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思墨

近期,鸭嘴器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起因是一位患有巴氏腺囊肿的博主在做完妇科检查后对鸭嘴器的使用感受和设计表达了自己的质疑,将其称为“当代女性刑具”,并质疑为何在医疗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鸭嘴器依然没有得到改进。这一观点迅速引发了网友的共鸣和讨论,鸭嘴器因此遭到了网络暴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鸭嘴器

又称窥阴器或扩阴器,是妇科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作为一名妇产科规培学员,鸭嘴器是我们最常用到的一个工具。当它备受争议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气愤的,但是冷静下来我对这个话题进行了思考:为什么鸭嘴器让患者们觉得这么可怕?为什么仍然没有其他的工具去替代鸭嘴器的存在?患者如何能够更好的去接受它?身为临床医生我们能够做什么?

在临床上,年轻的我们还没有养成换位思考,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譬如,不理解患者为什么犹犹豫豫,为什么已经解释了的事情还要反复问等等,所以当有争议话题出现时,年轻的我也觉得视频博主说法不客观。但我们无法忽视存在的事实是确实有很多患者害怕去做检查;一些医生动作粗暴没有考虑患者的体验,甚至会加以言语的“攻击”,此外生理的疼痛、不适也加深了患者不愉快的体验,因此,才有今天“网暴”鸭嘴器事件。

我和几位老师讨论过这个话题。其中大致有以下观点:鸭嘴器的不可替代,鸭嘴器作为妇科检查的基本工具沿用了几百年,其暴露检查部位的优势是其他工具不可替代的;患者对于此类检查了解不足,面对陌生环境,私密处的“展示”,有天然的恐惧;门诊工作繁忙,医生无法保证对每一位患者的情绪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时间;工具升级很有必要性,是否可以选择多种型号,量体裁衣,或者引进舒适感提升的内窥镜。

作为年轻的妇产科医生,我们可以为我们的“鸭嘴器”做些什么呢?首先我认为应该立足于自身做好自己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换位思考,热情细心,做好相应的沟通,让患者尽可能消除不好的情绪;其次加强性教育和妇科检查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对女性健康的关注和认识,消除对鸭嘴器等医疗器械的恐惧和误解;从专业的角度推动有关部门关注鸭嘴器的设计和改进,提高其舒适度和人性化程度,减轻患者的恐惧和不适感。

“鸭嘴器”事件还让我联想到我们的日常工作感受。

有时我们所做的工作也犹如“鸭嘴器”一样,不被所有人所理解、认可。在过去一年的工作里,因为患者的不理解,不熟悉而产生的责怪甚至纠纷时常有听到,甚至有时自己就是当事人。因此,如何获得患者的信任和认可是我过去一年以及未来都在思考的。信任是医患关系中最宝贵的财富。作为一名医生,我们需要通过专业知识和真诚的关怀来赢得患者的信任。只有建立了信任,患者才会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信任也能给予患者力量,帮助他们度过人生中的艰难时刻。

仍然记得第一个月轮转产科时,遇见的一位孕妈。她来诊时表现非常焦虑,因为之前有过不良孕史,且此次妊娠是试管婴儿,因此她对于这次怀孕充满了担忧和恐惧,害怕宝宝出现不好的情况,要求提前住院,在预产期前行剖宫产,对于我们建议足月再剖的建议她表示十分怀疑和抗拒,科主任和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耐心地倾听孕妈的担忧,详细解答她的问题,并给予专业的建议,并且分享了一些成功的案例,让孕妈重拾了对生产的信心。最后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那位孕妈顺利地产下了一个健康的足月的宝宝。我仍清楚记得生产后她对我们说的那番话:“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是你们的专业和耐心把我宝宝健康的领到这个世上,是你们给予了我力量,让我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好妈妈!”

有时候即使只是小小的一件事会让患者一直记着。妇科一位住院手术的阿姨让我记忆犹新,其实我只是陪同她去做检查,但是她会一直念着我的好,每天查房换药如果见不到我,她会问和我一起的同学:小吴去哪了,怎么一直不见她?这位阿姨的亲切问候让我深深感受到被人信任的快乐。当然有时也会因为一句话一件事甚至一个眼神变成被网暴的“鸭嘴器”,因此这时常提醒我在工作中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内在底气,也要学会换位思考,重视人文关怀。

在妇产科规培的第一年里,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也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妇产科医生。我有信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成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