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确理解“第二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两个结合”),是党的创新理论中的一个重大命题。自提出以来,学术界不断加强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对“第二个结合”的科学内涵仍然存在一些模糊、偏差之处,还需要深化研究。

“第二个结合”是一种理论,是一种实践,还是一种方法。从理论创新的意义上讲,“第二个结合”是指立足实践需要,把握时代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过程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还是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正确理解“第二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第二个结合”的主语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中最基本、最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内容,集中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基本原理”有时候又称为“普遍真理”“基本原则”或者“普遍原理”。马克思主义到底有哪些“基本原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从“九个方面”学习马克思主义,为我们今天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供了重要依据。这“九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要坚持,更要发展。当前,尤其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

二、“第二个结合”的宾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很早就确立了“民主性”和“封建性”作为区分精华和糟粕的标准,新时代又提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向上向善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判断传统文化精华或糟粕的标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很多,突出体现为民族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传统治国理政的优秀思想和宝贵经验等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后,才能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三、“第二个结合”的连词是“同”

“与”“和”“同”这三个连词的功能是一样的,但在感情色彩上有所不同。从“与”到“和”再到“同”,是一个亲和色彩逐步加浓的过程。“与”通常只是把两个对象联系起来,两者之间甚至可以是对立的关系,如“朋友与敌人”。“和”比“与”更加亲切,如“老师和同学”。“同”比“和”又更进一步,双方之间的联系就更加密切了。

四、“第二个结合”的动词是“结合”

“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结果是互相成就。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有过不少“结合”范例。例如,中国共产党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首次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重视的“党性”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所重视的“修养”观念结合起来,提出“党性修养”这一概念并形成“共产党人的心学”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学说。

总之,“第二个结合”是经过长期实践和理论积淀而提出来的重大命题,采取了郑重而严谨的表达方式以确保这一命题的精准性,需要正确理解。当然,我们还需要与“第一个结合”结合起来进行理解。“第一个结合”是“第二个结合”的基础,并为“第二个结合”提供实践指向;“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的深化,并通过以文化人的作用推进“第一个结合”。只有把“两个结合”结合起来,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从“外在”变成“内在”,从“化中国”变成“中国化”,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应有之义。

作者分别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市委党校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