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田甜 枣庄报道

28日上午,2023年枣庄市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枣庄市共联网企业275家,其中废气企业158家、废水企业及污水处理厂148家,全市重点排污单位联网率达到99%。枣庄市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准确率为99.58%,有效传输率为99.3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省枣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务与纪检室主任徐海峰介绍,近年来,枣庄生态环境系统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不断强化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持续提高环境监测的科学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一下全市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情况:

一是自动监测能力建设情况:主要涉及环境空气、水质、固定污染源的监测。其中环境空气设有86个自动监测站点,包括6个国控站、9个省控站、65个乡镇站、1个超级站、1个交通站和4个工业园区站,监测指标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一氧化碳、PM10、PM2.5、116种挥发性有机物,大气颗粒物中阴阳离子组分、重金属、有机碳和元素碳等项目。

水质自动监测站18个,包括6个国控站、10个省控站、2个市控站,点位覆盖全市主要河流。监测指标为pH值、溶解氧、电导率、浊度、流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等。

固定污染源监测:2024年对全市重点排污单位和排污许可重点监管企业开展全面排查,有序推进污染源监控设备联网工作,确保重点排污单位自动在线监控设备“应装尽装、应联尽联”。截至目前,枣庄市共联网企业275家,其中废气企业158家、废水企业及污水处理厂148家,全市重点排污单位联网率达到99%。枣庄市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准确率为99.58%,有效传输率为99.37%。

二是县级监测能力建设情况:枣庄市共有6个县级生态环境监控中心,正科级建制,现有137人。自监测、监察垂直管理改革以来,针对县级监测机构人员少、设备落后、监测能力弱、资金保障不足等困境,将对“监测监控”的保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努力破解“人、财、物”难题,规范建立“建、用、考”体系,现6个县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全部取得CMA证书,认证领域覆盖水、气、声、生物等监测类别。

三是驻市中心监测能力建设情况:山东省枣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编制42人,自1996年起一直持有CMA资质。现持证方法数量253个,具备环境空气和废气、水和废水(含降水)、噪声、土壤、生物、固体废物、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领域的监测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是社会化检测机构情况:本市辖区内现有社会化监测机构13家,通过CMA资质监测项目除海水外基本覆盖生态环境监测所有大类。2023年,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场监管局印发《枣庄市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同时编制《监管办法》的相关政策解读和一图读懂,在生态环境局官网发布,进一步规范了辖区内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健康发展,提高社会化监测机构出具监测数据的权威性、公正性、科学性和可溯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