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大禹来孙 夏王少康——关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杜康墓历史渊源探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记·夏本记》记载:“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帝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太康崩,弟中康立,是为帝中康。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 胤往征之, 作胤征。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为帝孔甲。”《尔雅·释亲》关于来孙的解释:“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第五代后人称为“来孙”,夏少康系大禹第五代孙,夏朝第六代君主。东汉《说文解字·巾部》记载:“古者少康初箕作帚、秫酒。少康,杜康也。”《龙安府志·杂志》记载:“禹生于蜀。家于西羌,地名石纽。石纽,在蜀地西川也。”据《四川通志》卷二十九上记载:“杜康墓位于新繁县西十五里。”清代同治《新繁县志》记载:“汉以前,杜康墓,新繁县八里龙藏寺外。”《元一统志》卷五记载:“距濛阳县十五里有杜康墓。”元代濛阳县,县治在今成都彭州市濛阳镇,北距离三星堆遗址不到十公里。南距离新繁十余里。《汉书·律历志》:“伯禹 《帝系》曰:颛顼五世而生鲧,鲧生禹,虞舜嬗以天下。土生金,故为金德。天下号曰夏后氏。继世十七王,四百三十二岁。”《中国历代名人辞典》:“[少康]夏朝国王。姒姓.相之子,母为有仍氏(今山东济宁东南)。寒浞杀相后,生于母家。曾为有仍氏牧正,有虞氏(今河南虞城南)庖正,并在虞成家,有田十里,奴隶五百。后与夏遗臣靡同心协力,发动同姓有鬲氏(今山东平原西北)攻杀寒浞,恢复夏统治。史称“少康中兴”。”“[杜康]传说为用高粱酿酒的发明者。《说文解字》称:“古者少康初作秫酒。少康,杜康也。"秫是黏高粱。可见自夏朝少康时起,始用高粱制酒。”少康与杜康虽然是两个名字,但是历史文献资料指向系同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少康谱系图出自《大禹史料汇集》巴蜀书社)

《竹书纪年》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其纪事起于夏代,终于公元前299年。“今本”纪事起于黄帝,终于魏襄王二十年(前296)。《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帝系》云:“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帝王世纪》载:“帝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姬姓也。母曰昌仆,蜀山氏女,为昌意正妃,谓之女枢。金天氏之末,女枢生颛顼于若水……”《水经·若水注》:“昌意娶蜀山氏女,生颛顼于若水之野。”关于三皇五帝,尧舜禹的历史是具有客观历史纪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夏禹置九州图)

一 大禹出生于四川 治岷江开创夏朝

《史记》:“禹兴西羌”《尚书·禹贡》记载:“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 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洪范》篇:“惟十有三祀,王访访于箕了。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 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箕子乃言日:‘我闻在昔,鲧陻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 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义用三德,次七日明用 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关于夏朝的历史在尚书·洪范篇中印证,洪范九畴,治理国家有九大法则。周武王夺取天下后,问箕子天下怎么治理,箕子回答说:“我听说从前鲧堵塞治理洪水,将水火木金上五行的排列扰乱了。天帝大怒,没有把九种治国大法给鲧。治国安邦的常理受到了破坏。鲧在流放中死去,禹起来继承父业,上天于是就把九种大法赐给了禹,治国安邦的常理因此确立起来。”

关于九畴(九大法则:九畴指传说中天帝赐给禹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即《洛书》。泛指治理天下的大法。):“第一是五行,第二是慎重做好五件事,第三是努力办好八种政务,第四是合用五种记时方法,第五是建立最高法则,第六是用三种德行治理臣民,第七是明智地用卜筮来排除疑惑,第八是细致研究各种征兆,第九是用五福劝勉匝民,用六极惩戒罪恶。”关于大禹建夏朝,在尚书有记载,依据尚书记载大禹继承父业,得《洛书》治理天下水患,开创夏朝。明代状元杨慎禹王碑释:“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堙。郁塞昏徙。南渎愆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禹王碑,发现于衡山岣嵝峰,亦称岣嵝碑,位于岳麓山云麓峰左侧的苍紫色石壁上,面东而立。碑文记述和歌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大禹继父治水,“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的美谈,流传至今。禹王碑(根据史料记载)是中国最古老的名刻,碑上刻有奇特的古篆文,字分9行,共77字。碑高1.7米,宽1.4米。字形如蝌蚪,既不同于甲骨钟鼎,也不同于籀文蝌蚪,苍古难辨。很可能是道家的一种符录,也有说是道士们伪造的。末行空处有寸楷书“古帝禹刻”。《尚书·禹贡》载:“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分天下为九州。”,大禹制定的九州分别为冀、兖、青、徐、豫、扬、荆、梁、雍,并铸九鼎定天下。梁州,《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雍州,《尚书·禹贡》:“ 黑水西河惟雍州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大禹谱系图出自《大禹史料汇集》巴蜀书社)

