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浦东机场、虹桥机场之后,“上海第三机场”快要来了。

据上海机场集团官方微信最新发布的文章称:上海机场集团官方确认与南通市政府共同签订了南通新机场合作共建协议,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消息一出,迅速登上热搜,引起网友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承担上海及周边部分旅客流量

上海机场集团于2020年与南通市政府签订《南通新机场合作共建协议》,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使之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协议,沪通双方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南通新机场。但此后,南通新机场的建设似乎迟迟没有动静。

同年9月,民航局批复了南通新机场选址工程,南通市通州区二甲场址为首选场址。

今年1月底,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在回复网友留言时,透露项目“目前处于预可研报批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次合作之前,南通新机场就已经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上海第三机场”,并将在未来承担来自上海及周边地区的部分旅客流量。

规划中的南通新机场将建设两条远距离跑道和满足4000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的航站楼。设计年旅客吞吐量近期达4000万人次、远期达8000万人次,运行等级4F。机场远期还会预留两条跑道和卫星厅。

据了解,上海虹桥及浦东两场距离南通新机场所在的通州区二甲,直线距离均接近100公里,未来南通新机场如果要真正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场之间的交通网络规划及协同相当重要,而在此前上海与江苏的合作协议中也对此进行了部署。

世界级机场群逐步形成

上海机场集团在官方微信中还表示,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南区地下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的轨交区深基坑底板浇筑作业正在进行最后冲刺,计划于7月初完成。

与此同时,浦东机场四期扩建T3航站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市发改委正式批复,争取年内开工;飞行区主体工程预计近期开工。5月7日,浦东机场S1迎宾大道主线(机场候机楼段)恢复通车,为机场联络线9月份试运行和年底开通打下基础。

2022年1月4日,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开工,作为加快长三角区域互通互联,更好服务旅客高品质出行,满足基地航司中长期发展和枢纽运营需求的重大项目,浦东机场T3航站楼设计首创“双主楼一体化构型”,将实现“100%靠桥率、100%联程航班、100%行李自动分拣、60分钟中转时间”的“360”运营服务目标,最大限度为旅客和航司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建成后可保障浦东机场年旅客吞吐量1.3亿人次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长三角地区已有7个千万级机场,分别为上海浦东、上海虹桥、杭州萧山、南京禄口、宁波栎社、温州龙湾和合肥新桥等,“世界级机场群”正逐渐成型。

长三角要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可以说谋划已久。2018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民航局与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同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民航协同发展努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合作协议》;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长三角要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202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出,要在长三角地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机场群;202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表,到2025年,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体系基本建成,到2035年,全面建成共建共享共赢的民航协同发展格局……

专家建议,“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要进一步协调发展,除了明确分工,还应进一步完善地面快速联通交通集散网络,以“轨道上的机场群”为目标,加快构建以机场为核心、各种交通方式便捷换乘的综合交通体系,从规划层面统筹考虑,做好功能分工与搭配,将“新蓝图”变成“施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