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江津区召开“行走的思政课”新闻发布会,发布9大主题课程和师资建设、市场服务等情况,进一步引导各部门、镇(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行走的思政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闻发布活动现场

发言人:

黄 艳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政府新闻办主任

刘 祥 区教委副主任

胡 兰 区委党校副校长

杨爱梅 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持人:

黄 艳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政府新闻办主任

江津区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相关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政府新闻办主任黄艳介绍相关情况

一、为什么要改革创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做出重要指示,“思政课建设关系千秋伟业后继有人,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曾深刻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

如何做好思政课,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行走的思政课”在行走的“大熔炉”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最具有操作性、灵活性的活动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可观、可感、可悟。通过“行政的思政课”,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和大中小学生走出单位、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走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园区生活区,去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体悟中国式现代化彰显的独特优势,直接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亲眼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辉煌,有利于加深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5日,“探寻聂帅足迹 走进红色吴滩”江津区行走的思政课区级示范课走进聂帅家乡吴滩镇。

我区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去年以来,按照区委要求,区委宣传部积极围绕培育时代新人目标,积极打造密切结合江津实际的“行走的思政课”主题课程体系,探索引入市场主体开展全过程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2024年,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列入了15个区级重点改革项目之一,对改革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全区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和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会部署。区委宣传部将进一步深化“行走的思政课”挨个创新,在全区面上普及开展,提升频率和质量,营造浓厚氛围,为重点打造“一枢纽三高地”,切实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展现江津新担当新作为,凝聚起更加磅礴的精神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5日,“行走的思政课” 走进重庆枢纽港产业园 。

二、不断完善紧密结合江津实际、服务中心工作的“行走的思政课”工作体系

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央、市委、区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今年以来,区委宣传部对“行走的思政课”进行了系列改革创新探索。

一是统筹师资力量。区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区委党校、区教委、团区委、区融媒体中心、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业务骨干组成课题组,联合开展”行政的思政课”课程开发,规范课程主题、理论导入、实地讲解、总结提升等各个环节文本,不但确保按照工作实际进展实时更新文本内容,也能确保相关实地教学点讲解与课程主题紧密配合,提升效果。

二是完善课程体系。深挖江津厚重历史人文和时代发展特征,形成了爱国主义、人文江津、工业科技、开放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榜样同行、厚道江津人、国防安全等9大类主题课程,包含30余条实地教学线路。目前,区委宣传部已开展了多场次示范课,反响良好。

如“人文江津”主题课程通过走访了解我区丰厚的文化技艺、历史文脉、遗址遗迹,感悟“大江要津 人文荟萃”,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激发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热情动力。“开放发展”主题课程通过走进枢纽港产业园港口、物流枢纽、展示中心现场实地教学,了解我区开放通道建设拓展、开放平台发展完善、开放型经济迅速壮大的最新情况,感悟感知江津区深入实施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建设成效成果,启发如何结合本职工作服务主枢纽建设。“社会治理”主题课程通过近距离观察感受鼎山、圣泉、双福等基层治理的自治、法治、德治,思考如何绕政策宣传、环境卫生、安全巡逻、志愿服务等方面,参与基层社区服务和社会治理实践。“榜样同行”主题课程通过寻访我区老英雄、老战士、功勋军人、道德模范、感动人物、最美人物、劳动模范、身边好人、岗位标兵等先进典型和榜样人物,听榜样故事、与榜样对话,走进感受榜样的工作生活,深入学习感悟先进典型的“平凡”与“不凡”,激发“学榜样、做榜样”的精神动力。“厚道江津人”主题课程通过学习聂荣臻元帅、红色掌柜肖林、反坦克英雄谭炳云等“厚道江津人”典型代表的故事,以及身边“厚道江津人”的事迹,引导带动广大干部群众以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争做“厚道江津人”, 积极营造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社会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区委宣传部机关党支部和2023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丁文启及家人在四屏镇插旗山,开展“榜样同行•行走的思政课”示范课。记者 胡波 摄

三是拓展受众范围。目前我们“行政的思政课”主题课程体系,区委宣传部、区委党校负责以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为主开展。区教委、团区委负责进一步深化课程开发,发挥思政课教师资源优势,推出适合不同学生年龄的分众化课程版本,不断拓展“行走的思政课”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是引入市场主体。“行走的思政课”涉及主讲老师、点位讲解员以及出行服务等方面。为了方便各单位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我们探索引入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为市场主体,采用项目化组建教学团队、专业化保障后勤服务的方式,将成熟精品线路打造为“课程包”,单位或学校可以用购买服务的方式“点单”,由市场主体组织实施,避免了各单位采用行政方式区联系不到位的困难。目前,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首批打造的精品“课程包”包含了人文江津、开放发展、社会治理、榜样同行、厚道江津人5个精品课程,可以实现“点单”购买。下一步,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将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打造更多精品“课程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布会现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讲师队伍建设。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配合,我们将在各单位遴选理想信念坚定、理论素养过硬、授课能力强、热心思政教育工作的工作人员,充实“行走的思政课”讲师和现场点位讲解员队伍,开展培训、下达任务,并在市场化服务中给予应有的劳务报酬。通过稳定团队,持续开发和更新课程,加强主讲教师和点位讲解员之间的磨合衔接,确保课程组织更加科学合理。