夏之中都《天下之中·内篇·原城》记载“少康中兴”。少康作为夏代中兴之帝,在《史记》、《楚辞》、《左传》、《竹书纪年》、《通志》、《史本》、《帝王世纪》都有记载,或详或略,但是基本情节一致。《史记 夏本纪》:“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太康崩,弟中康立,是为帝中康。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司马迁记录帝系之渊源。《楚辞·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惟澆在戶,何求於嫂?何少康逐犬,而顛隕厥首?

屈原对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的细节比较关注,并记载少康的相关历史内容。《左传.哀公元年》:“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左传·襄公四年》:“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锄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用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靡奔有鬲氏,浞因羿室,生浇及豷,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处浇于过,处豷于戈,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豷于戈,有穷由是遂亡,失人故也,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于虞人之箴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兽臣司原,取告仆夫,虞箴如是,可不惩乎。”《左传》记录的比较详细,整个故事充满戏剧性,姒少康命运奇特,经历坎坷,有斗争智慧,不愧是大禹后代。《虞人之箴》是周代太史辛甲记录的关于夏代的故事,非常重要,后面还会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民国版《新繁县志》记载杜康墓)

二 少康又名杜康 民间称为酒神

《史本·作篇》:“杜康造酒;少康作秫酒;少康作箕帚;杼作甲。舆,少康子。”少康与发明酒的杜康,似乎是一个人。曹操《短歌行》有云“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少康使女艾谍浇。初,浞娶纯狐氏,有子早死,其妇曰女岐,寡居,浇强圉,往至其户,阳有所求。女岐为之缝裳,共食而宿。女艾夜使人袭断其首,乃女岐也。浇既多力,又善走,艾乃畋猎,放犬逐兽,因嗾浇,颠陨,乃斩浇,以归于少康。于是,夏众灭浞,奉少康归于夏邑。诸侯始闻之,立为天子,祀夏配天,不失旧物。”《通志》:“帝少康,夏后相之子也......为仍牧正......逃奔有虞......有天一成,有众一旅.......夏之遗臣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灭寒浞而立少康,少康使女艾灭浇与过......有穷氏遂亡,少康还旧都,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帝王世纪》:“夏之贵臣曰靡......收斟寻二国余烬,杀寒浞,立少康......有穷遂亡也。”越王勾践,号称其先人是越国始祖姒无余,也就是姒少康庶子,被派到江南之会稽为大禹守陵,这显然是少康中兴之后的重要事件。《竹书》、《通志》、《帝王世纪》里记载的少康事迹和《左传》基本一致。历史文献记载是可互相佐证。
《国语 晋语》:二年春,公以二军下,次于阳樊。右师取昭叔于温,杀之于隰城。......”赐公南阳阳樊、温、原、州、陉、絺、组、攒茅之田。阳人不服,公围之,将残其民,仓葛呼曰:“君补王阙,以顺礼也。阳人未狎君德,而未敢承命。君将残之,无乃非礼乎!阳人有夏、商之嗣典,有周室之师旅,樊仲之官守焉,其非官守,则皆王之父兄甥舅也。君定王室而残其姻族,民将焉放?敢私布于吏,唯君图之!”公曰:“是君子之言也。”乃出阳人。

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谍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乃去之,及孟门,而原请降。......文公即位二年,欲用其民,子犯曰:“民未知义,盍纳天子以示之义?”乃纳襄王于周。公曰:“可矣乎?”对曰:“民未知信,盍伐原以示之信?”乃伐原。曰:“可矣乎?”对曰:“民未知礼,盍大蒐,备师尚礼以示之。”

《左传 禧公二十八年》:先轸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先轸曰,子与之,定人之谓礼,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我则无礼,何以战乎?......次于城濮,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疑焉,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原轸,郤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

