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灌阳县文市镇昭仪村,有一位101岁高寿的老人邓桂娇。这位老人不仅思维清晰,而且性格温和、待人友善。

近日,记者来到文市镇昭仪村,见到了百岁老人邓桂娇。她刚吃完早餐不久,正坐在后堂里休息。她的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衣着朴素洁净。

邓桂娇老人热情地和我们交流。尽管她的听力有些迟钝,说大声些也能听到,但她思维清晰,口齿清楚。在谈及年轻时的往事时,她的眼中闪烁着光芒,笑容如同晚霞中的一抹金色,十分温暖。

邓桂娇出生于1923年,19岁时从全州县两河镇大田村嫁至灌阳文市,育有四儿五女,如今已是五世同堂,家庭和睦,其乐融融。最大的女儿已有八十出头,最小的女儿也有58岁。子女们都十分孝顺,每个月轮流把老人接到身边贴心赡养。今年6月,老人跟着孙女杨国秀一家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桂娇老人与在家的晚辈们合影。

在交谈中,邓桂娇回忆起年轻时的岁月。她一生以务农为生,勤劳朴实,任劳任怨。当问起她有什么爱好时,她回答说:“我那时候哪有什么爱好哦!为了养家每天就是上山砍柴、割草,然后走十多里路挑到街上去卖,回到家又接着煮饭、砍猪菜、喂猪。”老人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几乎把自己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这个家上面。

令邓桂娇印象较深的是年轻时舂米或舂麦面。全村二十来户人家只有一个舂碓。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谁去得早谁先舂,而且规定每户一天一次舂两斤谷物。这对于她这个10多口人吃饭的家庭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即使家里有再多的谷物,也不能舂成米和面。因此,她不得不将红薯、芋头、玉米等杂粮与稻米掺合在一起食用。

邓桂娇的性格十分温和,对晚辈总是充满包容和理解,从来不打骂人,十分疼爱子女。平时,她常带着重孙们坐在竹床上看电视,享受天伦之乐。

这些年来,邓桂娇作息非常规律。一般早上七八点起床,自己打水洗脸。早些年她还能帮忙煮吃的,扫地洗碗,身体特别好,到了百岁后身体情况不如从前。中午,老人会午休两个小时,晚上9点多休息。由于视力下降,老人平时主要在家活动。

在饮食方面,邓桂娇和晚辈们一样,早上和夜晚都会自己做姜苦茶或荽油茶喝,再配上点自家做的粑粑和面食。邓桂娇说,她以前年轻的时候喜欢喝酒,中午至少喝4杯酒,不仅身体舒坦,干活也有力气。但是现在年纪大了,加上患有高血压,这些年就不再喝酒了。她在饮食方面并无太多忌口,胃口依然很好,有时还能喝下两碗粥。

尽管邓桂娇经历了艰苦的岁月和生活的磨砺,但她的坚强和乐观让她在晚年享受到了幸福和安宁的生活。她感受到了来自家人和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给邓桂娇老人和在家的晚辈们拍了一张合影。她端坐在中间位置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来源|桂林日报(记者李忠波 通讯员陆仕臣‬ 熊启元‬)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