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海战役还没有爆发之前,中央就来了个临阵换将,直接将陈毅给换下来,这让人难以理解。毕竟部队正处于士气高涨的时候,毛主席这么操作,让很多人觉得这对战役非常不利,不过毛主席却做了新的部署,只做了一个命令,并且派出了一个人,就将部队给稳住了。那么毛主席到底做了什么部署呢?让这些军长都对毛主席佩服不已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国后,有十位元帅和大将是众人备受关注的,不过在大将中,排在首位的粟裕却是大家都称赞的存在,因为他的军事能力强,在解放战争中,又立下了大功,所以他的能力是值得很多人敬佩的。

对于粟裕在战争年代高光时刻就是解放战争,而在这场战争中,最让人敬佩的地方就是他对淮海战役的构想,并且他的想法与毛主席不谋而合,在毛主席的策划下,淮海战役才顺利进行,并且将敌人的有生力量大规模消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这场战役也给之后我军解放全中国减轻了压力,不过在最初的时候,我党并不清楚之后的发展,眼下就是解决华东的战事。1948年华东地区我军占据了领导地位,并且当时我困了想要将敌人彻底摧毁,就必须与敌人进行一场大战。

当时华野已经赢得了不少的胜利,士气正高涨,所以面对之后的战事,他们也是跃跃欲试,想要与敌人决一死战,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作为华野的最高的领导人陈毅却收到了军委给的命令,让他去鄂豫皖担任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陈毅是华野的主要领导,虽然他在华野的职务保留,可是他人却没有在华野还怎么进行军事指挥呢?并且这也引起部队里的其他将领的质疑,如果陈毅不在华野指挥,那么谁来指挥作战呢?

毕竟华野面临着敌人几个集团军,他们的装备都非常的先进,如果没有出色的指挥者来指挥这场战斗,国民党的集团军就可能在现场上逃走,那歼灭敌人的机会就这么溜走了,这对于打仗来说就是打忌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陈毅不能在华野指挥作战的话,那么就只能粟裕来负责军事指挥了,因为他就是在华野内,除了陈毅最高的军事指挥了,而这也是毛主席想要的结果。当时粟裕指挥华野打了不少胜仗,他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给毛主席深刻的记忆。

所以他想要粟裕负责这次的军事指挥,这才决定让陈毅调走,不过当时华野与中野是联合作战,可是两支野战军如果配合作战在默契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有人从中调和,而毛主席让陈毅去鄂豫皖就是这个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作为中央的领导,他拥有深谋远虑,不会因为一场战争就觉得解放军必胜,他会为中国的未来布局,只有掌控了国家的局面,才能够赢得最后的胜利。而淮海战役想要有大的成功,就需要多支部队配合才能够达到这个结果,而陈毅在中央局可以来传达上级的命令,同时也能够对两支部队的沟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也许不少人觉得陈毅在部队里的资历高,让粟裕代替陈毅,能镇得住下面将领吗?其实就粟裕的军事能力在当时算得上佼佼者,而且淮海战役的构想都是他提出的,并且粟裕还是比较谦虚的,他并没有将这个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还提出让陈毅开指挥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野与华野联合作战的时候,粟裕提出组建战前委的方便两个部队的合作,并且战前委的主要成员是由邓公,刘伯承,陈毅为主,后来军委还让粟裕,谭震林也加入,这就能够看出毛主席对粟裕的器重,同时也相信粟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