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当年我分红三十五元,老乡说没钱给我,要把女子嫁给我

我是一名老知青,曾在革命老区陕北插队落户生活了六年多,今年初夏重返第二故乡,又见到了当年要嫁给我做婆姨的那个女子,当年下乡插队落户的情景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1968年12月下旬,上山下乡运动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我和同学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决定到陕北革命老区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按照相关规定,我们到学校开具了下乡证明,又到辖区派出所注销了北京户口,于1969年1月中旬乘坐知青专列离开了北京,开启了我们下乡插队的艰苦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1月21日下午,我们来到了插队落户的目的地—陕北延安地区的刘家沟大队,我们七名北京分派在刘家沟二队,三名女生暂时借住在队长刘立成家的一孔土窑里,我们四名男生住在了队部坡下的牲口棚里,和饲养员刘胜平大伯同住一孔窑洞,同睡一铺土炕。

二队的牲口棚(也叫饲养室)一共有四孔土窑洞,靠里面的三孔土窑洞是饲养室,一孔土窑是羊圈,另两孔土窑洞是驴圈(里面有三头毛驴)和牛圈(大小三头耕牛)。靠院门口的这孔土窑洞很宽敞,一铺土炕足有一丈三尺长,睡五六个人不成问题。

刘胜平大伯当年五十多岁,年轻时因为家里穷没能娶上婆姨打了光棍,大炼钢铁那年从高炉上摔下来成了残疾,队里就安排他当了饲养员,吃住都在饲养室。

我们来借住,刘队长就把刘大伯平常用的那口小锅换成了八印的大铁锅,我们也和刘大伯一起搭伙吃饭,刘大伯除了喂牲口(牲灵),还要给我们做饭,队里没给他增加工分,刘队长让我们四名知青负责打水,这样刘大伯就不用去打水了,一天挑四趟水,也不轻松。

来到陕北的第一顿晚饭还算可以,半盆酸菜炖洋芋,半锅菜汤,还有咸菜条和辣子酱,发面团子随便吃。可之后的伙食就差了很多,发面团子倒是随便吃,可好几天都吃不上一顿菜,甚至见不到一个油花,想喝顿菜汤也不容易。

后来去队长和老乡家串门我们才知道,老乡家的生活更苦,别说吃菜喝菜汤了,他们一天只吃两顿饭,还是早上吃干(干粮)晚饭喝稀(糊糊菜粥),吃的干粮还是高粱面掺萝卜缨子或米糠蒸的菜团子和糠团子。乡亲们的粮食不够吃,冬季农活不重,不饿肚子就行。有限的粮食,要留到春耕春播或秋收农忙时节吃,农忙时节苦重,不吃真粮食(纯粮食)就没有力气干农活。

来到刘家沟的第一个冬季,我们知青基本没干什么农活,偶尔起牛圈或挑土垫圈,半月二十天才有一次。也跟着乡亲们去塬上打过两趟烧柴,打柴那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春节过后,过了元宵节,天气不那么冷了,沟沟壑壑里的残雪也都消融了,一年一度的春耕备耕生产也就开始了。

往山上挑了几天粪,我们才知道,刘家沟二队的耕地基本都是山坡地,且坡度都挺大,那山坡上的越冬小麦长势很差,麦苗稀稀疏疏,没有一点生机。再看看社员们,健壮的后生挑着两半筐土杂肥,走在路上不紧不慢,纯属是在磨洋工混工分。刘家沟的自然条件不好,社员们的劳动积极性不高,难怪乡亲们的日子这么苦。

第一年年末,队里决算,我们知青除了秋天分到的一点口粮,没有一分钱的分红,有的女知青反倒亏欠队里的工分,张春梅还补了一块钱。仔细算了一下,按满分(十分工)计算,每个劳动力一天的工值才有一毛钱多一点。

一晃又到了冬季农闲,冬天地里虽然也没有什么要紧的农活,但社员们也天天出工劳动,半晌出工,老早就收工,基本就是干半天歇半天,有的社员一晌才挑一趟粪。那天起牛粪,我挑了两趟牛粪,一名社员还圪蹴在牛圈门外抽旱烟。队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知青也不好说什么。

