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进行时》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教育频道2024高招专题报道推出的视频访谈特别节目,节目邀请全国百余所高校校长、招办主任权威解读招生政策、录取规则等,详细介绍高校办学特色、通过“零距离接触高校招办领导”,为考生提供最新招办资讯。指导考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以及未来职业选择,及时了解高校热门专业及最新信息。

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副处长孙洋为广大考生学子介绍中央民族大学2024年招生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央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副处长孙洋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2024《高招进行时》栏目,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是中央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副处长孙洋,首先请孙老师介绍下中央民族大学的基本情况。

孙洋: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1951年在北京设立了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学院设立”作为重要成就,在2019年入选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也是唯一被单独展示的高校,这充分彰显了中央民族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布局中的特殊贡献和独特地位。

生命有基因遗传,大学有文化传承。学校始终牢记党和国家寄予的深切厚望,把服务国家作为办学的最高追求。各族师生传承“我从延安来、永远跟党走”的红色基因,秉承“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校训,在多元一体、厚重博学的独特校园文化氛围中,学会了尊重、理解与包容。

中央民族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与时代同向,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涵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教、医、艺11个学科门类;具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6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点、24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具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3个、省部级设立或委托建设的科研平台40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2021年丰台校区投入使用,课堂学习、校园环境得到极大改善;2023年海南国际学院也正式招收了第一批学生;海淀、丰台、海南“一校三址”的办学格局从蓝图变为了现实。

主持人:请问中央民族大学的办学优势是特色怎样的?

孙洋:学校现有52个国家级和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覆盖了学校所有的本科招生学院。优势专业包含“强基计划”招生目录内专业(历史学、哲学)以及第四轮学科评估A+的民族学专业、学科评估B+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及社会学类专业。

学校还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网络与新媒体、法学(涉外法治)等契合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新文科专业和新工科专业。虽然民大是以人文学科见长的高校,但近年来学校理工科专业也是发展迅猛,升学率和就业率也都走在了学校的前列。

 主持人:请问2024年中央民族大学招生政策有哪些亮点和新变化?

 孙洋:(1)在平行志愿投档批次,体检不受限的考生如服从专业调剂,则提档后不会被退档。

(2)录取时无专业级差。承认各省级招办的政策加分(最高不超过20 分)。招生计划不分少数民族考生和汉族考生的比例。

(3)学校近3年录取新生的专业一志愿满足率超过 60%,前三志愿满足率超过 85%,前六志愿满足率超过 95%。

主持人:请问中央民族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特色举措?

孙洋:(1)“孝通班”、“经济学拔尖人才创新班”,针对新生入校后进行二次选拔,符合条件的毕业生50%可保研。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孝通班”2023届毕业生升学率超过80%(升学的学校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经济学拔尖人才创新班”;“经济学拔尖人才创新班”2023届(首届)毕业生升学率超过70%(升学的学校包括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

(2)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以赛促学,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创新创业训练、以及各类学科竞赛项目中: 2023年,学校针对大一新生设立“青苗计划”近700项,并在主要创新创业类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125项,学校也连续6年获得“最佳组织奖”。

(3)学校积极推动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设,近几年相继开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网络与新媒体等“与时俱进”的专业。学校还注重培养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如文学院去年首次招生的汉语言文学与教育学双学士学位项目,今年将继续招生。

(4)大一上、下两学期期末各有1 次转专业机会。转出无限制,但需参加转入专业的笔试及面试。转专业成功率约为 30%。

主持人:考生报考时需要注意什么?您对考生填报志愿有什么建议?

 孙洋:注意事项:需要把“服从专业调剂”勾选上,否则有被退档的风险(尤其是压线上某学校提档线或 “冲”学校的情况)。

建议:衡量好学校、专业和城市的关系,有的时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最多保证2个条件的情况,根据自身情况,首先把3者优先顺序排好,接下来再按既定方针报考相符合的学校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