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杨丽芳 张敏 毕璠

6月16日一大早,在湖北咸宁赤壁市赵李桥镇石人泉村,采购员黄维将刚收的菜送至村里的“客货邮供”综合服务点装筐。13时左右,蔬菜就能到达赤壁城区,当晚摆上酒店餐桌。

黄维是湖北农政供销联合社选驻石人泉村的农产品收货员,村民只要有代销的蔬菜瓜果,随时可通知他来上门收购,对照村里“客货邮供”服务点公示的农产品收购规格、标准和实时价格,现场结算。

“原来都是在街上卖,现在上门收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价格也公道。”村民肖运珍说,自“客货邮供”专线开通以来,方便了不少。

“客货邮供”专线司机沈斌清介绍,他驾驶的车辆是客货一体的车辆,前面坐乘客,后面货厢装货物,既满足日常客运,也保障了农村新鲜农产品及时运至城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客货邮供”公交车将站点收购的小批量农产品装筐送往城南客运站

“客货邮供”融合模式,开辟了农产品出村进城的绿色通道。这些从村民手中收购的农产品,经农政质检中心进行农残、添加剂等安全检测达标后,再根据订单进行统一分拣和包装,第一时间配送至酒店、商超、学校和老百姓的餐桌。

为促进城乡双向流通均衡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自去年6月起,赤壁市以补齐农产品上行短板为重点,统筹客、货、邮3种运力资源,在羊楼洞港小流域5个村试点推进“客货邮供”融合模式,实现全市运力资源互用互补,有效解决农村寄递需求分散,点多、面广、线路长,流量季节性变化大,配送成本难以降减问题。

赤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交通、供销、商务等部门支持配合,华顺公司、邮政公司、公交集团等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合作共建“客货邮供”综合服务平台。

赤壁市交通物流发展局局长赵睦介绍,华顺公司整合中通等8家社会快递品牌农村业务,负责村级“客货邮供”综合服务点建设管理;邮政公司负责村级“客货邮供”综合服务点的邮政业务投放;公交集团定制设有专用货舱、货柜、冷柜的新型城乡公交车,负责“客货邮供”综合服务的运力保障,共享站点资源、共用信息系统、规范服务流程、统一管理制度,实行共同运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人泉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

例如石人泉村引进的农政公司,作为农产品购销市场主体,在村级“客货邮供”综合服务点设置农产品上行专区,公示农产品收购规格标准和实时价格,以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为纽带,构建“产、购、运、销”一体化的农产品供应链。

为引导农户订单种植,农政公司在每个村选设了1名农产品采购员,在质量安全可溯源保障的前提下,对本村达标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同时,引进“赤壁礼物”和“湖北甄选”平台,为农产品供应链叠加电商服务功能,采用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方式,推广推销农产品。

因地制宜的“客货邮供”融合模式,集“方便、快捷、高效”优点于一体,既带动了物流、客流、资金流,又激活了农村的“闲余”资源,让老百姓手中的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去年6月至今年5月,羊楼洞5个村通过“客货邮供”综合服务平台,上行农产品共49000余斤,15户村民增收103278.25元,户均增收约6885元,月均户增约600元。公交公司和农政公司也相应增加了货运收益和销售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赤壁市寄递物流公共配送中心

赤壁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朱翔介绍,作为全省农村寄递物流助推农产品上行的21个试点地区之一,赤壁将充分运用农村“客货邮供”融合试点成果,以持续优化和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为重点,进一步做实做细做好农产品上行服务,助力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