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文旅消费“燃”起来 本报记者 李晓红
暑期旅游的热情正在“熊熊燃烧”。近日,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暑期旅游产品正迎来预订高峰期。避暑游、研学游、亲子游等是今年暑期文旅市场的消费热点。同时,各地文旅融合故事不断“上新”,呈现出更多新看点、新活力。
暑期文旅市场“热”力十足
随着暑假开启,旅游业的旺季渐行渐近。途牛最新预订数据显示,暑期第一波出游高峰已出现在6月29日—30日。在7月份的出游用户中,国内长线游出游人次占比超过了50%,周边游出游人次占比达到了30%。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吴志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暑期文旅市场将“热”力十足。与去年相比,人们更加追求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文旅消费新体验,追求IP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文旅消费新价值。
亲子用户是暑期旅游市场绝对主力。携程数据显示,国内游亲子用户占比约48%,出境游亲子用户占比达52%。亲子研学游相关产品订单同比去年增长七成,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北京、上海、四川、内蒙古、宁夏、贵州、云南、新疆等地,都是国内热门游学目的地,目前部分热门线路已经售罄。
此外,今年暑假还有不少学生选择来一次毕业“研学游”,跟着好友和同学开启一次“课本游”,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今年暑期旅游市场将呈现持续增长的总体特征。特别是研学游、博物馆旅游等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将成为市场的宠儿。”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马晓龙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进入6月份,随着全国陆续迎来高温天气,“上山下海入草原”避暑游正当时。途牛数据显示,西北的青海湖、敦煌、酒泉和伊犁、阿勒泰,内蒙古呼伦贝尔,西南的丽江、大理、香格里拉以及拉萨、林芝等是暑期出游的热门方向。尤其是近期的“顶流”阿勒泰,出游热度持续升温。
携程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方泽茜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今年以来,随着国内旅游供应链恢复,市场重回内生式增长。“今年暑假凭借周期长、旅游需求旺、频次高等特点,成为全年最长旅游高峰期。”
各地特色“文旅大餐”拉动消费新活力
为了接住暑期旅游带来的巨大“流量”,各地文旅部门纷纷端出了特色“文旅大餐”,实打实地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和惠民措施,以满足游客旺盛的文游消费需求,激活消费新活力。
“近年来,各地文旅市场凭借特色‘文旅大餐’不断‘出圈’,其本质是文旅深度融合的必然产物。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各地文旅深度融合,不断衍生出有别于传统旅游产品的各种创新性旅游产品,并通过网络进一步发酵和传播,形成热门旅游目的地,这也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吸引眼球的重要手段。”马晓龙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6月27日,在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傅瀚霄介绍,在即将到来的暑期旅游旺季,各地将举办超4000项约3.7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推出发放消费券、票价优惠、消费满减、折扣套餐等惠民措施,多地还针对中、高考毕业生和大学生推出景区免票和优惠政策,针对夜游、避暑游、研学游、亲子游等推出文旅礼包。
以贵州文旅为例,不仅发布了2024年夏季优惠政策,涵盖门票减免、一票多用、高速五折等,还策划了一系列文旅活动,如“多彩贵州”夏季音乐节,为游客带来一场场音乐盛宴和互动体验。
云南文旅则向广大毕业生发出了“邀请”,邀请他们到西双版纳体验一场别开生面、“野性十足”的毕业之旅。为满足年轻游客的旅游偏好,当地文旅部门还精心策划了雨林徒步等户外活动。
吴志才认为,各地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文旅大餐”,不仅是建设旅游强国、扩大内需与促进消费、促进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将为地方文旅带来大量的“流量”与一定的“留量”。
当前,各地暑期文旅市场正迅速“燃”起来,这是旅游产业供需两端持续发力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旅游市场需求总量不断创新纪录,旅游已经真正成为了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不断通过产品创新增加旅游产品供给,在产品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响应现代旅游市场格局变化的需求。”马晓龙表示。
文旅“热”,消费“兴”。为更好地发挥各地特色“文旅大餐”的带动作用,吴志才建议,要树立“跳出文旅看文旅”理念,将文旅嵌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与城市品质与形象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民营经济发展与促进项目投资、数字科技赋能等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