《列子汤问》革曰:“朕东行至营,人民犹是也。问营之东,复犹营也。西行至豳,人民犹是也。问豳之西,复犹豳也。”《战国策 魏策》:“夫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而右天溪之阳,庐、睾在其北,伊、洛出其南。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汤伐之。”《竹书纪年》:“帝少康 元年丙午,帝即位,诸侯来朝,宾虞公。二年,方夷来宾。三年,复田稷。十一年,使商侯冥治河。十八年,迁于原。二十一年,陟。”《竹书纪年》:“帝杼 元年己巳,帝即位,居原。五年,自原迁于老丘。八年,征于东海及三寿,得一狐九尾。十三年,商侯冥死于河。十七年,陟。”关于少康都原的记载,似乎仅见于竹书纪年,而《史记》、《楚辞》、《左传》等并未提及少康建都的地点,那么《竹书纪年》也没有记载少康的真正的墓地记载。《虞人之箴》记载了“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的《虞人之箴》提供了一些线索,有助于增加少康的可信度。

《左传 襄公四年》:“虞人之箴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兽臣司原,取告仆夫,虞箴如是,可不惩乎。”《史本·作篇》:“杜康造酒;少康作秫酒;少康作箕帚;杼作甲。舆,少康子。”《左传·襄公》之《舆人之诵》能明确原的位置,而《禧公》之《虞人之箴》又说了太康失国的历史,另据《世本》记载:“舆,少康子”。《舆人之诵》和《虞人之箴》都是没有作者的古诗,如同尧之《击壤》和舜之《南风》,我们假设《舆人之诵》就是少康子之诵,也就是居原的帝杼之诵,还是太史辛甲所言之《虞人之箴》,那么“茫茫禹迹, 画为九州”就是帝杼所作之夏代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夏禹铸造九鼎,分置夏九州)

在《史记·夏本纪》里,夏王有太康、中康、少康三人。其中,太康和中康均不见于先秦文献。《左传》和《楚辞》虽记有少康复国之事,然而据《国语·鲁语上》鲁大夫展禽(即柳下惠)所言,则知完成中兴大业者实为后杼。清崔述撰《崔东壁遗书》:禹之后嗣见于传记者,曰启、曰相、曰杼、曰皋,皆其名也。上古质朴,故皆以名著,无可异者。惟太康、少康,则不似名而似号,不知二后何故独以号显?且太康失国、少康中兴,贤否不同,世代亦隔,又不知何以同称为“康”也。仲康见于《史记》,当亦不诬,何故亦沿“康”号,而以“仲”别之?

另外在1936年,顾颉刚、童书业合著《夏史三论》,提出少康、太康都是启的后人,并指出要解答崔述之问,关键在知道“康”字的意义(见《古史辨》第七册)。太康、中康、少康乃分别指夏朝的三个时期,太康即三星堆毁灭前的虞夏时期,少康即金沙文明崛起后的后杼时期,中康则指从三星堆毁灭到金沙崛起之间的过渡时期。那么,此三时期何以均以“康”命名?从音读来看,康字上古音属溪母、阳部,与“开明”一词的促音颇合。也就是说,康字可被视为“太阳家族”的别译。此外,童书业、丁山等学者在论及蜀地传说与中原传说的可对应性时曾指出,开明就是夏启的分化,详见《夏代末年的岷山地震和大禹治水的传说》。笔者亦根据夏与商周并行体系确定,开明就是启,也是后杼。开、启二字音、声、义均相关,故《山海经》亦称夏启为夏后开。概言之,少康、太康、中康乃指太阳家族的三个时期,启、开明分别作为中原和蜀地用来称呼太阳家族的名称,则专指后杼复兴的金沙王朝并兼作人名,而杼在西南民族语言中则表示“王”义,故亦可作人名 (另文说)。据《左传》哀公元年载,少康曾为牧正之官。传世文献亦称少康为杜康,并有少康造酒之说。如《尚书·酒诰》正义引《世本》云:“仪狄造酒,夏禹之臣。又云:杜康造酒。”《初学记》卷26引《世本》则云:“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说文·巾部》云:“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元一统志》卷五记载:“距濛阳县十五里有杜康墓”。元代濛阳县,县治在今成都彭州市濛阳镇,其北距离三星堆遗址不到十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竹瓦街遗址出土青铜酒器文物照片)

