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7日,作为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主题为“深化产教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侨界数字经济产业科创联盟第四期大讲堂在中国证券博物馆举行。

会上,上海市普陀区中教科产教融合研究院院长王晓刚围绕“数字化赋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助推新质生产力”,全国劳模、上海市技师协会会长徐小平围绕“大国工匠与工匠精神”发表主旨演讲。

随后,围绕“新时期大国工匠精神驱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话题,来自学术界、企业界、教育界人士展开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大家认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涌现,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产业形态不断涌现,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产教融合也迫切需要数字化赋能,围绕产业链和教育链,搭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数字化平台。这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具备扎实专业技能的人才,更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上海市海外经济技术促进会会长、侨界数字经济产业科创联盟理事长张礼立博士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找到培养高层次制造业人才培养之道,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本期大讲堂还启动了《国际数字之都》系列丛书第4册——“新质生产力与产教融合”的内容编著。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海外经济技术促进会主办,虹口区侨联和中国证券博物馆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