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3日,我国五名舰载机试飞员,冒着机毁人亡的巨大风险,成功将歼-15战机着陆在辽宁舰甲板上。

他们不仅是我们国家首批驾驶舰载机的精英飞行员,更是在航空领域里出类拔萃的试飞员。他们每天都在挑战生命的极限,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开拓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然而,如今12年过去了,这五人却有着不同经历。有的人被晋升少将军衔,指挥统率海军航空力量,保家卫国;而有的人却因保护民众而壮烈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其余三人如今又在做什么?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试飞员选拔苛刻·】——»

在航空领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工作就是与死神赛跑。他们就是试飞员,舰载机试飞员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每当一架新型战机诞生,他们就是第一个将其带上蓝天的人。他们的使命是什么?就是要在最危险的环境中,发现飞机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改进提供第一手资料。

殊不知,试飞员的工作,就是在刀尖上跳舞。他们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是生命中的最后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想看,当你坐进一架从未有人驾驶过的飞机驾驶舱,面对着一堆复杂的仪表和按钮,你会是兴奋?紧张?还是恐惧?对于试飞员来说,这些情绪都要被理性和责任感所压制。

然而,试飞员的工作远不止于此。他们还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冷静的判断力。

每一次试飞,都是对飞机性能的全面检验。从起飞到着陆,从低空到高空,从慢速到音速,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一个小小的疏忽,可能就会酿成大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因如此,试飞员的选拔异常严格。他们不仅要有过硬的飞行技术,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和过人的胆识。

2006年,在我国首批舰载机试飞员的选拔中,需要满足:35岁以下,飞行时间超过1000小时,至少飞过5个机种。这样的标准,足以淘汰99%的优秀飞行员

最终,有5名飞行员脱颖而出,他们就是戴明盟、徐汉军、孙政雄、魏红伟和卢志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明盟:开启航母战斗力·】——»

戴明盟可以说是我国舰载机飞行的先驱者和开拓者

1971年出生于重庆,1990年被海军航空兵力荐入伍。凭借过人的飞行天赋,他很快成为海空雄鹰团的王牌飞行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6年,戴明盟成为首批进入舰载机试飞组的飞行员之一。在漫长而艰苦的训练过程中,他展现出了过人的毅力和决心。

从滑跃起飞到极限训练,每一个动作他都要反复数千次,直到完全掌握要领。他的飞行技术最为精湛,总是第一个挑战最困难的科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2年11月23日,戴明盟成为首位在辽宁舰上成功阻拦着舰的舰载机飞行员。2013年,戴明盟全部通过航母资质认证,正式成为我国第一批舰载机飞行员。

戴明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国家和军队的高度肯定。同年,他被任命为我军第一支航母舰载机部队的副部队长,2015年又接任部队长一职,领导着我国航母舰载机部队的建设

2019年,这位“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被晋升为少将军衔,出任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司令员,指挥统率海军航空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汉军:航母雄师接班人·】——»

徐汉军与戴明盟有着不解之缘。两人同为海空雄鹰团出身,徐汉军比戴明盟小两岁,曾是后者的手下战士。

2012年11月23日,戴明盟第一个成功在辽宁舰上阻拦着舰,三个小时后,徐汉军紧随其后,成为第二位完成此项任务的飞行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一级飞行员张超在模拟着舰训练时遭遇操作系统故障,为了尽可能保住战机,错过了最佳跳伞时间,不幸牺牲。

为了振奋部队士气,徐汉军身先士卒,亲自驾机冲上云霄,在蓝天之巅向逝去的战友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徐汉军在戴明盟离任舰载机部队长一职后,成为部队的新一任领导。多年来,徐汉军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上,带领着部队不断壮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政雄:人才的铸造者·】——»

孙政雄的故事则更加独特。2012年11月23日,他驾驶歼-15成功在辽宁舰上阻拦着舰,成为第三位完成此项任务的飞行员

取得航母上舰资质后,他本可以继续留在部队,但孙政雄另有打算。当时,我国舰载机飞行员队伍正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大量优秀人才的加入。

孙政雄洞悉到这一点,主动要求转型成为飞行教官,专职培养舰载机飞行员。他成为了第一批教官之一,从无到有,带头探索舰载机飞行员培养体系的建设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开始,教案只有几张简单的纸页,内容单薄且不够系统

