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消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李鹏新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李鹏新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鹏新图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公开简历显示,李鹏新1977年参加工作后曾长期在青海任职,他从青海省德令哈农场中学一名教师干起,到2005年8月时已经担任青海省委常委等职,此后还曾担任青海省委政法委书记。

2011年10月,李鹏新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16年10月,开始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此后又担任过自治区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直至2021年卸任。

本月1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了李鹏新被“双开”的消息,其中提到李鹏新贪婪无度,政商勾连,大搞新型腐败,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矿产开发、企业经营、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牟利,并非法收受股权股份等巨额财物。

红星新闻注意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去年发布的“2023年度十大反腐热词”中,就包括“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指腐败手段较传统腐败、显性腐败呈现隐形变异、翻新升级的特点,如通过“影子公司”“影子股东”“虚假交易”“期权腐败”“政商旋转门”等方式掩盖权钱交易,手段更趋隐蔽,发现和查处难度加大。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文章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坚决查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零容忍态度,不断创新反腐思路,通过健全部门协作配合机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等不断加大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查处力度,形成有力震慑。

除了李鹏新外,此前被查的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捍东也曾被指大搞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今年2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了其被开除党籍的消息,其中称刘捍东“既想当官又想发财,与不法商人勾肩搭背、沆瀣一气,大搞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土地出让、企业经营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实习生 郑顺顺

编辑张寻 责编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