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丽娜

6月底,《恋与深空》足足上了15个热搜,与游戏未实装内容偷跑有关。

《恋与深空》上线不足半年,已然坐上了国乙头把交椅,但叠纸这把椅子坐得并不安稳。与其他国乙不同,《深空》目前仅有三位男主,实在是难以满足玩家对纸男人多样性的需求。所以从游戏刚开始公测,叠纸就放出了后续还有两位男主将陆续加入的消息,作为长线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泄密与夏天将要实装的新男主秦彻有关,像之前我们在游戏内鬼中揭秘的一样(让米哈游”崩坏“的内鬼,是一群什么人丨调查),偷跑内容先在海外社区流出,而后传回国内。和其他选择不闻不问的厂商相比,叠纸的一系列补救措施已经算是教科书级:

官方直接放出秦彻PV,走内鬼的路让内鬼无路可走,玩家的关注点也从泄密源被拉回到了游戏本身;另边厢叠纸发了律师函、报案记录以及泄密事件声明,表明态度的同时,也强调了“泄密破坏的是游戏体验与初见他的惊喜”,玩家的感情天平自然也向着叠纸倾斜。

这一套操作下来,#秦彻偷跑#上了热搜并冲上榜单第五,看起来叠纸并不吃亏反而获得不少关注还拉了好感。事实并非如此,周五当晚叠纸大厦灯火通明,员工彻夜加班处理偷跑事件,可见危机虽平,余震仍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空》的产能一向不高,开服至今主线一直不更新,靠着断断续续的限定卡池与节日活动“续命”,秦彻的出现是项目组埋下的一个爆点,所以偷跑才会造成这么大的后续影响。产能低困扰的不止是《深空》一家,几乎所有国乙都被骂过产能太差只会卖卡。

这么多游戏品类,为何独独乙游的产能总是跟不上?全行业积极拥抱AI的当下,这些问题为何不能交给AI去解决?同样是追寻陪伴感,乙游玩家为什么不能接受AI和自己甜言蜜语?还是让我们先从产能问题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产能低,谁的错?

乙游产能为什么低?因为剧情内容跟不上。大部分国乙,主线一搁置就是好几个月,只能靠着边角料的限定剧情和小活动留人。或许有人会说,写剧情有什么难的?不就是造梦吗?非也,对于国乙来说,写剧情还真就是最难的一件事。

打个比方,主打换装的女性向游戏就很少会听到有产能低下的问题,像祖龙的《以闪亮之名》,20天一个新池子从不跳票。因为《以闪》主打的就是“卖衣服”,只要游戏内服装的技术力呈现能让玩家满意就可以了。虽然《以闪》也有主线和乙游元素,但大部分玩家并不care这些,所以《以闪》才能在保证20天一个新卡池的同时,一个来月就更新一次主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乙游是不一样的,卡面画得再精致,CV请得再牛,剧情始终是留住玩家的重要抓手。这就意味着剧情必须既要又要。

一般来说,乙游涉及剧情内容的地方包括,主线剧情、限定卡剧情、节日副本剧情这几块。主线剧情是最难写的,这也是大多数乙游宛如难产的原因。

主线,是玩家认识这个游戏世界的开始。为了做出区分度,也为了方便后续卖卡,大部分乙游并不满足于故事发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世界,而是需要加设定:这个世界或有自己的一套形式规则、或者主人公有不为人知的超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光与夜之恋》,五位男主属于不同种族阵营;《恋与深空》,则涉及到前世今生,轮回转世等。

伴随着女性意识的崛起,“女本位”思想的增强,乙游女主虽然只是个“皮套”,但大多数玩家仍旧希望游戏世界中的自己,有不逊色于男主的背景设定,这也在无形中给剧情创作上了难度。

当然这些其实对于有经验的项目组来说都还算是好解决的,“国乙法”的出现,玩家们层出不穷的雷点,导致项目组下笔艰难。

“像限定卡或者活动剧情算好写的”,一位乙游策划小A告诉预言家,“因为有一个大主题,而且可以设定一个新的时空或者副本,主控(游戏女主)就可以带上一些有个人特质的设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主线的时候,不可能说主控就是一个纯皮套,那样根本没有代入感。想有代入感,就需要一些细节的补充,让人相信她是真实存在的活生生的人,这样后面的故事才能成立。”小A说,她们在做主控人设时会加一些细节,让她看起来不那么“空”,但这种细节往往会成为翻车的根源。