孙政雄带领团队废寝忘食,将教案一点点完善,编写出详尽的舰载机训练大纲、飞行员手册等教材,为科学规范的训练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确保每个飞行动作的精准度和安全性,他们还反复飞行实验,记录并验证相关数据。

凭借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孙政雄后来被提拔为舰载机训练基地副司令员,继续带领教官团队将舰载机人才培养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红伟:科班出身的尖兵·】——»

在五名首批舰载机飞行员中,魏红伟的背景最为特殊。他是西北工业大学与空军飞行研究院联合培养的首批科班出身试飞员

在进入试飞组之前,魏红伟就接受过两年的航空理论和实操训练,飞行经验达到了近千架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空军的尖子飞行员,魏红伟被抽调参加某新型飞机的试飞任务,表现优异。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很快进入状态,成为舰载机试飞组的中坚力量

2012年11月23日,魏红伟第四个完成在辽宁舰上的阻拦着舰,并于次年通过航母资质认证。

不过,他在取得资质后并未留在舰载机部队,而是主动要求调回空军试飞团,继续从事新机型的试飞工作。他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的蓝天贡献着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志永:谱写不朽篇章·】——»

在五名首批舰载机飞行员中,卢志永的经历最为曲折和悲壮

1976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他从小就怀抱着当飞行员的梦想。1994年才18岁的他就如愿以偿地加入了空军,后来还一路高升为新疆空军某团的大队长

进入舰载机试飞组后,卢志永的表现相对其他几人略显逊色,当时指挥部对他能否成功着舰也缺乏足够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位顽强拼搏的河北小伙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他成为了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成功在辽宁舰上阻拦着舰的飞行员

2013年,卢志永通过航母资质认证后,被调往空军试飞团,继续从事高风险的试飞工作。然而,2014年12月的一次试飞任务,却成为他生命的终点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卢志永与战友温智平驾驶歼轰-7A进行超低空高速突防试验。在一系列机动动作过后,飞机突然出现故障,情况危急异常。

此时,他们所处的位置正好是一片工厂区的上空,如果选择弹射逃生,坠毁的飞机很可能会落在工厂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避免更大的灾难发生,两人作出了令人痛心的决定:驾驶着失去控制的飞机飞离人口密集区,直到飞机在一处空旷农田上坠毁,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最后的牺牲

这位曾经被质疑的飞行员,用生命谱写了壮烈的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机着落航母困难·】——»

战斗机在航母上着陆是一项极其复杂和危险的任务,这从首批五名舰载机试飞员的经历中可以清晰地看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航母甲板是一个移动的平台。与陆地跑道不同,航母甲板随着海浪起伏而不断变化位置,这就要求飞行员具备极高的精准度和判断力。

他们需要在短短几秒钟内,将高速飞行的战机准确地降落在一个长度仅200多米的甲板上。而且舰载机着陆时需要使用阻拦索系统。

飞行员必须精确控制飞机的下降速度和角度,让尾钩准确勾住阻拦索。需要大量的练习和精湛的技术。就比如,戴明盟等人需要反复练习数千次才能掌握要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舰载机着陆时的速度很快,通常在200-300公里/小时左右

如此高速着陆在狭小的甲板上,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严重事故。这就是为什么会说试飞员的工作是在“在刀尖上跳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舰载机着陆还面临着复杂的气象条件。海上天气变幻莫测,强风、雾气、海浪等都会增加着陆的难度。这就要求飞行员具备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

舰载机着陆失败后的风险极高。如果无法成功着陆,飞行员可能需要紧急弹射或者尝试复飞。这些都是高风险的操作,需要飞行员有过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正是因为这些困难和挑战,舰载机飞行员的选拔才会如此严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批五名舰载机试飞员成功完成在辽宁舰上的阻拦着舰,标志着我国成功跨越了这一技术难关,为后续航母作战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们的成功,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卓越能力,更彰显了我国航空技术的巨大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从最初的无经验到后来的阵阵凯歌,首批舰载机飞行员们用顽强的毅力和大无畏的勇气,为我国航母战斗力的飞跃式发展贡献了宝贵的力量

他们在蓝天铺就的征途上,有人成为将星,有人永远定格在青春年华,但他们的名字都将永远被铭刻在祖国的丰功伟绩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向这些舰载机飞行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安全,用刀尖上的舞蹈谱就了民族复兴的荣光。

愿他们的事迹能永远激励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