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时间6月24日,巴黎奥运资格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落幕。来自广东惠州年仅11岁的滑板“小孩姐”郑好好压哨晋级,争得了一张宝贵的奥运会碗池门票。如此一来,她不仅将是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最年轻的选手,也可能成为中国夏奥历史上年纪最小的参赛运动员。在实现了自己的又一个重要目标后,郑好好已于本周回到了广东家中,她和家人接受了南都记者的独家专访,讲述拿到奥运席位背后紧张又刺激的故事,以及她追求梦想这一路上自我突破的感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0日,中国选手郑好好在比赛中,她在预赛中最佳成绩为72.60分。当日,巴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布达佩斯站滑板女子碗池预赛在布达佩斯举行。 新华社发

直通巴黎,有惊无险

也许是很久没有这么放松了,又或许是从布达佩斯飞回广东这一路受天气影响,航班不得不转降海南,前前后后折腾了30多个小时,回到家中后,郑好好睡了足足一整天才恢复精神。但她腿上的一个小伤口没有恢复得那么快,醒来后她妈妈王哲带她去了趟医院做清创和治疗,毕竟距离巴黎奥运会开幕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了,保护好郑好好的身体是眼下全家的第一要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9月30日,中国·安徽滑板公开赛女子碗池决赛赛况,广东队选手郑好好在女子碗池决赛中。新华社发

南都记者初次注意到这个来自惠州的小女孩还是2021年陕西全运会期间,当时刚满9岁的她不仅是女子滑板碗池项目里最年幼的选手,也可能是那届全运会上年纪最小的运动员。时隔三年,郑好好又将创造一个新纪录——在拿到巴黎奥运参赛资格后,她不仅将是本届奥运会上最年轻的中国运动员,也可能是中国奥运史上年纪最小的参赛者之一。资料显示,此前花滑运动员刘陆阳曾以11岁256天的年龄参加过1988年的卡尔加里冬奥会,而郑好好12岁的生日是今年8月11日,有望在巴黎度过。

说起这次在布达佩斯压哨拿到奥运席位的经历,郑好好说比赛时并不紧张,“可能是我比过的最不紧张的一场国际赛了。以前第一次在阿根廷参赛时感觉紧张多了,可能后来也是比得多了,有点经验了。”她说,“就是等官方公布最后结果前那个时候有点紧张,不过我觉得自己已经发挥到极致了,所以不管结果如何都没有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6日,郑好好在巴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站滑板女子碗池预赛中。 新华社发

如其所言,在去布达佩斯之前,郑好好凭借着上海站的出色发挥,在女子碗池奥运资格积分榜上排在第20位,处于有机会拿到入场券的位置。而她身后有七八位选手都和她的积分紧咬,因此布达佩斯之战对她和竞争对手们来说都是有决定意义的一役,每个人都必须把状态发挥到极致。“她是不紧张,反而我们大人还觉得挺紧张的,我就记得热身环节,所有其他人都在抓紧最后那15分钟在池子里转圈走线,结果我一看好好,她正被LED屏上放的一个宣传片吸引,津津有味地盯着那个看,”陪着女儿去比赛的王哲回忆道,“当时我都替她着急了,但她其实一直就是这样,比赛时心态比我淡定,比如她跟我说过她从来不看每轮打分的,自己的、别人的都不看,就是心无杂念做自己的动作。”

带着冷静平和的大心脏登场,这个还在读小学的女孩第一轮发挥很稳,没有任何失误,不过为了保住基础分,郑好好没有采用太高难度的动作,首轮也拿了个中规中矩的分数。然而第二轮她发挥失误,使得全部压力都给到了第三轮最后一滑,“当时我和教练也在场边算分,算出来她最后一轮必须拿到67.34分以上才能有机会,因此她直接加了两个难度动作,那个时候我真的感受到了什么叫惊心动魄,可以说看她下碗池滑行那45秒几乎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45秒。”王哲回想起来仍感慨万千,“结果她滑得特别顺,比训练时表现都好,最终裁判打分出来是72.6分,那一刻我们终于感觉心里有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0日,巴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布达佩斯站滑板女子碗池预赛在布达佩斯举行,郑好好在比赛中。新华社发

从全运到奥运,一步一开花

为了增加仪式感,布达佩斯的主办方这次在现场直接颁发了一张写着“TO PARIS”的门票给所有拿到奥运资格的选手,郑好好的比赛本就在最后一个比赛日,所以她也成为了压哨拿到那张门票的运动员,举着门票,郑好好对着镜头甜甜地笑了,开心之情溢于言表。

“真的特别开心,因为以前小时候总觉得奥运会是一个很遥远的事,能站上奥运赛场的人都超级厉害,所以当我也能去比奥运了,那一刻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郑好好告诉记者。的确,三年前南都记者在全运会后第一次采访郑好好和她妈妈时,她们还并不确定接下来的路将怎样走,但如今这个7岁开始练习滑板的女孩已经要从小区街头滑向巴黎协和广场。回顾过去三年的经历,郑好好和妈妈都感觉她们其实并没有刻意去追求某个结果,而是一步一脚印地专注于过程,其他一切便自然而然发生了。

