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年的上海电影节,都会上映不少世界经典老片,这是影迷的盛宴,很多场次都一票难求。

不过今年一些网友的“观后感”却让我感觉,电影票的票价还是定低了,白白浪费了。

有人说,看完《美国往事》我真的不舒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人说,《低俗小说》我也看得很没劲,如坐针毡。

甚至有人看《出租车司机》给看出了生理不适,坐立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一群人热泪盈眶的电影,却让另一群人如坐针毡。果然,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当然,每个人都有根据自身感受去点评文艺作品的权利。只不过这些质疑的声音,怎么看都不像理性思考的结果,反而更像是拒绝思考的产物。

在当前这个时代,拒绝思考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互联网让人们变得浅薄

说实话,没有谁一开始就喜欢看文艺片甚至是晦涩的艺术片,大家都是从偶像剧或是功夫片看起。但只要我们拥有好奇心,愿意去思考,去感受,去探索,那么终有一天,我们会邂逅马丁·西科塞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个过程。不经历这个过程,那些经典文学和艺术作品,在我们眼中就会变得晦涩、枯燥、乏味。

然而在很多人那里,这个过程被打断了。有太多的事物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无暇甚至没有能力去思考。而拒绝思考会让人变得浅薄。

这话并非讽刺和挖苦,也不是居高临下的傲慢,这是事实,也是一本书的书名

美国作家尼古拉斯·卡尔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书中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互联网让我们变得浅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中提到了互联网时代的阅读特点:速度变快、阅读量上升,而深度下降

有人总结说,一篇公众号文章的字数最好控制在3000字以内,否则人们将失去耐心。而提升人们阅读文章兴趣的一个办法是,多配图。

人们为什么会失去耐心?因为网上的信息量太大,无时无刻不在牵扯和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不断有新的链接和消息跳出来,夺走我们的注意力。

作者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互联网悖论: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目的却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互联网让我们的精力分散成碎片

于是我们失去了心无旁骛深度阅读的耐心,只盼速度越快越好。这里所说的深度阅读当然也包括看电影,听音乐。

文字最好浓缩在140字以内,视频最好压制在三分钟以内,电视剧就看爽剧,再加上个二倍速,看电影就看“这个男人叫小帅”……到最后,爽剧都无法让人满足,于是节奏更快、刺激更强的微短剧应运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亚马逊曾经反其道而行之,推出了除了阅读什么都做不了的kindle,目的就是希望人们能够专注于阅读。

可结果,kindle在中国最终败走滑铁卢。它并非败给了哪个竞争对手,而是败给了人们早已养成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回不去了。

三观不正?!

碎片化让人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耐心,还有深度阅读的能力。为什么稍微严肃一点的电影就让人“如坐针毡”?因为人们已经失去了“坐住”能力。

《浅薄》这本书里说,深度阅读的能力并非人类先天拥有,而是后天习得。而且这个能力用进废退

学问再渊博的人,也需要积累大量的长期记忆,这需要下苦功夫,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学习是一个线性的过程,积少成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购票平台关于《指环王》的差评

但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却打乱了这个线性的记忆过程,大脑处理不过来,我们就保存不了这些信息,它们不会到达长期记忆,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层次,成为短期记忆,稍纵即逝。

没有了知识的储备和积累,认知和审美也就无从谈起。人也就不可能变得渊博与深刻。而且人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学习能力,还有共情能力。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各种高级情感,比如同情心、怜悯心和敬畏心,都来自缓慢的神经过程。

但是如果我们无法集中精力进行深入思考,对所有情况都只会做出快速、浮浅的处理,就会带来严重后果。

首先是无法体会微妙复杂的情感和细腻的表达,无法将自己带入其中去感受。比如无法理解《出租车司机》所描绘的美国越战退伍军人的苦闷,和当时所盛行的反政府思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恐怕也不愿意去感受《低俗小说》里那惊世骇俗的戏剧结构,也不会细细品味导演昆汀话痨般的台词和各种恶趣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帮无聊的人说着无聊的话、干着无聊的事,让人昏昏欲睡

无法深入思考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更加要命,那就是人们会用一些标签化的简单观念去衡量和评价具体而复杂的事物与情感。

这样做的“好处”是,无需你去思考,去了解,去感受,“啪”一个标签贴过去,简单明了。

举个例子,很多人特别愿意使用“三观不正”这个标签。近些年,不知道有多少经典文艺作品被打上了“三观不正”的烙印。

比方说《英国病人》,比方说《廊桥遗梦》,比方说《洛丽塔》,比方说《包法利夫人》……都被扣上了“三观不正”的帽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简单粗暴的评价方式,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缺乏深入思考能力,还有沉浸其中的代入感他们不能理解别人的处境和心理感受,变得冷漠,缺少同情心

跟浅薄同流合污

我相信,一个拥有同情心与代入感的人,不应该仅仅从《英国病人》中看到婚外情,他还应该看到人的孤独、可怜,看到希罗多德,看到飞蛾扑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病人》豆瓣讨论区的评论

作家李海鹏说:“这种感受,发乎人性,导向体恤,是善的基础,是自由的基础,是权利的基础,是爱的基础。没有这些,就不会有什么文明。如果你不懂所有人都是可怜的,那么你就什么都不懂。

或者像贾樟柯《小山回家》创作手记中所言:“当人们的视听器官习惯了以‘秒’为单位进行转换的时候,是否还有人和我们一起耐心地凝视那些摄像机所面对的终极目标——那些与我们相同或不同的人。

人们当然没有这个耐心,他们总是在贾樟柯话音未落时不假思索地一拥而上,口诛笔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失去了耐心与同情心的人,不仅将他们的简单粗暴施加于文艺作品,也施加于他们所遇到的每一个网络热点。

尤其在传统媒体式微自媒体发达的当下,人们没有耐心去等待一个真相,他们选择迅速做出判断、站队、网暴。

他们也没有同情心去体察当事人的具体处境与感受,一窝蜂地冲上去网暴,然后再一窝蜂地转向下一个目标。

就像那个十七岁的中专女生姜萍,很多人甚至都没有那么一点点耐心等一等决赛成绩的公布。当然可以怀疑,但姜萍所遭遇的绝不仅仅是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便是“浅薄”带给我们的影响,就像学者刘擎所担忧的,这种生活方式会带来成人的“童稚化”。童言可以无忌,但“巨婴”的杀伤力就太大了

而我们能够与之对抗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理性去战胜欲望,战胜懒惰,去深度阅读,去沉浸式观影,去保住我们理解力和同情心

曾经我还嘲笑身边的那些文艺青年,嘲笑他们在互联网时代还在坚持看DVD影碟,阅读纸质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想来,DVD和纸质书正是他们守护自己的方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他们试图用更纯粹的阅读与观影方式,守住自己的精神角落

嘲笑他们,无异于与这个浅薄的时代同流合污。就像《新周刊》一篇文章的标题:世道变坏,是从取笑文艺青年开始的

作者丨牛角

永远的新文化报评论员

排版丨Amethyst

责任编辑丨Tony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近 期 好 课

好课 | 影视剧本写作(项目班)

好课 | 周兵纪录片工作坊

关 注 【 益 起 映 创 学 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