我们四名男生虽然早就不在牲口棚和刘大伯一起吃住了,但晚饭后没啥事,我们就到牲口棚找刘大伯拉话,刘大伯虽然是个光棍,但他经历的多也见过世面,还很健谈。每当说起社员们出工劳动磨洋工的事情,刘大伯就很生气,他说社员们都没有劳动积极兴了,可不像大炼钢铁那阵子有热情有干劲了,主要是刘队长是个大好人,不想得罪人,干多干少都挣一样的工分,谁还愿意卖力气干活嘛。

临近春节的时候,我们四名男知青去张家河大队看望好同学丁爱迪,到了那才知道,丁爱迪已经当上了生产队长,他正利用冬季农闲带领乡亲们平整土地,修建梯田。丁爱迪说,把坡地修建成梯田,不让水土流失,就能提高粮食产量。还听他介绍了多种提高社员劳动积极性的办法,我们四人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从张家河回来,我们就去找刘队长,把张家河修建梯田的情况如实告诉了刘队长。

刘队长也觉得张家河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只是他担心社员们不听他的话,不愿意大冷天去山上受苦。看刘队长前怕狼后怕虎,我就自告奋勇担任了刘家沟二队的副队长,下决心改变刘家沟的贫穷面貌。

第二年春耕春播生产开始之前,我和刘队长召开了全队社员大会,号召大家都要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劳动不积极的就扣减工分,还介绍了张家河大队修梯田修水利的经验,我对乡亲们说,要想过好日子,要想不受穷,就得勤劳,就得扎扎实实地参加生产劳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春耕春播开始以后,我一边带头劳动,一边监督偷懒耍滑的社员。有一个叫二驴子(大名叫刘春生)的后生还是挑两半筐粪,偷懒耍滑磨洋工,我就让记工员一天给他记六分工。二驴子偷偷问记工员,看记工员果真给他记了六分工。二驴子给我闹完又给刘队长闹,蛮不讲理,我就去找大队书记。大队书记说话很有力度,他严厉地对刘春生说:“春生,人家知青可是北京来的,咱公社书记都敬人家北京知青,你要是敢胡来,我就让民兵把你绑到公社去,你破环上山下乡运动是犯法,就得蹲笆篱子。”

大队书记的话很管用,刘春生怕了,他就找我求情,说以后好好劳动,让我恢复他原来的十分工。我看刘春生确实不偷懒耍滑了,就让记工员给他记十分工。

从那之后,基本没有社员偷懒耍滑了,最起码在我的眼皮子下面没人偷懒耍滑,还都表现得很积极。那年冬季,我们队也开始平整土地修建梯田,还在泄洪沟修筑了一条拦水坝,建了一个蓄水池。

刚开始有的社员怨声载道,说天天累得臭死,连打柴的功夫都没有,咋吃饭嘛?为了解决乡亲们烧柴的问题,我和刘队长商量了一下,放假三天让乡亲们抓紧时间去打柴,以免没柴烧饭。

到了1972年秋后,我们队修建的梯田和那个小蓄水池都见到了成效,那年秋后决算,我们一天的劳动工值由原来的一毛一(十分工)增长到了一毛九,社员们分到的口粮也增加了两成。得到了实惠,再也没有社员怨声载道了。

1974年秋后的决算,我挣的工分扣除分到的口粮,还有三十五块五毛八分钱的红利,也是我们来刘家沟插队落户几年间红利最高的一年。当时生产队没有钱,我们分的红利队里就无法兑现现金,只能和社员之间相互找平衡,相互兑换。家里劳动力少的,挣的工分少,就得掏钱买工分,这部分社员掏的钱,就是我们的红利。

