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成效。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山东省现有盐碱地近900万亩,改造利用潜力很大,是增产增收的“后备粮仓”。山东充分利用盐碱地这一大资源,助力我省实现耕地总量“三连增”,推广耐盐碱良种,因地制宜发展盐碱地特色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近5年新增耕地24.36万亩

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孟庆峰介绍,2009年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至今,全省1039.67万亩裸土地、其他草地、沙地、盐碱地等未利用土地已开发为农用地793.67万亩,其中开发为耕地156.46万亩,占比19.71%。

近期,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利用全国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分析了山东近5年来的新增耕地情况。结果显示,全省共增加了24.36万亩补充耕地指标,其中来源于盐碱地14.16万亩、其他草地8.64万亩、裸土地1.36万亩、沙地0.19万亩,盐碱地占比达58.13%,为山东省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实现耕地总量“三连增”作出了重要贡献。

推广耐盐碱良种,新增经济效益2亿元

近年来,山东聚焦生物育种,成立盐碱地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筛选培育小麦、大豆、水稻、高粱等耐盐碱新品种(系),推广面积80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2亿元。其中,耐盐碱大豆“齐黄34”亩产达302.6公斤,“济麦60”在3.3‰盐碱地平均亩产达到511.9公斤,多次打破中度盐碱地小麦高产纪录。

同时,发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作用,汇聚全国优势创新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试验示范推广。目前,已建成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库,搜集保存耐盐碱粮食、油料、牧草、药用植物等种质资源3.5万份;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耐盐碱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扎实推进耐盐碱玉米展示示范、耐盐碱花生筛选评价工作,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55个。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充分释放盐碱地增产潜力

近年来,山东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实际,大力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充分释放盐碱地的土地产出效率,提升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增量空间。特色种植方面,东营市垦利区在含盐量4‰-6‰的盐碱地上发展肉苁蓉产业,亩均产量达到921公斤,亩均收益达4000元;畜牧养殖方面,潍坊胜伟集团探索盐碱地肉牛全链条发展模式,改良后每亩盐碱地所产草饲量可养殖10头碱地黑牛,亩产效益达3万元;水产养殖方面,博兴县摸索出“上粮下渔”模式,累计开发治理盐碱地12万亩,建造鱼塘6万亩,发展成为以南美白对虾、加州鲈鱼等品种为主的水产养殖特色区,成为“台上囤粮田、池内囤鱼虾”的聚宝盆。设施农业方面,寿光北部地区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通过引入无土栽培种植技术培育西红柿,一年两茬亩产可达1.8-2万公斤,解决了盐碱地不能种菜难题。目前,全省涉及盐碱地区域池塘养殖面积约200万亩,水产养殖产量180万吨,渔业产值超470亿元,罗布麻、中国柽柳等强耐盐碱植物种植面积发展到20万亩。

同时,强化龙头带动,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和农户的带动作用,加速推进产业模式由“单一产品”向“全产业链”转变。比如,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立足盐碱地小麦产业发展,在省内外建设优质小麦种植基地270万亩,带动35万户农民年增收5.1亿元。强化品牌建设,培育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大米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其中,黄河口大闸蟹连续三届蝉联“中国十大名蟹”,成为盐碱地产业融合发展的亮丽名片。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