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打雷军掀起新能源汽车老总的直播潮后,中国汽车的主流销售模式也在发生变化。

上个月,传统车企长城高调宣布,首批33家直营店将在17个城市同步开业。

另一方面,向来以保值著称的丰田,竟然在618期间做起了“骨折价”活动,卡罗拉限时售价7.98万元起,直接对标性价比之王比亚迪。

其实,自打特斯拉在2013年首次在中国落户直营店开始,中国的汽车营销模式就在发生改变。

比如造车新势力的“蔚小理”,就是全面“直营”,说誓要革汽车经销的“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直销模式面前,传统燃油车的4S店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被压缩了利润和形式。

所以从去年开始,市场上就掀起了4S店闭店潮。

而到了今年,随着比亚迪等车企开启了越发凶猛的价格战,4S已经不仅仅是闭店,更是会跑路了。

上个月,河南鹤壁的一家4S店就突然关门,众多车主表示,他们缴纳的保证金无法退还,其项目金额涉及1000名车主。

过去我们听说过健身房跑路、理发店跑路,很多顾客亏了卡上的几百几千块钱,心想自认倒霉,也就算了。

但4S店的保证金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而在今年年初,广东永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80余家4S店则是直接被查封,包括问界、埃安、路特斯、领克4S店所有展车,一夜之间被银行全部拉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少已经付款的车主,头一次碰到了“烂尾车”的情况。

除此之外,不少4S店的员工也被曝出拖欠工资多月。

汽车直营店,还打起了价格战,在此情况下,众多4S的经销商进退两难,“跑路”已经成了一种避免扩大亏损的方式。

因为4S店的建店费用不菲,一般大型合资车企的4S店光建店投入就要达到3000万左右。

门店如果正常闭店清退,损失可能高达上千万元。

此外,4S店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一家店有几十上百名员工,如果按人均年薪10万计算,每人的赔偿款就是几十万元,加起来更是巨额数字,经销商根本承受不起。

所以干脆选择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调查报告,2023年,全国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经销商仅占27.3%,经销商亏损比例高达43.5%。

以龙头的中升集团为例,2023年获利下降24.70%;美东汽车、永达汽车、百得利控股,降幅更是超过60%!

所以在6月25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长刘英姿就表示,今年以来,广大汽车经销商在汽车价格倒挂、品牌销量下滑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企业经营面临巨大的压力,焦虑情绪持续蔓延。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5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2%,上升2.8个百分点,位于警戒线以上,经销商库存压力较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价格战”的加剧,4S店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资金和运营压力也随之增大,部分经销商的库存深度甚至高达3个月。

由于资金周转困难,不少4S店甚至选择亏钱卖车。

而且,就连豪华市场的保时捷、奔驰、奥迪也不例外。

作为传统A的性价比之王——奥迪A4L,目前的4S店最高优惠幅度甚至可以达到12万,最低起售价格仅为21万!

BB

“现在市场太难了,豪华品牌也挺不住了,甚至都开始5折促销,我们的日子更难上加难。”

一名成都的汽车经销商吐槽,“现在店里卖车根本不赚钱,甚至浮亏,但若退网损失更大,现在是亏也亏不起、退也退不掉,痛苦啊。”

此外,奔驰的纯电动车EQ系列,也让经销商陷入严重亏损。

比如EQ这款47.8万元起步价的纯电动车,实际售价已降到20万出头,这在奔驰全系列车型中,也是前所未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奔驰还高一个档次的保时捷,进入中国20多年来,一直是富裕阶层的象征,也向来都是高溢价、不愁卖。

但今年,保时捷的经销商已经和总部吵起来了,他们以停止进车为要挟,要求保时捷总部给到新车促销的补贴,同时更换相关高管。

头部尚且如此,小店又何以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未来4S店又将何去何从呢?

从新能源的销售模式变革看,随着中间消费环节的缩短,4S店的消亡,几乎是大势所趋。

但对于厂商来说,4S店依然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利益链条。

这就要牵涉到4S店为什么会兴起的问题。

过去,汽车厂商的主要投入都放在了研发、制造汽车上,销售上很难拿出钱去投资直营,招聘销售。

而且一旦终端销售出现问题,就是对品牌形象的整体打击。

比如比亚迪4S店失火,就可以归咎于4S店的操作不当,装修不行。

但总部直营店起火,对于企业的商誉来说,则是巨大的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汽车厂商依赖4S店,很大程度上也是想把风险转移给经销商。

一方面,个别经销商出现问题了,也不影响全盘。

另一方面,由于经销商的存在,厂商的物流成本可以节省很大一笔费用——把车送到统一地点,比挨家挨户送要省很多钱。

这就是大多数汽车厂商都不直销的原因。

但在价格战之下,经销商的利益怎么保护,也是问题。

特别是以销售传统燃油车为主的经销商,在近年来,普遍承受销售点分布过密、厂家脱离实际的销售政策、不合理的压库和搭售要求,盈利能力大幅降低。

像保时捷这样的“逼宫”现象,也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无相君看来,未来的4S店想要活着,可能就要向“综合大卖场”的形式转型。

把各家的车都放在一起卖,像超市购物那样,以市场为导向,分摊风险,增加营收。

但在此之前,经销商跑路,4S店闭店的现象,肯定还会持续漫长的时间。

作为消费者,要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