刘占明是我们二队的困难户,年轻时腰部受过伤,一直挣妇女工(每天七分工)。他家三个娃娃,两个女娃一个男娃,小的是男娃。大女子刘英当年才十五岁,还没参加生产劳动。因为家里人口多挣的工分少,他家年年都要掏钱买工分。因为他家穷,家里拿不出现金,只能以赊账的形式跟工分多的社员兑换红利。也是因为他家总赊欠,谁都不愿意和他家兑换红利。

别的社员都不愿和刘占明兑换红利,我是副队长,又数我分的红利多,我只好和他家兑换。刘占明家拿不出钱来,只好先赊欠着。一直到了1975年夏天,刘占明也没给我一分钱。好在刘英开始参加生产劳动能挣工分了,他家的苦日子总算熬出了头。

那年秋天,刘大叔家院子里那棵枣树结的枣刚红腚,他就打了半筐枣给我们知青送来。见到我,刘大叔不好意思地说:“张队长(我的名字叫张学东),欠你的红利,我家一时半会也没钱还你,实在是没脸见你,要不这样,等我家刘英长大了嫁给你做婆姨……”刘大叔虽然像是在说笑,可反倒给我弄了个大红脸。

说句实话,刘英真是个好女子,长得好看不说,关键是她淳朴善良又勤快,出工劳动一点都不偷懒,干活歇歇的时候还跟着女知青学习识字写字。看有的后生向她示好,我心里还酸溜溜的。只可惜刘英当时才十六岁,还是个没长大的女子。

过了不久,我们刘家沟大队得到了一个工农兵学员的名额,因为我带领乡亲们修建梯田改善了乡亲们的生活条件,大队书记和乡亲们都同意让我去上大学。我顺利通过了文化课考试和政审,被北京工学院录取。

离开刘家沟那天,刘占明大叔早早就来到我们知青点,他先把十个煮鸡蛋装在了我的挎包里,又把三十六元钱塞给我说:“张队长,原本还想着等刘英长大了给你做婆姨哩,可你吉人天相,考上了大学,我家就不敢高攀了。欠你的钱,我借了些总算凑够了,你带上,路上当盘缠。”

看刘大叔真心实意往我挎包里塞钱,我就把那三十六块钱接了过来,笑着说:“刘大叔,我去北京读书就做不了你家的女婿了,谢谢你这么看重我,可惜我没这个福气,刘英妹子以后肯定能找个比我好的男人。我回北京的盘缠够了,这钱拿回去,借谁家的就还给谁家,以后我再回咱刘家沟,到你家吃好吃的……”我和刘大叔推来推去争执了老半天,刘大叔才把钱收回去。

离开刘家沟那天,乡亲们都来为我送行,刘队长和刘占明大叔一直把我送到了公社汽车站。分别的时候,刘大叔眼含泪水对我说:“以后想着回来看看,到时我给你压荞面饸饹吃……”

带着对第二故乡的不舍和留恋,我回到了北京,踏进了高校的大门。

之后的日子里,多少回我梦里回到了了第二故乡,第二故乡成了我永远的牵挂和思念。

2014年5月中旬,我和当年一起到刘家沟插队落户的同学们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第二故乡,第二故乡的变化很大,看乡亲们都过上了好日子,我们都很高兴也很欣慰。令我们难受的是老队长和刘占明大叔都不在了,我们再也吃不到刘大叔亲手压的荞面饸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回到刘家沟,我也见到了刘英,刘英一眼就认出了我,还要把当年她家欠我的钱还给我。一位同学还跟刘英开玩笑:“刘英,当年刘叔说让你长大了给张学东做婆姨,你家咋反悔了?”“可不是我家反悔哩,是学东哥位置高了,他咋会看上我一个农村女子哩。”刘英笑着说完,上前拉住我的手竟然抹起了眼泪。紧握着刘英的手,我的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和酸楚,一晃几十年,我们都老了。

光阴如梭,几十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了,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向往,我们之所以怀念过去,是因为那段时光曾带给我们无尽的温暖和感动。第二故乡,将是我终生难忘的眷恋。曾经的那段知青生活经历,将会永远深深镌刻在我的记忆里。

作者:草根作家(根据张学东老师讲述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