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6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开展暨工作座谈会活动在太原市文瀛公园举办,这次活动是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月的活动之一。

纸张和布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的材料,老百姓用这些最朴素的材料,寄托情感,传递审美,表达祝福,形成了最民间最生活的艺术形式。因此,本次专题展中选取了极具山西特色的剪纸、堆锦、结艺等非遗代表性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以往的展览有所不同的是,本次展览除了作品本身,更加突出了非遗传承人的个人特质。参展的非遗传承人主要有山西剪纸郭梅花、上党堆锦韩玲、交城堆绫张姣丽、大同结艺杨雪飞,还有阳泉盘合剪纸梁盛萍、高平彩贴剪纸张永忠和太原华韵染织技艺霍利燕。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特质和传承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这些展出的作品体裁既有传统图案也有现代图形,运用的材料更加丰富多元,已经由单纯的装饰和摆件,向服饰和实用拓展。尤其是黑白和黑红剪贴剪纸作品《山西风光系列》《生肖里的寿》,将独特的红、黑色与传统吉祥元素相融合,创作出视觉新颖的艺术形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剪纸艺术表现风格,让人眼前一亮。很多参观者放慢脚步,近距离地感受着每件作品的细节巧思。

本次活动还专门设置了非遗传承人作品市集和手作小课堂,6月26日—7月28日,每个周末邀请一位传承人,进行作品分享。主要有漆器、葫芦、刻瓷等项目,传承人将自己的代表作进行充分展示。与此同时,每周六、日下午15:30—17:30还将面向公众开展公益非遗手作体验小课堂,公众可以通过小程序进行线上预约,预约方式将在文瀛公园展厅公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座谈会上,与会代表观看了传承人的项目展示,传承人们交流了各自在非遗传承中的心得体会,并就相关部门如何支持非物质传承发展、搭建交流展示平台进行了交流讨论。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栗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