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女子被虫咬后从发病到死亡仅7天#冲上热搜。4月23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表了一篇令人心痛的帖子,记录自己母亲从被蜱虫咬到发病去世的全过程。4月12日晚,其母亲突然说没食欲,身体感觉有点发冷。起初,家人以为就是普通感冒发烧,并没有在意。经过多重检查,其母亲被确诊为“蜱虫病”,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已发展为重症。4月17日,其母亲病情进一步恶化,被送进ICU;18日医生告知生还概率很低了;19日下午,其母亲永远地离开了。从发病到死亡,短短7天,一只小小的蜱虫就要了一条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被蜱虫叮咬后的危害

硬蜱主要是通过口器侵入宿主较柔嫩皮肤且不会被扰动的位置,在吸食血液同时造成局部充血、水肿和急性炎症反应,并能引起丘疹、水疱等皮肤性疾病甚至是继发性感染,导致动物表现为的消瘦、贫血、麻痹等症状。其中硬蜱中唾液中含有神经毒素,可使上行性肌肉麻痹,引起宿主呼吸衰竭,这种现象被称为蜱瘫痪。人被叮咬后会出现局部红斑、水肿,如若被强毒性蜱虫叮咬后,还会出现坏死、发热、头晕、恶心等全身症状。据统计显示,一只寄生在牛身上且处于发育过程中的雌蜱,从宿主体内每吸取1.5mL血液,将直接导致其宿主的体重减少约250mg。研究证明,1只亚洲璃眼蜱雌蜱要吸食大约8.9 mL的血液,因此当成千上百个硬蜱同时寄生时,将会严重影响该宿主动物的生产性能!另外由于蜱的叮咬破坏皮肤完整性,造成动物皮革质量下降,经济价值甚至可下降20 %~30 %。

硬蜱最具威胁的还得是它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且往往致死率较高,据统计,如原虫32种(如巴贝斯虫、泰勒虫) 、病毒83种(如莱姆病、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 、细菌14种(如布氏杆菌、无形体) 、立克次体20种(如Q热、蜱传斑疹伤寒) 、螺旋体18种(如伯氏疏螺旋体) 、衣原体1种、支原体1种、巴尔通体1种(猫爪病) 和线虫2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蜱叮咬致病案例:

案例一:前不久,绍兴新昌县王大姐(化名)的母亲上山采茶后开始发烧、腹泻,几天后不见好转,意识模糊,被送到当地医院,但没能抢救过来。老太去世后,王大姐和妹妹为母亲擦身、穿寿衣,料理完后事没多久,王大姐一家和妹妹相继出现发烧、腹泻,王大姐送浙大一院急诊时已意识模糊,被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经医院检测,四人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均为阳性——这是一种以蜱虫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病毒感染。医生推测,老太太很可能在上山采茶时被蜱虫叮咬,出现症状后未能及时就医,又将病毒传至家人。

案例二:安徽的一位男子就因为被这种虫子——蜱虫,咬伤后不治身亡。一开始被咬到的时候,谁又能想到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了,这位男子由于小臂被蜱虫叮了一下,有个印子,但没看到虫子长什么样,简单的处理的一下这个小伤口。但是万万没想到,过了几天,一天下午,这位男子就发起了高烧,浑身没劲、感觉走路都走不稳了,可能想到虫子的原因,也就赶快就医了。但是当他到医院的时候,症状更严重了,甚至有神志不清和咳出痰血的情况了,可能是因为没有及时地发现看到蜱虫,最后却没有抢救过来,丢掉了性命。一名介绍说,人在蜱虫叮咬后轻则发热,重则休克、器官衰竭,致死率更是达到了15%,特别是夏天是高发期。

案例三:安徽滁州一女子到草地里砍草,砍完草回家之后发现自己的腿上莫名其妙多出来了几个黑点点。凑近一看,妈呀,竟然是蜱虫。女子发现时,蜱虫已经钻进皮肤开始吸血,女子吓得赶紧往医院跑。转到市医院时,女子还有意识,很快女子就出现了意识模糊不清,血小板急剧下降,肝肾衰竭等现象。救治无果,女子家人把女子接回家中,次日凌晨女子去世。

