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祖柳:无私奉献,践行中华美德的平凡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祖柳(右)和陈检生近照。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张睿婕)一个姓刘,一个姓陈;一个是村干部,一个智力缺陷;非亲非故的两个人,本不会有太多的交集,然而他们却成了“家人”。在千年古镇——刘祖柳:无私奉献,践行中华美德的平凡英雄。

刘祖柳,男,1952年9月2日出生,中共党员,1991年参加工作,担任东安县芦洪市镇南江村村主任,1995年起任南江村党支部书记,1997-2021以老带新传帮带,任南江村副支书,并连任东安县第13届至第16届县人大代表。多次荣获县级优秀党员、优秀村干部表彰。

自古以来,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刘祖柳正是这一美德的忠实践行者。在家中,他既种田又照顾家庭、侍奉老人和教育子女。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他的家庭却充满了和谐与温馨。与其他家庭不同的是,刘祖柳每天还有一项特别任务,就是照顾一位与他非亲非故的五保户——陈检生。

1998年,刘祖柳开始义务照顾陈检生,并于当年3月,争取资金为陈检生盖了一座独立的住所。这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

陈检生现年67岁,自幼智力有缺陷,童年失去父母后由无亲缘关系的叔叔抚养,叔叔1999年冬天去世后,陈检生成了孤苦伶仃的五保户。时任南江村副支书的刘祖柳,主动承担起照顾陈检生的责任。刚开始时,要这样照顾一个陌生的男人,刘祖柳的家人也感到很尴尬,经过1年多时间,才克服了心理压力,坦然照顾陈检生。

这些年来,刘祖柳每天给他送饭、帮他洗澡、打扫卫生,还亲自给他理发。为了让陈检生吃好,总是尽量根据他的口味和身体来安排他的饮食,饭做好就趁热送到他家里,等他吃饱,再给他洗涮、搞卫生,每次都要花上大半天儿时间,到他自己吃饭时,往往饭菜都已经凉了。2000年,刘祖柳为方便照料便把陈检生接到家中同吃同住,家人受刘祖柳的影响,也把照顾陈检生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20多年来,刘祖柳春秋不改,风雨无阻,无怨无悔地把温暖献给这位老人。

有人问他:陈检生和你非亲非故,为什么你会做到20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刘祖柳笑笑说:“当我看见他一个人孤独无助的样子,心里就很难受。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没有期待什么,也没要求什么,这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吧。我感到很欣慰,自己的子女也都很关心和照顾他,也视为至亲,时常去陪他聊聊天,过年过节也特地给他送点心意礼品。”

刘祖柳的无私奉献不仅感动了家人,也影响了他们。家人把照顾陈检生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刘祖柳的子女也在父亲的影响下,关心和照顾陈检生。刘祖柳一家助人为乐、孝老爱亲,以实际行动弘扬了社会新风尚。他们的感人事迹和无私精神,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典范,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

因为平凡,所以不凡。刘祖柳的故事告诉我们,平凡的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传递温暖和爱心。正是这些默默奉献的普通人,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和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