在1959年和1980年经过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两次考古发掘,在今濛阳镇的竹瓦街先后发现过两批被认为是殷末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其中,在1959年发现的那批青铜器中,有两件青铜觯,内底有铭文。其中,较小的一件青铜觯铭文为“覃父癸”,较大的一件铭文为“牧正父己”,名为:“牧正父己青铜觯”(见王家祐《记四川彭县竹瓦街出土的铜器》)。而《左传》哀公元年明确记载,少康曾担任牧正,这与出土材料正合。觯是古代一种用来饮酒的器皿。另外,覃父癸的“覃”字则如酒坛之状,徐中舒教授指出,覃应为坛之本字(见徐中舒《四川彭县濛阳镇出土的殷代二觯》)。这些出土材料都与少康造酒的传说吻合。

在古代宗教活动中,巫师通神往往以酒为媒,因此酒在古代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与神沟通,以达到聚拢人心的目的,那么说少康曾改进过制酒工艺这却是大有可能的。而《左传》所提到的少康“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的说法,似乎也正与“少康造酒”的典故相吻合。关于三星堆“巫政权”的存在,说三星堆的青铜巨人是“巫师”。就这个说法来说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巫医,巫术,巫婆等”其实在实现社会是反面形象,“巫神”是与“正神”的反对一面。说“巫政权”是不符合政权发生的历史的,三星堆属于“神权社会”统治时代,“神权”与“人权”是近代社会的历史解读。而华夏民族的神都是实现中的人的化身,其实重视人在自然界面前的作用,而宗教神权的产生是因为“宇宙是无限大的,命运是不可掌控的,生命有诞生与死亡。”这些问题是人类长时间要去探索与思考的问题,宗教理论的产生与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有关!那么说“三星堆巫政权”是在贬低文化的神圣一面,“太阳神鸟”,“通天神树”的定位是正确的解读。“通神”就是要祈求上天的力量,借助宇宙规律的力量。三星堆祭祀方式是“举国家之力”,这个说明“神权之上”,后衍生“天子”就是上天派来治理人间的“人皇”,后来演变为“天的儿子为龙”,“龙”代表天的儿子,上天派来的儿子“至高无上”的权力,由奴隶制社会的“神权统治”转变为封建社会的“王权统治”。三星堆文物遗址说明这个神权历史时代的过渡。

依据考古文献,带“牧正”和“覃父癸”字样的青铜器在宝鸡陇县韦家庄和清姜河东岸的竹园沟七号墓也分别有出土。这些材料表明,甘陇一带的古代族群与三星堆文明的兴亡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于三星堆毁灭的研究,我们以后仍将大量涉及,此不具言。由上可见,在“夏与商周并行”的历史体系下,竹瓦街窖藏青铜器铭文与《左传》的记载完全可以形成互证,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我们以前的推测,即三星堆文明毁灭事件确实当为《左传》中提到的后羿代夏事件。过去,我们囿于《史记》的历史体系,总认为后羿代夏、少康中兴是近四千年前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三星堆文明的毁灭真相自然不可能被揭示出来。

关于民国版《新繁县志》记载:“杜康墓 同治新繁志在县西八里龙藏寺侧。”《蜀典》按书酒诰,正义引《世本》云:“杜康作酒。”初学记《太平御览》引《世本》云:“少康作秫酒。”又引云:“少康作箕帚。”说文带字下注云:“少康作箕帚,秫酒。卒葬长垣,少康即杜康也。”《文选》注引《博物志》云:“杜康作秫酒。”王著与杜康绝交书曰:“杜康字仲宁,汉时为酒泉太守,或云皇帝时人,卒葬长垣。”今四川彭县东有杜康墓。陕西《白水县志》:“杜康墓在县西十五里,墓侧尚有遗槽而集仙,传以康为延陵人,弟茂才傅兄体法,亦能造濁醪,江宁承天寺地,即其兄弟宅基,皆出于附会也。谢氏诗源云:杜康造酒,因名酒曰杜康。”会客论略云:“杜康善造酒,以酉日死,故酉日不造酒。”“按夷王杜康二墓,无缘在新繁,同治志有之,今仍列其目而録《蜀典》,辩证之言于右。”(《蜀典》清张澍编,共12卷,书成于嘉庆二十三年(1819),此书和续修《通志》大体同时。)据此记载,杜康墓有四的地方即河南长垣、陕西白水、四川彭县、四川新繁。这四个地方皆有地方志记载。看来在清代时期的四个地方记载并保存杜康墓遗址有争论。但是地方志对于杜康的解读各有其辞,并没有对杜康墓系真身墓还是纪念墓明确,另外对杜康的历史文献记载均存在不完善,这样对于杜康与少康之关系也存在或多或少的争议。新繁属于川西平原,和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距离正好位于两者中心点位。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必然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联系。