“我的感觉真的是顺其自然,”王哲说,“其实我到现在也不敢说多懂滑板,而我们对好好从事滑板运动这一选择一直都是以尊重她的想法为主,家里主要是做好后勤保障。可能有些家长会要求孩子做更多练习,争取更强成绩,我们好像并没有这样,从不打鸡血。”她深深记得陕西全运会回来后半个月那会儿,郑好好在一次训练时突然从碗池高处跌了下来,撑地时一根手指骨折,雪上加霜的是她的板摔落时正巧砸在了受伤的手指上,当场就掀掉了她的指甲盖,“我那时在场边,还没看清她受伤的全过程,就突然听到她很大声地哭起来,过去一看那根手指的情况,我简直难以想象会有多疼。”王哲回忆说,“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很怕疼的人,看到她那样我真的太心疼了,甚至也有那么一瞬间想过要不劝孩子放弃吧。结果送她去医院包扎治疗后,我问她哭那么伤心是因为疼吗,她跟我说其实最伤心的是怕指甲盖长不出来了,以后会不会因此参加不了奥运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11月4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滑板女子碗池决赛在广西北海举行,郑好好(前左)和教练在比赛后。当天她以64.68分获得亚军。 当日, 新华社发

那也是当妈妈的王哲第一次听到女儿提及有参加奥运这个想法,她不知道这个念头是怎么被植入到当时只有9岁的郑好好头脑里的,“我们家里没人跟她提过想她冲击奥运这样的事,只是她最早开始练滑板时,看过张鑫、曾文蕙她们争夺奥运资格的比赛,知道要去奥运会的滑手都得是最厉害的,”王哲说,“可能也是去了全运会,又接触听闻了一些信息,就自己产生了这个想法。”

既然郑好好有了追梦奥运的念头,家人对她自然是全力支持,由于碗池场地在广东并不是很多,为了训练,他们经常往返于广州、中山和惠州等地的滑板场,还一度师从杭州亚运男子碗池冠军陈烨的父亲,整个过程既有郑好好自己的坚持与热爱,也有全家人的陪伴付出。“我们不会总是去提那些过远的目标,就是专注于当下,完成好每一次练习、比好每一场赛事,一切事情便顺其自然地发生了,”王哲说,“在省里拿冠军,又到全国拿冠军,再到进国家队,出去参加国际赛……就是不断完成上一个目标,再向新目标前进,高度也就不断上升,自然地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6日,巴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站滑板女子碗池预赛在上海举行,郑好好在比赛后庆祝,她在预赛中最佳成绩为51.73分。新华社发

场外小心愿:在闭幕式上庆生

郑好好拿到奥运资格的消息传回到国内,立刻引起了不小关注度。毕竟能以“10后”身份登上奥运舞台,放眼全世界也不会太多,就有网友调侃说:“看看人家11岁都去奥运会了,想想咱们11岁时在干嘛。”而郑好好家的亲朋好友也纷纷第一时间向他们道贺,用王哲的话说就是自己的朋友圈都快“炸”了,倒是回到小家庭里,一家人还算平静,没有太多的庆祝仪式,最激动的当属7岁的弟弟。“弟弟本来就一直特别崇拜姐姐,现在得知姐姐要去奥运会了,更是自豪得不得了。”王哲笑着告诉记者,“那天好好才回到家,弟弟就拉着我们问,明天能不能让姐姐跟他一起去上学,那个想炫耀的小心思特别好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6日,巴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站滑板女子碗池预赛,郑好好(右二)在比赛后,她在预赛中最佳成绩为51.73分。新华社发

而郑好好自己经过这几天沉淀,心情也平复了很多,记者问她回来有没有想要什么奖励,这个身经百战的小勇士才露出了小女孩娇嗔的一面:“想我妈给我买几件新衣服,想要新裙子,我都好久没穿裙子了……”为了争取奥运资格,郑好好曾经有50多天离开家人跟着国家队外训比赛,那也是她一个人在外独立生活最久的一次,而从国家队教练们反馈回来的信息让王哲很放心,“教练说她一切都适应得很好,不仅能照顾好自己,也与周边的人都相处得非常好,是个充满热情、很友善、很真诚的孩子。”她说,“我们也特别感谢这一路上所有帮助过好好的人,她很幸运,能得到大家的关照,才有如今的美梦成真。”

友善真诚的个性也让郑好好成长路上结交了许多中外朋友,今年夏天去到巴黎,她就希望能在比赛之余,一是去观光一下埃菲尔铁塔,二是有机会去当地街头滑板场以体会友。“因为以前我也去过一次巴黎,知道那里有挺多好玩的滑板场,也会有一些法国小朋友一起来玩,肯定很开心。”聊起这个话题,这个开朗活泼的小姑娘还透露了一个更进一步的小心愿,“我的生日是8月11日嘛,正好是闭幕式那天,不知道有没有可能在闭幕式上过个生日呢!”

在巴黎戴高乐机场,有两句中文译语广为流传,抵港处的“巴黎之盼唯君来”(Paris N'attendait Plus Que Vous/Paris Has Been Waiting For You)和离港处的“巴黎之忆为君载”(Paris Ne Vous Oubliera Pas/Paris Will Never Forget You)。希望11岁的郑好好届时能怀抱梦想而来,满载美好而归。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 汪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