“比如说我写一个女杀手,可能会给她加一点爱吃甜品或者喜欢小动物的设定,顺着这个逻辑走,就会涉及到具体哪种甜品和小动物。如果是我写,我就会设定的比较模糊,像是爱吃冰品,喜欢猫。但有些主笔就是会做得更细节,具体到哪种冰品哪种猫,这就会出问题。”

过分细节的设定,会让玩家怀疑“主控其实是项目组某人的皮套”,继而掀起一场“赛博抓小三”运动,《光夜》《深空》都曾被怀疑过女主是有原设的。

小A透露,游戏公司人员构成基本30岁以下,除了个别几个把关老师经验丰富之外,一些项目的主笔可能就是个经验1-3年、上大学时爱写网文的母胎单身。“很少有人能写出来自己从没经历过的事情,都是从过去的经验以及身边的生活中找灵感和设定”,小A觉得有时候这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一种无意识行为,“谁都知道玩家不好惹,谁会上赶着这么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猜测,像《深空》那个女主一周换不同味道的护手霜,就是在写剧情时特意用了这种在现实中根本不会存在的写法,“谁一口气买七只护手霜天天换啊,一看就是假的啊”,但这种夸张手法反倒被玩家认定是女主有原设的铁证。

“玩家妈妈总是对的,越解释她们越生气,不如直接滑跪。”

要圆世界观加设定别崩,要保证女主与男主们之间有互动,要端水还不能茶里茶气,还要保证玩家觉得主控“只是个皮套没有私设”,久而久之写主线变成一件受累不讨好的事情。

“反正就是左右为难,不更主线挨骂说只会推活动卖卡,更了主线也挨骂说有私设。”

说白了,就是玩家既想要与众不同的个性化又要“仅与我有关”的排他性,而靠人写的剧情很难满足这种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男友,到哪步了

那么这种既要又要的需求能被满足吗?靠人工是挺难做到,但AI确实可以实现,而且也确实有不少公司捕捉到了这些乙女玩家的需求,试图靠AI男友取代纸片老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作图 by娱乐资本论

“午夜狂暴哈士奇狗”与“DAN”的爱情故事,让AI恋人出了圈。午夜狂暴哈士奇狗通过给chatGPT输入提示词,获得了一个名为DAN的“男友”,而且经过一连串的调教之后,除了无法在现实中触摸到彼此,DAN和真人男友并无多大区别,会陪着哈士奇狗看日落,会给她妈妈打电话。这段人机恋,也吸引了不少网友拿着同款提示词去调教一个属于自己的AI男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年底,号称“叠纸前团队”的SleeplessAI游戏制作公司将AI与Web3结合,上线了《HIM》,一款乙女版链游。

和其他链游不同,《HIM》瞄准了女性市场,它提供了多达10位个性不同的虚拟男友供玩家选择,在AI驱动下,玩家发出的文字和图片都可以被男友理解并给出回应。和乙游的花钱买卡不一样,《HIM》提出“LOVE TO EARN”,玩家需要在游戏内的商店里为你的AI男友购买道具来培养升级。另外,《HIM》还有”选美“,玩家通过质押游戏治理代币“AI”为之投票获得人气,获胜者将获得更多加密资产奖励。

但《HIM》吸引到的女性玩家,首先是对Web3感兴趣的那群人。绝大部分有需求感情代偿需求的女性,一听到“上链”“代币”这类的字眼,就已经逃之夭夭了。

作为乙游大国的日本,则已经尝试把乙女游戏和AI结合在一起了。2022年Sony Music Solution在日本市场正式推出了AI乙女恋爱手游《束缚男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的大部分设定和普通乙女游戏无二,卖点是用聊天软件与游戏中的男友随时聊天,如果你不理他们,男友们还会主动来发消息。在当时的同类游戏中算是个突破,但每进行五次对话,AI就会进入4小时冷却期。想要快点和男友继续聊天,就需要付费解锁。

2023年9月上线的星野,主打虚拟社交,而且侧重于情感陪伴,也是目前最贴合“AI男友”概念的产品。

星野中的角色被称为“智能体”,从人设、性格,到外形、声线都由用户自己决定,因此也有人把这个过程称为“捏崽”。星野中的智能体,可以根据用户的信息做出不同反馈,而且千人千面,没有谁的崽和别人的一样。由AI驱动的他们还能做到真人做不到的24小时在线+秒回,内容走心绝不敷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预言家下载星野体验,首页有大量别人养好的智能体可供选择,也可以自己创造,而且你能选择是否公开。选好了心仪的智能体,就可以与它进行对话,预言家选了《原神》中的散兵,它的声音应该是散兵CV的采样,说短句时几可乱真,长句就有点不那么贴。

