各自水运强省战略,将水运强省建设作为两省打造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交通强省的重要突破口,借鉴广西平陆运河、安徽江淮运河经验,确立湘桂运河为省级建设“一号工程”,全力加快推进湘桂运河前期工作,力争能够近年开工建设。同时,设立省级运河机构,专门统筹协调运河工作。参照江西省做法,在省级层面设立运河建设办公室配置专门编制和人员(江西鄱阳湖水利枢纽办公室配备约100人左右),统筹协调和负责运河建设相关工作。五是尽快获得国家层面批准,将湘桂运河工程纳入国家重大工程实施计划规划、计划建设湘桂运河战略意义重大,比较优势明显,但考虑到湘桂运河工程量大、投资大、建设时间长,应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政策和资金支持。鉴于内河航运资源一旦被利用,再调整的经济代价十分巨大,应积极推动湘桂运河尽快纳入国家相关交通建设规划,以规划形式保护相关航运资源,为区域专项规划和城市规划预留空间和线位。六是加强多部省联合联动,合力打造支撑中西东部发展的黄金水运大通道。加强交通运输部与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特别是湖南与广西的联动,争取将联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湘桂运河作为世纪工程、跨省区的重大标志性工程,从国家层面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及早开工建设。可参照长江干线航道建设模式,由国家层面(由交通运输部等部委)牵头启动项目,并派出机构能够驻地长沙协调湖南、广西两省合力建设,增强项目建设进展同步性、技术标准一致性。七是成立汉湘桂中西部江海新通道专门研究机构,开展相关的一系列重大的项目攻关。湖南省支持长沙理工大学等交通运输领域优势高校发挥水运专业、行业资源优势,率先在全国成立汉湘桂中西部江海新通道研究院,并从省级层面立项支持开展汉湘桂中西部江海新通道、湘桂运河相关重大科技攻关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同时,加强湘桂运河项目研究论证,重点围绕运河航道、适航船型研究、山区航道及桥梁净空尺度分析、升船机过闸、干式隧道、环保、生态等开展研究,形成配套技术方案。再者,完善相关规划,在“一江一湖四水”规划基础上,研究编制湖南省“一江一湖四水一河(湘桂运河)”规划,联合陕鄂桂等省研究编制汉湘桂中西部江海新通道建设规划。(通讯员 胡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