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为什么会把幼崽踢出窝?农村的老人都说,掉下窝的燕子千万不要用手捡,因为幼燕一旦沾染了陌生的气息,就会被其他燕子排斥、驱逐,甚至直接啄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燕子不入愁门屋”这是老一辈人常说的话,燕子是祥鸟,传言能够给人带来幸运,还能分辨每家每户的状况,它们只会在富裕的家庭中筑巢生活。

燕子每年春天开始新一轮的筑巢和生育,所以每逢春天的时候,总能听到小燕子叽叽喳喳的叫声。

筑巢的过程十分辛苦,每天在田地和家中忘返,他们需要搭建一个安全舒适,并且足够小燕子生活的巢穴,它们一次能有5个左右,有时候“超生”的话,巢穴就不够幼燕住。

所以基本上每年燕子都需要将旧巢穴加固,重新筑一遍,这个过程完成后,才能安全在窝中哺乳这些幼燕成长。

随着幼燕一个个破壳,燕子就需要外出觅食喂养它们,但总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食物还不够幼燕吃,所以作为它们的父母,燕子只能一趟一趟去寻找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幼燕内部也会有争斗,幼燕多食物少,此时大自然优胜略汰规则就体现了出来,一些强壮的燕子出生后就有意识争抢食物,一些体弱的可能吃不到足够的食物。

并且更糟糕的是,小燕子还很不安分,有时候可能不小心就掉下窝了,也有可能是被其他小燕子挤了下来,当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不能去触碰,因为很可能不经意的举动会让燕子彻底被抛弃。

因为燕子的嗅觉是很灵敏的,如果是人类将小燕子放进燕窝,燕子父母回来后将小燕子则彻底抛弃掉,所以还是要尊重大自然的规则,不能好心办坏事。

当燕子父母回巢后,听到地上幼鸟的叫声会先确认是不是自己的孩子,随后才会将其带回家,继续照顾它们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燕子的孩子长大过程很短暂,仅仅需要两周羽翼就差不多丰满了,这个时期幼燕已经可以自由活动,就算掉下巢穴也有了一定的生存能力。

幼燕越来越大,他们的胃口也越来越大,渐渐燕子父母就有点力不从心,没多久燕子父母就要交幼燕飞行,这个过程对燕子来说还比较简单。

刚开始燕子父母会带着孩子进行短暂飞行,了解周围的环境,随后才会进行回巢训练,因为小燕子的方向感还比较模糊,需要多次训练,他们才能完全掌握回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幼燕大部分都能完全健康长大,失去生命的大多是体质不太好,受到寄生虫的影响无法存活,或者因为意外掉落巢穴没有及时被燕子父母发觉的,这些只是少数。

燕子是一种胆小的生物,如果巢穴被毁,它们就不会再回来筑巢,所以如果想要燕子继续筑巢的话,不能破坏它原本的巢穴。

当幼燕掉下来后,也不能随意触碰,不仅是对燕子的保护,同样也是对人类自己的保护,因为小燕子身上会有寄生虫和细菌之类的,这些也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

如果想要掉下的小燕子活下来,可以每天喂它点食物,让它有力气发出声音,燕子的父母听到孩子的声音就会赶来将孩子带回巢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