《历代传授歌》 (宋 · 陈普)

伏羲神农黄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专顼及高辛,唐虞尧舜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汤文武是。
尧舜传官禹传家,天与人与非私畀。
夏禹一传启以贤,少康兴夏灭猿豷。
十有七世于桀王,万汤放桀夏绪坠。
殷汤应天而顺人,兴王地方七十里。
太甲太戊及武丁,三宗有商为专美。
祖乙盘庚亦贤君,三十传纣覆商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竹瓦街遗址出土文物商代青铜酒器)

三 四川出土青铜酒器 汉砖绘画酿酒历史

研究白酒文化的起源,四川的酒文化与杜康有着什么的的联系,还需要考古与历史文献资料的综合研究。而古代的四川酒文化,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美誉度。考察研究川酒的发展渊源与历史,对认识古代酒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四川名酒占据中国名酒的绝大多数,必然与酿酒历史与地理环境人文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要解开这样的历史迷团要在考古文物与权威历史文献记载中寻找答案,在酿酒历史中,到了商代中期,中国人将曲、蘖分离,单独制曲酿酒,实现了酿酒工艺上的重大突破。在商周出土的各类文物中,酒器就占了40%的比重。由此可见,这时的酒对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三星堆”见证川酒始于汉代之前,四川酿酒历史起源于何时可与三星堆大量的陶制、青铜祭祀的酒器有一定关联。随着20世纪大量文物出土,遂日渐清晰,酒文化与祭祀文化有直接关联。1959年和1980年,彭县竹瓦街两次发现战国青铜器,出土有尊、觯等酒器10多件,铸造水平与河南殷墟相当。1976年,绵竹出土了战国中期的铜器提梁壶等11件,证明在中国名酒发源地,至少在2400年前已开始酿酒。三星堆遗址的发掘,从此打破了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传统学术观点,形成了古蜀文明也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的新观念。就酒文化而言,在当时的川西地区就有了相当高的酿酒水平,这些文物证明四川西蜀的饮酒之风与中原同样盛行,同时作为祭祀用于高规格的人类文明的活动之中。广汉、绵竹、彭县三地彼此相距不过30余公里,即使在交通、通讯很不发达的古代,经济文化的交往也应该非常紧密而频繁,其酿酒历史无疑也应趋于同步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还在泸州、宜宾等地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不少汉代酒器。

由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四川呈V形状的名酒分布区域,大约在汉代及汉代以前就基本形成了,主要是沿着长江流域形成发达的手工业与小商品贸易业。新繁的杜康墓被记载于历代官方文献资料中,新都新繁杜康墓属于汉代以前的遗址,对于是真身墓还是衣冠纪念墓还有待考证,杜康又名少康,系大禹之后,大禹出生在四川岷江上游,因治岷江水患而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开创夏朝,而三星堆的埋藏时间距今大约3200年,顺其时间的推断在4000年左右,正是夏朝时期,由于三星堆出土很多高规格的青铜人面相,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青铜祭祀酒器,象征权力的黄金权杖等,这样高度文明的时代与夏朝国都有没有关系,现在很多学者还在不断探寻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后面与历史人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夏王少康生活在距今4000年,也是大禹第五代后人,必然与四川有着重要的关系,夏少康在死后会埋在距离国都不远的地方也是有可能的。杜少康为什么会成为民间的酒神传播到华夏大地,这必然与其作为历史名人地位与夏王君主的身份也有关系。

自20世纪以来,西蜀地区先后发现多地出土的文物,反映汉代申请蜀地酒业酿造、销售的画像砖。已有学者对这些画像砖进行了研究和解读,据《中国美术全集》与《中国画像砖全集》等均加以收录和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四川新都新农出土画像砖“酿酒图”拓片)

《酿酒图》汉画像砖:砖高28.4厘米,宽50厘米,上世纪四川新都县新龙农出土,四川博物馆藏。画面右侧为一酒肆,内悬二容器,下有一大缸,前为一平台,平台上有三圆圈,下有三个独角立陶酒器。大缸前一人,宽衣博袖,右手衣袖高卷,手持一量酒器,仿佛作舀取酒水之状,左手扶于边沿。其侧一人似为女子,发髻高挽,宽衣博袖,右手伸出,好像手握一酒壶。酒肆外一人着长衣作观看状,当为沽酒者。其左侧一人短衣裤,肩荷二独脚陶瓮酒器,并作回顾状,好像在说话。画面左上一人椎髻,短衣裤,推一独轮车作前行状,车上置一方瓮。此种汉画像砖皆命名为“酿酒图”砖。《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载:“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四川彭县义和镇画像砖拓片“酒肆”)

