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香港电影圈逐渐兴起一股谢票风潮,旨在依靠主演阵容频繁现身电影院的方式吸引观众入场,以至于不少演员的粉丝都反复买票冲刷,由此助力多部港片创造出了极高的票房。然而,影星吴镇宇似乎对这种风气持保留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8日,吴镇宇现身当地某电影院为《谈判专家》谢票,让不少观众感到欣喜,而现场记者亦感到惊讶,因为他一向鲜少参与此类活动。为了了解他参加此次活动的原因,记者进行了询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镇宇表示,《谈判专家》取得不错成绩,再忙也要挤出时间答谢一番,而且自己并不抗拒谢票,像是几年前主演的《逆流大叔》上映时,便多次跑到旺角场出席,原因是真心觉得电影不错,希望更多观众入场,但是,这不应该成为冲刷票房的主要方式,票房的高低应该由电影质量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部电影要先成功,才可以去电影院答谢观众,不能一上映就立刻谢票冲票房。要先有了好票房再去答谢大家,不能为了冲票房去谢票。”

他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毫无疑问,这是个坦诚的回答,但也容易得罪人,毕竟如今港圈谢票成风,有些大腕儿还是积极实践者,批评这种风气犹如打他们的脸。不过记者倒是对此感到满意,还立马追问:“如果《谈判专家》票房突破2000万港元,你是否会再次出来谢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镇宇回答称:“其实呢……我们很忙的,这种事不能随便答应。我这次一别之后就要北上,3个月才能回家,我的行李都多到搭不了高铁,真的要等3个月后、9月中旬才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实话,看到吴镇宇的回答后我深有感触。在我看来,香港电影圈近年来的谢票风气已经到了极其夸张的地步,已经到了必须克制的时候了,例如当地第一天团MIRROR主演的《12怪盗》,今年3月底上映,尽管被不少人视为港圈近年来最烂的院线电影,甚至被指不配称之为电影,但还是凭借上映前5天414场、中后期至少上百场的高频率谢票,靠吸引粉丝连续多次、几十次上百次的入场,最终拿到了2213万港元票房,至今位居香港本年度华语片前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和影片质量无关、纯粹靠谢票得来的票房,只是一种繁荣假象,长此以往,必然给香港电影产业造成重大打击。大家试想一下,若主要演员到电影院谢票是电影本身的主要卖点,主要靠见面会一样的方法挣钱,那干嘛还要认真拍电影呢?那干嘛还要用这么多台前幕后呢?片方拿手机随便拍个视频就行了啊!反正只要主要演员人在电影院就好,观众入场只是为了看明星嘛!这种场景实在太可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说,无论是观众,还是电影从业者,都要理性一点,道德底线、审美水平高一点。只有这样,侮辱电影行业、侮辱大众智商的东西才不会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