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学期末,每到这个时候,学校和班级都会针对一学期以来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这不仅是对他们努力的认可,更是为了激励其他同学,树立先进典型,引领整个班级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既然是树立典型,所以受表彰的学生不会太多,一般也就是百分之十左右,比如我班上有四十个学生,那受表彰的也就四五个同学。挑选出几品学兼优的学生,或者评为“三好学生”,或者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班上学生那么多,优秀的也不在少数,荣誉该给谁,这是让很多班主任头疼的事。而在家长心目中,自家的孩子总是最棒的,因此很多家长对这张奖状也是很期待的,都盼望着自己孩子在拿成绩单的时候能够带着鲜红的奖状回家。

不过,奖状就那么几张,难免有人失望而归,这时候学生的情绪难免会有些低落,有些家长也很是不能理解。

每次发完奖状后,总会有一些家长发来信息,询问自家孩子为何未能获奖。有的家长言辞可能还会有些激动,担忧孩子因为未能获奖而影响学习热情。甚至还有家长会流露出对这次表彰的公正性的质疑,认为评奖是否存在着不为人知的内幕,或是老师对孩子的偏见,更有个别家长怀疑是否因为未曾送礼等原因而错失了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烦恼,是很多班主任都会遇到的,于是有些老师变相除了变通之法,找到了破局之策,那便是将表彰的覆盖面扩大,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于是除了传统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奖项之外,如今又涌现出了“服务之星”、“团结之星”、“计算能手”、“背诵之星”、“劳动之星”、“助人之星”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奖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以来,学期末发奖状的时候,几乎是人人有份,学习成绩不太好的,没关系,那就评“劳动之星”,“团结之星”;调皮捣蛋的,也没事,给一张“环保小卫士”……有些学生甚至满载而归,奖状一叠一叠地拿,多得数不过来。

我们学校有个笑话,一位父亲与孩子有个小小的约定:每得一张奖状,便奖励十元。他原本以为孩子能得两三张便是极限,然而当孩子从书包里掏出一叠奖状时,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立马拍照,发朋友圈调侃道:“这下私房钱恐怕要见底了。”

这样的做法,当然也有好处,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价值,也让家长感到骄傲和欣慰。即便是平日里表现平平的学生,也能因为某个方面的突出表现而获得肯定。他们可能是劳动的佼佼者,或是团结同学的模范,又或是尊敬师长的典范。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带着自信和笑容回家,家长也能在朋友圈里晒出孩子的荣誉,分享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对于老师来说,这样的表彰方式也减轻了他们的压力。无需再为解释为何某些学生没有获奖而烦恼,能让学生和家长都满意。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当奖状的发放变得过于频繁,甚至泛滥成灾,原本的荣誉与尊重就逐渐变得平淡无奇,宛如一杯清水被稀释得几乎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奖状,这个原本象征着努力与成就的标杆,一旦变得如同日常用品一般随手可得,它的价值就如同被风化的石头,逐渐失去了原本的棱角和光泽。

随着这种趋势的蔓延,孩子们对于奖状的期待和珍视也在悄然间消失。他们或许曾经为了一张奖状付出过无数的汗水和努力,但如今,当奖状如同秋叶般纷纷飘落,他们内心的激动与兴奋也被岁月和习惯磨平。那些曾经让他们倍感自豪的奖状,如今却不如日常练习得到的一朵小红花来得更有成就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象征荣誉的奖状变得唾手可得,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奖状还有激励效果吗?它是否还能像过去那样激发孩子们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对于人手一张甚至几张的奖状,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其发放的意义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