《酒肆图砖》图解:画面右侧为一酒肆(卖酒店铺),内悬二酒陶壶,下有一平台,上置一物(盛酒器),下有二壶(陶酒器)。酒肆内一人着冠,宽衣博袖,伸手作售卖状。酒肆外一人亦着冠,宽衣博袖,伸手作接物状,当为沽酒者,手拿一酒器,好像是来打酒。其左侧一人椎髻,短衣裤,推一独轮车作回顾状,车上置一方瓮,好像要运输一瓮酒到外地,正在和店主打招呼一样,汉代独轮车充当运输工具,直到近现代四川地区也在使用,四川当地人称为“鸡公车”,一般架构为木结构车梁,前面一个独轮,后面有两根木桩,可以放下停息。画面左上侧亦有一椎髻短衣裤之人,肩荷一壶,作奔走状。其右侧有一嬉戏儿童。此种画像砖有命名为“酒肆”者,有命名为“沽酒”者,有命名为“当垆”沽酒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四川彭州升平镇画像砖拓片“羊尊酒肆”)

《羊尊酒肆》汉砖图解:1986年彭州升平(今四川彭州市升平镇)征集品,长方形,左侧残损,长42.5、高25.3厘米,四川博物院收藏(图二)[6]。画面左侧为一酒肆,内悬二壶,下有一大缸,缸侧置一案,案上有二圆圈,下有二壶。酒肆内一人着冠,宽衣博袖,右手持一量器,左手伸出,作售卖状。酒肆前有二壶,一人着冠,宽衣博袖,伸手作接物状,右侧一人,亦着冠,宽衣博袖,二人当为沽酒者。其右侧又有一人短衣裤,肩荷二壶,作奔走状。酒肆外置一案,上置一方瓮,其侧跪有二羊。画面右下一人椎髻,短衣裤,推一独轮车,车上置一跪羊。此种画像砖有命名为“羊尊酒肆”者,有命名为“羊鐏酒肆”者,有命名为“羊市、沽酒”者,有命名为“酒肆”者。——出自《四川出土“酒肆”画像砖解读》(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曾磊,对四川汉代画像砖有详细的研究)。

关于以上酿酒图砖与酒肆图砖,直观而生动反映了二千多年前,西蜀四川地区新都、新繁、彭州等地关于酿酒与交易、运输的真实场景,这些画像就每一个人物的形象与生活背景完全生动体现,将酿酒与交易生动反映在烧制的砖上,以便更长时间的保存,这些内容传递出了古蜀人的智慧与勤劳。在汉代出现手工业、酿酒业、运输业、商品经营等具体分工,其背后蕴藏的是农业与手工业的发达,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意味着文明的高度发达。“酒肆”与“酿酒作坊”以木架构加盖瓦片,成为比较固定的地方进行生产与经营场所,这说明在一个相对繁荣与稳定的环境才能实现的。“酿酒图砖”在新都发掘出土,这说明汉代以前酿酒业已经非常成熟,而在新都附近彭州出土的“酒肆图砖”证明当时的酒业贸易业非常成熟,不仅仅满足当地居民的消费,已经在提供“独轮车”将当地的酒运往外地进行销售。杜康是民间的酒神,在新都出土的酿酒图砖系汉代,杜康墓在新都新繁,依据《新繁县志》记载属于汉代以前的遗址,那么杜康酿酒与新都汉代酿酒土砖有着历史联系也是历史的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清同治《新繁县志》图:左上杜康坟)
四 新都新繁杜康墓遗址探究

关于杜康墓遗址在清代有多位诗人描写,《杜康墓踏秋谢高荦生招饮》的作者:[清] 汪廷桂,字古香,安徽歙县人。工书法,篆刻,谦受堂诗集云:“我学繇羲徒刻鹊,君宗皇象富雕虫。书佣石友神仙妬,不到穷时不得工。”(《广印人传、中国历代书画篆刻家字号索引》)

