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场

作为中国戏剧与当代艺术融合跨界的实验者,设计师聂竞竹最终成为戏剧导演,颇有水到渠成的意味。2024年6月25日和26日,《莎士比亚的女人们》在阿那亚戏剧节演出,爆满的现场与演出后雷动的掌声,验证了这一跨界实验戏剧的成功。将莎士比亚瞬移到AI时代,聂竞竹如何审视剧中的经典女性角色?

“孵化电子植物的人工智能公司——莎士比亚股份公司正在研发一款情感陪伴型电子植物。”当这个背景音响起时,经典性与未来感并置的“荒诞”戏剧情景迅速被建构了起来。

永远的莎士比亚,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戏剧能量转化的聚宝盆。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造人,代号“16号女人”被送到莎士比亚股份公司的研发中心实验室,看似严密且机械的流程下,女人的人格在潜意识中被激活——奥菲利娅、克莉奥佩特拉、麦克白夫人,这些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性角色,分别以三幕的形式,递次完成了人格迭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莎士比亚的女人们》演出现场

2024.6.25-6.26 阿那亚戏剧节

每个学习戏剧的人,必然都参与过莎士比亚戏剧的创作。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聂竞竹,不仅是著名设计师,同时也是艺术家。缺少了这一“必修课”,反而为重读莎士比亚打开崭新的视角。

作为聂竞竹导演的首部戏剧作品,《莎士比亚的女人们》由年轻的剧场创作者黄冰编剧,集结了雅玫、张业昕、杨曾皓、王韵涵、吴奇、严晴、李鲁卡等实力派演员。舞美、音乐、灯光、多媒体、服化造型、形体设计等,都由各领域才华横溢的青年创作者操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莎士比亚的女人们》演出现场

2024.6.25-6.26 阿那亚戏剧节

该剧以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为核心数据样本,通过人工智能的实验,创新地探讨了机器在模拟学习人类情感运作机制时,遇到的矛盾与极端困境。金牌制作人向月娥的歌词与歌手严晴的作曲完美结合,主题曲《偶然之地》以动人的旋律和深刻的歌词,为这部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对于戏剧,聂竞竹是熟悉的。她曾任北京青年戏剧节、乌镇戏剧节等国内各大戏剧节及行业盛会的平面视觉总监,同时参与孟京辉、林兆华、铃木忠志、田沁鑫、张艺谋、陈可辛、吴宇森等导演作品的设计。选择成为一名导演,正是在这些工作中产生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莎士比亚的女人们》演出现场

2024.6.25-6.26 阿那亚戏剧节

与传统戏剧不同,带有设计师、艺术家的职业基因创作戏剧,为《莎士比亚的女人们》赋予了更多跨界元素。舞台上扣人心弦的多媒体视效、虚拟电子植物元素的加入、演唱会级别的电音现场……聂竞竹为戏剧与科技的结合提供了一个新样板。

科技的迭代,让莎士比亚瞬移到21世纪有了新的可能性。恰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今到底有多少个版本的莎士比亚?如果莎士比亚真的穿梭到21世纪,他也会在童年创伤与职场现状中挣扎?也会在活生生的人类情感,与麻木无情的电子植物中纠缠?《莎士比亚的女人们》借由戏剧中的女性角色,浓缩了当代精神困境中的林林总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莎士比亚的女人们》演出现场

2024.6.25-6.26 阿那亚戏剧节

从莎士比亚时代驶来,从过去驶向无解的未来。演员们身着白色和黑色的裙,五光十色的视效就像承载他们的一艘船。女主角雅玫,白色的长手套随着剧情的发展,逐渐变得鲜红,直至褪去手套,露出手臂上的“电路板”,回到世界残酷的本质之中。

导演自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聂竞竹

导演、设计师、艺术家

感谢阿那亚,让我开启新的戏剧的篇章。

距离刚开始创作《莎士比亚的女人们》已经过去一年了,现在我们来到了阿那亚,我们戏剧创作当中有很多多媒体的部分,其实也是与大海相关的。自然能够给予人很强大的力量,这是一种古典的、人文的东西,与大自然的对话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莎士比亚的女人们》演员在阿那亚海边

这次做了阿那亚的特别版,多媒体的部分在阿那亚的海边拍摄制作完成,观众走进剧场能看到阿那亚的海。

现在很多人还在问我创作的初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想法是不断变化的。莎士比亚的作品是非常经典的名著,是否能在文本中探索出可以考量的点,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语言文字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文字为什么能够流传这么多年?

可能是情感吧,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的情感,这是我一直着迷的点。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经典的文学作品,那些跨越千年的文字所传达出来的,浸淫在文字缝隙中的能量是我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莎士比亚的女人们》演员在阿那亚海边

随着这几年科技的发展,AIGC大语言模型的诞生以及进步,很多人都在问我,你觉得AI会代替人类吗?

我一开始是秉持着恐惧的状态,因为未知而恐惧,因为恐惧而想到要思考很多事情。大语言模型是通过语言、文字,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习惯性的东西进行训练。

于是我开始思考,语言和文字究竟是什么。

《莎士比亚的女人们》的创作便是我寻找答案的过程,慢慢地我从里面寻找出很多自己的理解和答案,包括对于古典艺术和未来科技都有全新的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莎士比亚的女人们》演员在阿那亚海边

大语言模型,语言和文字其实是被创作出来的一种工具,是为了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更容易理解彼此的工具。我们是基于一种工具在训练另外一种工具,基于现有的文字体系和行为模式,去训练另外的文字体系和行为模式工具。所以,AIGC很难替代人类。

就像中国古典文学所表达的,比如宋代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表达的是无法用言语诉说的情感,那是语境带出的情绪。这些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恰恰是人的灵魂深处最精华,是语言和文字无法描述和涵盖的。

很多外国观众对这部戏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对莎士比亚非常熟悉,看到这样的当代化的解读,他们非常感兴趣。如何把古典主义的经典与当下的科技重新对话,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或者是信息,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虚假的?有多少是被我们创作出来的?有多少是我们臆想出来的?作为语言框架,作为人们天天使用的工具,会对我们的行为模式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会把我们塑造成什么样子?

很多时候,它就是一个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莎士比亚的女人们》演员在阿那亚海边

我把《莎士比亚的女人们》称作艺术创作活动,而不是戏剧活动。因为我之前做视觉艺术,这么多年来,都是自己思考、自己创作,一直都是单打独斗的状态,很多创作的想法更偏向自我,不存在与其他艺术工作者共创的过程。

《莎士比亚的女人们》是我第一部戏剧作品,我学到非常多的东西。戏剧是一个当代艺术的综合体,要和文本、编剧进行文本讨论和创作,还要和演员、舞美设计师、灯光设计师、肢体设计、多媒体设计、艺术家等各个领域的人进行共同创作。

终于不再是一个人的战斗,成为群体的工作,彼此说服、彼此妥协、共同为一件事情去讨论去创造,这是非常有趣的经历。这个过程简直就像是我的大学,我个人的成长是巨大的。虽然仅仅一年时间,让我在整个思考问题的维度和方式上,拓展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莎士比亚的女人们》后台

故事是同一个故事,表述是同一个表述,创作团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个演员的特质都有不同。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传达给观众的表述和表现出来的形式,都有微妙的差异。每一场演出都是不同的,随着当时每个人的心情,当天的天气,身体的状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改变和不同本身就具有戏剧性,每一个微妙的改变都会影响整体,这就是戏剧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字|margot、聂竞竹

图片|王续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