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直通《帮帮团》

近期,莆田涵江的陈女士反映,孩子瞒着大人把几千元的手机拿到一家二手手机店换了其它手机和现金。家长对孩子这样行为感到气愤的同时, 也不解这么大额的消费,店家为何没找家长确认?

01

11岁孩子向商家售卖五千元手机

今年3月份,陈女士给11岁的孩子小风买了一部iPhone15。6月初,小风拿着手机到一家名为青峰通讯的手机店,换了一台iPhone12pro和1000元现金。小风表示,之前把别人头盔弄坏了,对方索赔600元,他担心被家长批评,于是便想着拿手机换钱赔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从小风的讲述中,能够看出他对大额消费并没有概念,也不知此事的后果。陈女士表示,在反思对孩子的监管问题后,她也希望店家能够承担责任,给出说法和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大额消费需监护人确认

根据《民法典》,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小风11岁,属于法律规定中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店家也承认未向家长确认此次交易,鉴于此,律师认为此次交易不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11岁儿子擅自卖掉数千元手机,女子质疑商家:不用跟家长确认?

03

店家知晓相关法律规定 却因家长态度不愿解决

青峰通讯店的店家表示,这事之所以不解决,是因为陈女士到店沟通情绪激动,并在事后通过个人社交账号上发布内容,因此店家要求陈女士先道歉后协商其它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陈女士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当天,双方仍未协商一致。而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曾介入过协调,但调解未果。对此,陈女士也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律师 蔡思斌

01

从整体适应责任来说,二手交易商的责任更大,中间如果出现损失的话,那可能说主要的赔偿责任由销售商承担。

02

家长对于孩子教育有一定的疏忽,监护也有一定的疏忽,也要承担一小部分的责任。

05

不少商家通过长相判断交易主体是否为未成年

记者对几家二手手机门店进行走访,发现不少商家对未成年人大额消费的相关法律规定并不了解

没有规定说不能卖学生,家长肯定要跟他自己沟通好。

一个愿意卖,一个愿意买。

关键是没见过这么小的小孩来卖手机,有没有规定我们也不知道。

不少店员表示,面对未成年人消费,他们之所以会留心,更多担心手机来路不明,惹上麻烦。但如果遇到年龄比较大一些、长相成熟的未成年人,商家就不好把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6

涉及未成年人大额消费 商家应加强把关

经营者表示,根据经验,他们一般靠交易的金额或者价值来决定。当然,在走访过程中,也有商家对未成年人的消费会格外注意,尽量多询问、多查证。

店家

都要看身份证,如果没满18岁不管买还是卖,我们都要你打电话给你父母,一定要你们父母同意,然后签字。

《帮帮团》也提醒商家,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不要怕麻烦或者心存侥幸,自觉承担起经营责任,这样也能减少后续消费纠纷的产生。

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帮帮团》

每晚18:00-19:30播出,

敬请关注!

如需帮忙,

可拨打我们的栏目热线

0591-38280880

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