“酒酣放步踏青山,奚囊未许秋风间。
出笼野鹤不受缚,萧然行经非人閒。
杜康池上满秋草,芒鞋落地青莎倒。
石碣深深不可扪,清冷一曲芦花老。
先生造酒复善饮,放杯一旦事沈寝。
朝霞夕霏千载红,芙蓉城郭空如锦。

何不破醉淩波来,十千沽酒相徘徊。
区区餔歠我亦解,拍肩把臂糟邱台。
先生不醒我亦醉,树根路入斜阳坠。
眼前樵牧都忘机,短犁比犊耕山翠。
竹林深处持竿人,钓钩不直衔金鳞。”
买归烹治复置酒,陶然留作无边春。

这首诗描写了在秋天时节,一位名高荦生的人请诗人汪廷桂喝酒,并踏秋游杜康墓。在诗中描写的“芙蓉城”也正是成都的雅称,踏秋之路与“杜康酒”飘香魅力,正如酒不醉人,人自醉。作者陶醉在芙蓉城的美景与杜康酒的微醺之间,乡村田野的景色,在竹林深处遇到垂钓之人,在迎着朝霞送走夕阳余晖之中陶醉,如饮杜康酒一样如痴如醉一般。清乾隆时期县令郑方城赞美新繁有八大古迹之新繁汉代遗址、东湖、杜康墓、螟水桥、青白江、东湖瑞莲、望雪楼、大飞石等。《题西郊杜康墓》清乾隆郑方城:“谁欤覆土作荒填,道是愁人独仗君。地下可寻刘阮问,死时那与醉时分。”《晋书·刘伶传》有关于刘伶醉酒的记载。郑方城在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杜康墓的情景,后两句引用刘伶醉酒的民间典故。

新繁,古名繁。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为蜀王望帝杜宇氏所建。杜宇氏在建都九陇山区之后,因生产发展和人口增加,一部分人沿清白江顺流而下,在平原地带分建城邑,以利管理。新建城邑,取物产丰富,人烟繁盛之义为名,故名繁。《华阳国志》记载:“蜀川人称郫、繁为膏腴”。成都平原膏腴之地甚多,何专以“郫、繁”并列,誉为“膏腴”,被后世称为川西膏腴之地,那就是他们的开发和得名,均早于成都平原大量开发之前,而与杜宇氏的原山区相比,当时是最为肥美和繁荣之地。最初的“繁”,拥有今彭州市和原新繁两县地区,其治所按《华阳国志》记载:“繁县,郡北九十里,有泉水稻田”。最初的“繁县”,是在今彭县蒙阳区域。秦代的繁县仍在今彭州市蒙阳地区。到三国蜀汉时期的延熙十年(247)和十七年(254),后主刘禅令姜维领兵北征,将来降的陇西凉州胡人及河间、河关、临三县民众迁居繁县屯垦,然后分批将原繁县群众迁至繁县境内,今清白江南岸地区聚居,用以拱卫京城成都,始将聚居地称为“新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民国版《新繁县志》区域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民国版《新繁县志》区域地图(放大后:杜康坟具体位置)

新都《新繁县志》民国版绘制了新繁的城池与历史文化遗址及重要的地名。在县西龙藏寺附近标注“杜康坟”。在历代文化名人的诗句中,我们也可以在历代《新繁县志》找到关于新繁杜康墓的诗句。另外在四川各地的县志中,我们可以找到数量最多的是“禹王宫”或者“禹王庙”。为什么会纪念大禹,一方面是大禹治水的历史功绩,另外一方面就是大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大禹因治水有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少康是大禹第五世孙,与大禹建立的夏朝国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少康也是第六位夏朝的国君,“少康复国 少康中兴”在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个政权复兴。关于新繁杜康墓与大禹有没有关系,杜康墓为什么在新繁龙藏寺外有待进一步研究。汉代前杜康墓遗址在新都新繁龙藏寺,现保留几百平米的墓基,保留大约三分之一的高约三米的封土堆遗址,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上世纪80年代被新都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点,属于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关于新繁杜康古墓与酒文化历史渊源探究,有待专家学者们进一步研究。这对我们探索华夏文明的起源,探寻中华白酒文化的渊源也有重要意义!

(图文编辑:京师唐驳虎 资料参考来源:清代《四川通志》、《成都府志》、《新繁县志》等历史文献资料,新繁杜康墓遗址实地考察提供并整理资料:张德全 梅家强等,注:以上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