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时候能感受到时间的力量?

现在很流行一个说法,历史进入垃圾时间。

你知道的,他们在指此刻。经济环境太差,钱难赚,网民戾气重,垃圾话题多,总之看什么,什么都是垃圾了。

最近manner员工泼客户咖啡粉这回事,搞得人心惶惶。现在出门打车、点外卖都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哪个戾气重的牛马,回头给你使个绊子,后果可大可小,人人草木皆兵。

说垃圾,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仔细想起来这个时期对中产来说,最困顿也最难挨。

底层一直是老样子,大家踩来踩去,低级互害。但有一些说法【穷不过三代】,他们爱听,相信这个,相信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变命运,永远是后代成才的概率,成功跟样本数量有正相关。有些穷苦家庭,拼命多生孩子,确实也可能会抽中一个“彩票”基因娃,光宗耀祖。

当然还有一部分穷人愿意破釜沉舟,积极创业,输了反正无所谓,但是赢了就是翻身仗,都在谷底了,往哪儿走不是在望月呢?

但你知道的,这时候又会有人拿大环境说事,拿本事说事,怕东怕西,或是过早成家立业,自然也没了勇气。胆量、欲望、本事、经验、拼命等具备突围素质的人,更是极少数的。

有钱的还是那批人,到哪都吃得开,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不同区域权势之差而已。当然富二代们只要不乱折腾,从事一些他们喜欢的兴趣,反而更稳妥。

但是作为夹心饼的中产,却比较痛苦。抗风险性差,缺乏一些灵活度,摸到天花板之后,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兜底。

没了生产资料,寄希望于卷教育、卷技能更是一条不归路。毕竟教育这回事只能是在保下限,上限得靠孩子自己的天赋、运气,尤其是资源。这玩意可不是单纯说靠努力就能缩小差距的。

这样看来,历史进入了一段个人的努力性价比极低,低到尘埃里的时代。与其用力,很多人干脆想,不如不努力了,躺平算了,还不至于死得更快。

这让我想起过去,高中时期很多同学,都在看安妮宝贝,郭敬明的小说。如果你是一个人文知识分子,肯定觉得是垃圾了,你还会觉得这是一种浮夸着某种未经生命体验的沉吟。

但你是一个心思单纯,豆蔻年华的文艺少女,那就是精神忧愁,就是青春的诗。

武侠小说是不是垃圾,80年代肯定是了,耽误学习,别说你爸妈,社会主流人士眼里也是垃圾。但如果是一个心怀英雄梦的少年,那就是梦想,那就是精神寄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垃不垃圾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判断。你站在现在,回头望过去的时候,中间的时间线会发生什么,是太阳底下的新鲜事,没什么秘密。

大家无非就是在经历周期,成功上岸的人少,逝水东流的人多,太多了。

很多人说“失落三十年”的日本会是我们的明天。你看看现在,走过三十年低谷的日本如今就业情况一片大好,大学生的供给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日本做了什么改变这种局面呢?它什么都没做,紧紧就是依靠时间的力量而已。

当年那波出生率低的孩子,现在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在集中享受着过去潮落后,迈过时间再一次潮涨的红利。

人之所以仅仅是地球或者这个江湖里的一只蜉蝣那么渺小,正是因为心也是小的,眼睛也是小的。装不下宇宙,装不下时间,只装得池塘上面泛起的小涟漪跟细菌。

你看什么都有局限性。你喜欢站在静态的当下看世界,而不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世界。

巨变之下,很多事情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改变什么,做得了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充分认识世界,明确你来这趟人间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把人间比成游乐场。你是来干嘛的,是玩乐,享受,观看,体验还是体验呢?

你要是清醒一点就知道,来都来了,体验最重要,站着看,都不如花钱去体验看看。问你海盗船啥滋味?问你小飞象什么感觉?问你鬼屋刺不刺激?一问三不知。

你这趟是不是白来了。想想看,是不是如此?

你与其戴着时代的滤镜,被垃圾时代裹挟,不如做好自己,不要成为一个垃圾人。

也不要成为一个看什么都是垃圾的垃圾人。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从来都是前者。大部分人不够努力不见得是懒惰,很大程度上是看不到回报。

越有钱是不是赚钱越简单?从结果上看是这样,一个人越有钱,能用资产赚钱的方法越多。能身处富人行列的,哪怕是吃银行利息,都能随便碾压普通人。

但从“以自己为基准”的提升上来看,其实是没有普通人容易的。

以前有个很有意思的争论:

王思聪当时拿了王健林5亿创业,估值几十亿了,说王思聪把爹给的钱变成了10倍,能力很强。有人就说了,我出门不带钱,搬砖回来净赚200,我是多少倍?

这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富人要把钱变10倍,必须创业或投资到风险很大的地方,但穷人只需要出门随便劳动一下或者摆个摊就能赚到好几倍,有人找到一份好工作甚至还能直接提升阶层。

王思聪证明了这一点,钱赔完还不够。那你说富人赚钱真的那么容易,是王思聪傻吗?王思聪的智商不至于顶级,但以他的各种经历和讲话逻辑看,碾压普通人绰绰有余,所以真的容易吗?

你觉得容易,是你总将富人赚的钱按绝对值计算。当然,富人的本金大,能轻松赚到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但富人上面还有富人,他不可能回头去跟普通人比较钱多钱少,他的交友圈子也不会跟普通人一样,当他被自己圈子里的某些人碾了之后,他也会想上进。而他想把钱按照倍数翻,难度比普通人不知道要大上多少,因为普通人能跨越阶层的那些做法于他几乎都无用,他只能自己花钱、踩坑、付出精力去探索一些新的、未被证明过的东西,这些都是风险大得多的事情,也是一旦失败比普通人赔得惨得多的事情。

所以为什么说吃亏要趁早?因为富人的钱不可能是直线上来的,一定是先上来一波,然后吃亏下去了,再做事再上来,再吃亏下去,反反复复,接着到了一个高位,同时拥有一个去任何新领域做事的成功率都比普通人高得多的脑子。

这个脑子里装着的,几乎全是踩过的各种类型的坑。

一个人小富然后躺平,日子过得舒舒服服,是有可能因为运气而达成的。但如果是大富,光凭运气绝无可能,因为小富变大富,比一个人由于被运气砸中,再努努力,耍点小聪明而变小富的过程要曲折太多,大多数人都在这个过程中又掉回了小富以下。

谁说阶层固化,谁说富人不会再往下掉?都是无稽之谈。

如果你真的想长久地在自己的整个人生中都始终保持上升的大趋势,一定要接受偶尔的下降——那些偶尔的下降,是你积累自己这个个体智慧的完整程度的必要成本。

只有波浪、阶梯式的上行才是可持续的,如果一直不回调,就是不健康的。在这种不健康的上涨中,哪天一旦回调,就可能是贯穿整个人生的大熊市,彻底输掉底裤。

所以还是要多付出成本去试错,尤其是那些本身就几乎一无所有的人,可以肆意地尝试各种奇怪的东西去增长自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