在以往的案例中,已经有很多人都因为蜱虫丧命,最为典型的就是“河南蜱虫中毒事件”。

2010年9月初,河南信阳境内发生了集体蜱虫叮咬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

2007年5月-2010年9月8日,河南信阳相关部门监测:因蜱虫中毒人数达到557人,死亡病例18例。18例死亡的人中,大多是因为蜱虫身上所携带的各种病毒,最开始导致局部感染,最后引发身体各个器官衰竭,血小板减少,最后死亡。

除了这起事件之外,2021年59岁的女子因蜱虫盯咬,最初不在意,后来出现发烧症状,到村医院挂水,挂水三天无果,后来转到县医院和市医院,经治疗无效死亡。

02被叮咬后如何处理?

错误方法

1、手擒拿蜱虫,捏下来

徒手捏起蜱虫的身体,将其一拔而出。这时候你取出来的可能只是蜱虫的身体,蜱虫的头部还会残留在被叮咬物的体内,这时候想再用手把头捏出来,堪比登天还难,而且还极不卫生。

2、直接镊子取蜱虫

利用镊子夹住蜱虫将其扒出,不过同手取蜱虫的效果一样,只会拔下蜱虫的身体,如果蜱虫的头落在皮肤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镊子夹蜱虫的同时,很可能将蜱虫释放的毒素引到身体里。

3、凡士林闷到死

凡士林可以隔绝外环境,保持皮肤湿润。不少人都想到用凡士林闷死蜱虫。让蜱虫在凡士林中窒息而死。但蜱虫呼吸较慢,它们可以几个小时不用呼吸新鲜空气,所以根本没有效果。

因此,千万不要对蜱虫这种小虫子掉以轻心,万一不幸被蜱虫咬伤,最保险的方法是立即求助医生。当然,在此之前也可以学一招很便捷的小技巧有助于避免蜱虫钻进皮肤更深。

正确方法

1、使用细镊子尽可能地靠近皮肤表面抓住蜱虫。

这是补充:买商品的蜱虫去除器也行,各种各样的也有效,有些发现比镊子效果更好。

2、用平稳,均匀的力向上拉。

不要旋转或搅动蜱虫,这会导致口部折断并留在皮肤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请用镊子再次取下口部。如果您不能用干净的镊子轻易地将嘴移开,请别管它,让皮肤自愈。虽然是这么建议,但是如果自己弄不下来,建议还是就医,将其取出,更保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去除蜱虫后,用酒精或者肥皂水彻底清洁叮咬区域和手。

4、切勿用手指压扁蜱虫,也别用手直接接触蜱虫。

因为取出来的蜱虫会继续分泌,皮肤接触后也会感染。将活蜱虫放在酒精瓶中,或放在密封的袋/容器中,或用胶带紧紧包裹或从马桶冲走。

03蜱虫如何防控?

每年的5-8月份是蜱虫活动的季节,波杜农牧提醒养殖户放牧或野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袖上衣和长裤,最好穿表面光滑、浅色的衣服,便于及时发现爬到身上的蜱虫。在裸露的皮肤喷洒驱蚊酯、避蚊胺或其他植物成分的驱避剂,可起到预防蜱叮咬的作用。不要随意在草地上躺卧,进入草丛,务必把裤腿塞进袜子。进入林区可穿连帽衣并戴上帽子。野外活动结束后,仔细检查自己或与同伴相互检查,重点检查衣物表面是否有蜱叮入或附着。蜱的宿主动物多样,家畜也是一些蜱种喜爱的宿主动物。因此,从野外返回时,应检查牛羊是否染蜱,特别要注意牛羊的毛发内是否藏有蜱,如果发现硬蜱,数量不多时可以人工摘除,如果数量很多(尤其是牛羊),可以使用强效癞螨净进行药浴或喷洒,注意药浴时选择晴朗天气,以防牛羊受凉感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蜱虫不驱除对牛羊危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