二是加强统筹组织。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要将“行走的思政课”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来统筹谋划,围绕单位实际、行业特点、地域特色,结合已有课程资源,可以自主开发对接,也可以购买服务,与党员教育、廉政教育、职工教育,党支部(党小组)活动、工会活动、团队活动等方式结合,原则上每年度至少开展1次,让干部职工“行走”在基层、“行走”在一线,思想上常受教育,精神上常有收获。

三是突出重点开展。区委宣传部将联合区教委、团区委,突出青少年这个重点群体,认真贯彻《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将“行走的思政课”工作纳入各学校年度德育工作要点和日常教学计划,结合在津高校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一体化建设,策划开展一系列“行走的思政课”教学,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问答互动

问题一:区委党校今后如何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助力全区“行走的思政课”高质量开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区委党校副校长胡兰介绍相关情况

区委党校副校长胡兰:区委党校今后将持续与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积极联动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课程优势和资源优势,高质量打造、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

一是选优配强师资队伍。党校将组织、培养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加入到“行走的思政课”的教学团队中,深入开展示范课、汇报课等教研活动;同时,持续与相关单位深度协作,加强讲解人员培训,提高课程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是深入挖掘本地资源。党校将坚持开展实地调研,深度挖掘、整合我区丰富资源,除了现有我校打造的4堂“行走的思政课”主题课程之外,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党性教育、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法治建设等为重点领域,提质增效建设一批既体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实践又具有江津特色的现场教学点,连点成线、串珠成链,开发设计更多更优质的精品课程路线。目前,区委党校已经以此为载体,承办了来自贵州赤水、湖南湘潭、云南德宏等异地现场教学,已经逐步打造成为区域性党性教育基地。

三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党校将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在加强课程理论深度的同时,综合运用案例式、访谈式、互动式、体验式等多种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生动性。让学员们通过身临其境感受、身处实地学习,进一步感知时代脉搏、厚植家国情怀、增强能力素养,凝聚推进现代化新江津建设的精神力量和思想共识。

问题二:区教委如何开展好青少年学生群体“行走的思政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区教委副主任刘祥介绍相关情况

区教委副主任刘祥:区教委下一步将更加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情感与理性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实践,使思政教育更加生动、立体和深刻,具体来说有以下三方面计划:

一是主题引领与任务驱动相结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思政课程主题,如以爱国主义、工业科技、乡村振兴、榜样同行、国防安全等主题,通过设定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行走的过程中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政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相结合。通过区委宣传部的统筹,区教委将联合团区委、区文化旅游委、区融媒体中心等部门,在现有“行走的思政课”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开发针对学生群体的特色课程。充分利用江津区的资源优势,如历史文化遗址、企业、社区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学习场所,共同开发思政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三是实践探索与互动体验相结合。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更加注重实践探索,如组织青少年走进江津综合保税区、博物馆、诗书画院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遗址遗迹等第一线,让青少年“行走”在基层、“行走”在一线,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效果。

问题三:作为市场主体,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将如何提升“行走的思政课”的运营、维护、服务等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爱梅介绍相关情况

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爱梅:作为江津区重点国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很荣幸具体执行“行走的思政课”这项区级重点改革项目。为了让“行走的思政课”更具有操作性、灵活性,在行走中可观、可感、可悟,在行走的“大熔炉”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们会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在宣传部的指导下,倾力打造精品“课程包”。第一批打造的精品“课程包”包含了人文江津、开放发展、社会治理、榜样同行、厚道江津人5个精品课程,下一步,我们将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打造更多精品“课程包”。我们也会围绕各单位实际、行业特点、地域特色,结合已有课程资源,进行个性化设置。

二是不断提升讲师、解说队伍建设。目前,已经在各单位遴选出了理想信念坚定、理论素养过硬、授课能力强、热心思政教育的讲师、解说人员充实在了“行走的思政课”队伍中,课程主题、理论导入、实地讲解、总结提升等各个环节文本已经过审核,下一步,我们会根据工作实际进展实时更新文本内容,确保相关实地教学点讲解与课程主题紧密配合,提升效果。并会常态化开展培训,持续开发和更新课程,确保课程组织更加科学合理。

三是成立宣传组,让“行走的思政课”更大范围、更深入、更常态化地发挥作用。我们会对每一场“行走的思政课”进行全程录像、拍照和全平台宣传,参与单位可根据每一场“行走的思政课”的重点内容、同事间的讨论、感悟进行进一步学习,也可将视频、文图进行转发,让“行走的思政课”更大范围、更深入、更常态化地发挥作用。

四是成立服务组,服务每一场“行走的思政课”。车辆安排、工作餐安排、保险购买、安全维护以及特殊需求等等我们都会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贴心服务。高标准、严要求服务好每一场“行走的思政课”,这是我们的工作宗旨,也是我们文传公司的国企担当。

回看发布会直播

全媒体记者:钟尧 通讯员:陈翔宇

编辑:陈柳颖 编审:吴 刚

值班副总编辑:涂 鹏

总编辑:罗玉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