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赤峰博物馆馆内展品。人民网 高清扬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赤峰博物馆馆内展品。人民网 高清扬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赤峰博物馆馆内展品。人民网 高清扬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赤峰博物馆馆内展品。人民网 高清扬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赤峰博物馆馆内展品。人民网 高清扬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赤峰博物馆馆内展品。人民网 高清扬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赤峰博物馆馆内展品。人民网 高清扬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赤峰博物馆馆内展品。人民网 高清扬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赤峰博物馆。人民网 高清扬摄

人民网赤峰6月28日电 (高清扬)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近日,“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博物院赤峰博物馆馆区,“零距离”感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博物馆通过现有的四个基本陈列展厅“日出红山”“古韵青铜”“契丹华韵”“和同一家”,分别展示了赤峰的史前文化、草原青铜文化、辽文化以及元明清时期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

据介绍,除展览外,赤峰市还依托博物馆文化阵地,不定期举办“玉出红山”“龙乡寻龙”“博物馆奇妙夜”等宣教活动,让群众在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赤峰博物院副院长秦博表示,下一步,赤峰市将充分利用文物当代价值,着力讲好文化故事,把中华文化、北疆文化的丰富内涵展示出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鲜明体现出来,让文物和文化在新的征途上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