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函

赏阳澄美景、品特色湖鲜、喝醇香村咖……这个“五一”假期,昆山巴城镇东阳澄湖村迎来大批游客,村党总支书记张传军感到“越忙越开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自2022年到东阳澄湖村任职起,张传军带领村两委班子,实干担当,创新作为,奋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昆山样板”。大闸蟹销售迎来创业热潮、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起势、“美丽庭院”接待八方来客……如今的东阳澄湖村,正立足自然禀赋,巩固“农业强”的基础、展现“农村美”的成果、提升“农民富”的指数,共同描绘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精妙落笔

绘就生态优美“田园画”

初夏时节,行走在东阳澄湖村的乡道上,空气中混合着沁人心脾的花香,一栋栋农民别墅分外醒目,门前河流鱼翔浅底,屋后花海缤纷起伏,一幅新时代现代化“岸芷汀兰”宜居乡村新画卷跃然眼前。

近年来,巴城紧紧围绕康居村庄建设工程,开展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工作,优化村庄布局、健全服务设施、深挖水乡内涵,然而2022年5月,刚调任到东阳澄湖村的张传军,就遇到如何把“规划图”变为“施工图”的难题。

“我家附近不许种草、种树,夏天虫子多得不得了!”“挡光照,挡风水,不能种!”“以后家前屋后落叶太多,清扫太麻烦。”……听说村庄配套绿化提升要到村民自家门前屋后,大家意见纷纷。“村里一般家里都是阿婆说了算,要啃下‘硬骨头’,必须先走进她们的心里。”张传军说,东阳澄湖村三湖环抱,有12个自然村,村民约2300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但农房翻建前的村庄给人的印象还是瓜棚豆架、羊肠小道,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对村庄的整体发展规划存在着不理解和不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中的张传军。  东阳澄湖村供图

练好“铁脚板”是张传军破局的钥匙,为此,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当好宣讲员,积极向村民宣讲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做老百姓的“政策通”;当好协调员,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主动做好矛盾排查调处,突破重点户;当好管理员,跟工程队商讨选种“冬落叶、夏满荫”的树木,实现庭院洁化、村落净化。

经过不懈努力,村民的积极性上来了,工程推进也越来越有序。如今,东阳澄湖村新增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添置绿化护栏3000米,家家花草繁盛,户户绿树成荫,费家浜、石家浜2个自然村正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南村、荷花浜等5个自然村创成特色康居乡村,不仅定格了一幅生态优美的“田园画”,还精炼出一本村庄环境治理的“好教材”。村集体先后荣获“中国幸福村”、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省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称号。

精神引领

倾心服务群众“零死角”

一方水土,孕育一种精气神。村居环境变好,精神面貌也一定要跟上。东阳澄湖村是英雄航天员费俊龙的家乡,为推动奋进拼搏的“红色力量”直抵人心,张传军从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航天精神开始索骥,深挖惠民服务新路径,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在东阳澄湖村费家浜自然村,一辆银白色公交车载着乘客,行驶在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上。这辆公交车从巴城客运站出发,途经费家浜,每日行驶3趟,票价1元,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20分钟就能从村里到镇上。村民费芳芳表示,自从通车后,村上老人去镇上方便又安全,还不用日晒雨淋,舒服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传军(右二)走访企业调研。  东阳澄湖村供图

这辆让村民实现“抬脚就进镇”的公交车,得益于东阳澄湖村党员、村干部在今年春节期间开展的一次走访慰问。针对费家浜村民反映的“出行难”问题,张传军拿出笔记本,逐一记下群众诉求。在慰问结束后立即和村干部到村里实地走访和勘测线路,与村民进行广泛沟通,收集意见和建议。同时,还与公交公司、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多部门反复协调沟通。“当时通车的最大问题是,村里道路狭窄,两车相遇错车难,为此我们专门修建了多个会车点。”张传军说。最终,历经仅一个月,费家浜正式开通公交车,切实打通服务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实笃笃的民心工程,带来的是民生福祉的提升,张传军还从村庄名片中不断丰富党建特质,绽放出新的生命力。近年来,东阳澄湖村党总支持续擦亮“湖天e色”党建品牌,创新实施“3-6-0”工作体系,即紧紧围绕红色引擎强引领、战斗堡垒强实践、先锋模范强奉献“三强”目标,全力促进精神美、产业美、生态美、乡风美、身心美、文化美“六美”成效,倾情营造关心关爱服务群众“零死角”工作格局。

激活动能

擦亮“一只蟹”金字招牌

村庄想发展,经济是命脉。东阳澄湖村历来盛产大闸蟹、清水虾等水产品,约80%的农户从事大闸蟹销售、农家乐经营,如何通过资源整合深挖产业潜力,有效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成为张传军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让“门外汉”变“田状元”,张传军筹谋规划,在村党总支成立联络工作小组,广泛联络平台、协会、商户、农户等各方资源,组织人员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开展“阳澄讲堂”乡村振兴培训班等课程,并依托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优势,积极与美居客电商产业园寻求合作,定期组织村民学习网店运营,参加实战营销等电商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有270余名村民参加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每到蟹季,村里的蟹舫、农家乐门庭若市,但是揽客的村民常常跑到马路上,不仅破坏村庄形象,而且有安全隐患。”张传军说,为规范农家乐经营环境,在村集体的安排下,组织村内经营户代表,带头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努力擦亮农文旅金字招牌,促进村农家乐形象品质同步提升。

村民费百花就是东阳澄湖村点“绿”成“金”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去年她在费家浜的农家乐刚刚开业,就凭借特色河湖鲜收获了一大批来自苏州和上海的粉丝,今年“回头客”的口碑已让她创下了营业额翻番的好业绩。“我们提供的不仅是绿色农产品,更是一种找回乡情和乡愁的生活方式。”费百花说。

“美丽乡村和乡村治理相互引流,产业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又能‘反哺’生态环境整治,充分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张传军说,激活共同富裕动能,村民的态度从“对着干、看着干”到“跟着干、抢着干”,不仅创造了更多的舌尖故事,也带动了村经营户的致富。2023年该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5148元,村民富裕生活底色更足。这些年,张传军也获得了苏州市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先进个人、昆山市最美基层河长、(镇级)优秀共产党员、担当作为好干部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