每个智能体都有属于自己的“许愿池”,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卡池,10连2000星钻,一星钻等于一分钱,而且首充有双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确实没啥人在星野里花钱

抽到的卡叫做星念,除了自己欣赏,还能够下载,以及设置为谈天背景。官方解释,星念系统相当于是AI虚拟人物的照片,但照片背面是用户与AI角色对话的故事线,相当于双方的“共同记忆”。

值得注意的是,“星念体系”还包含创作者激励,所有关联星念的交易中,该 AI 角色的创作者也就是“崽妈”都将享受一定比例的分红,这或许能够驱动创作者们做出更多不同样态性格的智能体,丰富星野社区的可选择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虽好,乙女玩家为何拒绝

最近半年,关于AI男友的报道层出不穷,也确实有一部分人加入到了调教AI男友的行列。但预言家进行小范围调查后发现,大部分乙女玩家对AI男友并不感冒。即使像星野这种,已经全方位向乙游看齐的,也不能吸引她们关注,这是为何?

“太粗糙了。”乙游玩家琳琳说,对于她而言,乙游是从视觉到听觉再到感觉的全方位满足,AI男友并不能让她在这三方面全得到满意。

哈士奇狗与DAN的故事她也知道,但根本没有任何尝试的冲动,“虽然纸片老公也摸不到,但至少有不同样子的卡面,DAN呢?”,至于已经推出许愿池系统的星野,琳琳也觉得星念的画工过于粗糙,且所谓的“共同回忆”对她来说毫无吸引力。

“我很短暂的体验过一下星野,很快跑路”,平时空闲时间不多的她没时间创建自己的智能体,就只能去链接别人的,一番对话下来总让她觉得怪怪的,“就是性格很扁平化,没有一种立体的人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预言家体验后也有同感,如果智能体在现实中有原设的话,体验会稍微好一些,角色更丰满,比如散兵,就保留了在《原神》中本来的设定,口嫌正直体的傲娇。没有原设的智能体,就会比较标签化。

琳琳举了个例子,她最早玩《光夜》的时候,最嫌弃的就是齐司礼,“嘴臭pua上司,我之前总黑他”,虽然主线推进,齐司礼身上的谜团一点点揭开,琳琳爱上了这个嘴硬心软的老狐狸;还有查理苏,一开始琳琳只觉得他是搞笑土狗,后来才知道他身上背负着的重担和故作潇洒的态度,于是“十分心疼,疯狂花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CV的问题。就像预言家体验过的,智能体长句说多了就会露馅,星野中的散兵再说“哈哈哈哈”这几个字的时候,那声线根本不是鹿喑(散兵CV)。

“总说CV再不努力就该被AI取代了,但真的全换成AI反而让人接受不了。”

当然不是所有乙游玩家都是为了获得恋爱代偿的,有些人就是爱抽卡,她们平时在互联网平台发声意愿不大,每次开了池子抽到卡就跑,既不看剧情也不听CV,只关注卡面精美与否。而且据预言家了解,这样的玩家并不在少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遗憾的是,AI男友也不能满足这些“爱抽卡人”的需求,当预言家把星野许愿池中的卡面以及收费标准发给一位抽卡爱好者看的时候,她表示,虽然卡池物价低,但这种质量的卡面除非白送,否则她绝不会抽。

“花大价钱找的画师画出来的卡面,和这种区别大多了,细节精致、整体的氛围,包括人物的表情,我花钱是为这些买单的。”

也有一些人,是坚定的AI拒绝党,AI提供的体验无论好坏,她们连试一试的心思都不会有。“也说不上来具体为什么不喜欢,但就是听到AI本能拒绝。”

另外预言家认为,虽说乙女玩家被认为有情感代偿的需求,但实际上她们也是想通过游戏获得一种不一样的人生体验。为什么说乙女游戏剧情重要,也正因为“剧情=另一段人生剧本”,但大多数的AI男友目前卖点就是个性化对话交流,实则不能完全覆盖“人生代偿”的需求。

市场是需要培养和教育的,虽然乙游玩家暂时对AI男友不感冒,预言家坚信未来乙游的突破口,一定是在AI方向,无论是解决产能问题,还是提供更多个性化+排他性的服务,都要靠AI来达成:

AI男友暂时革不了乙游的命,但乙游的未来一定和AI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