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大多居住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楼房,或是由砖瓦、木材建造的房屋里。你见过用碗、珊瑚、化石等材料建造的房子吗?

  用碗盖的房子

中国福建有一个碗窑村,村落房屋的外墙并不平整,远看就像麻绳编织般错落起伏,走近一看,墙体居然是由一个个“碗”堆叠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碗并不是人们吃饭用的碗,而是生产瓷碗时用的工具“匣钵”。几百年前,当地村民开始在这里制作瓷碗。烧制陶瓷器时,为保护瓷坯,工人会先将其装入经特殊烧制的匣钵。匣钵使用几次后就会被废弃,当地缺少建造房屋的石料和砖块,于是村民就地取材,用废弃的匣钵混合泥土垒砌墙体,建造了独特的碗屋。匣钵本身有良好的防火性,又结构中空,给房屋带来了隔热、隔音的效果。

 垃圾炼出银光闪闪的小楼

书中常用“金碧辉煌”一词形容华丽的建筑,湖南永兴县却有一座“银”碧辉煌的小楼。这座名为“银楼”的二层小楼主体结构是钢筋混凝土,通体银白,表面除了屋顶的瓦片外,全都使用银片装饰,就连门窗上的雕花、楼梯都贴满了银片,总计使用白银约2.5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似奢华的银楼所使用的银片其实来自垃圾。永兴县被称为“银都”,曾年产出中国四分之一的白银,当地却并没有银矿。当地人通过收集含银的废料,使用独特的提纯工艺,从中提炼出白银,银楼使用的银片也由此而来,它代表了当地人变废为宝的高超技艺。

  用骨骼搭建的房屋

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一些村庄以海为生,就连房屋也来自大海。

中国南方沿海非常适合珊瑚虫生长,珊瑚虫会分泌出石灰质骨骼,这些骨骼互相粘连在一起,形成有网状结构的石块,也就是珊瑚石,大量珊瑚虫和珊瑚石聚集在一起又形成了珊瑚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百年前,生活在珊瑚礁周边的渔民会趁着潮水退去,采集露出海面的珊瑚石建造房屋。珊瑚石上有许多孔洞,导热又比较慢,使得房屋通风透气且冬暖夏凉。

如今,环境变化导致珊瑚礁面临危机,它们已经被保护起来,珊瑚屋也渐渐成为了历史。

  满是化石的房屋

化石中保留着古生物的遗体痕迹,是帮助科学家研究自然历史的珍贵资源。但在云南大山深处的老旭甸村,化石却出现在房屋、院墙、灶台、猪圈等各种设施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旭甸村所在的山体拥有庞大的化石储量,这些化石有着数亿年的历史。人们猜想老旭甸村在亿万年前曾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后来经历漫长的岁月变迁,生物变成了化石,这些化石经历地质变化堆积在地层中。几百年前,村民们开采当地山石造屋,使这些化石布满了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