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渝中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6月28日,渝中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抢抓全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机遇,以更高目标、更高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会上播放了渝中区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视频。该区聚焦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和要素保障环境,瞄准“同样条件成本低、同样成本服务好、同样服务机会多”的目标,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打造“宜商渝中”营商环境品牌。去年,区级各部门、单位创造示范、打造样板,涌现了一批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包括渝中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区供电公司“优化办电流程 提升电力接入服务”、渝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施‘惠企’‘强企’‘暖心’行动 全力助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渝中区表彰优化营商环境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主办方供图

随后,渝中区相关负责人宣读了关于表彰渝中区优化营商环境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对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组织部、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宣传部等50个先进集体,以及100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企业代表、营商环境观察员监督员代表、商会代表等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此外,渝中区和锦江区签订了人才交流合作协议和政务服务合作协议,将进一步促进两地深化全方位交流合作,为渝中区和锦江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愿以“宜商锦渝”为牵引,协同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要素资源互融互通。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按照数字赋能、改革集成工作思路,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争取更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在渝中、锦江投资布局,真正让资金、技术、人才、服务等各类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高效配置,不断提升两地合作质效。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是经济软实力、区域竞争力、市场源动力的具体体现。据悉,2023年渝中区共计新增经营主体20119户,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5.51%,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2万户;2024年1-5月新增经营主体8167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全市第一。营商环境优化工作获得重庆市政府2023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激励通报。

“全区上下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事关‘国之大者’的战略任务,作为事关企业、群众‘民之要事’的战略举措,作为事关渝中长远发展的战略机遇抓紧抓实抓好,扎实推动区委、区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部署落地见效,让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渝中的‘最亮名片’和‘金字招牌’。”渝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锚定重庆母城、都市极核、品质半岛、首善之区“四大定位”,围绕国家战略叠加、都市中心、开放窗口、山水人文、现代服务业引领、综合配套、创业成本、创新潜力“八大优势”,巩固拓展既有优势、开辟塑造新优势,加快推动营商环境从“1.0版本”向“N.0”版本迭代升级,凸显“宜商渝中”品牌辨识度。(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