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难免会犯糊涂,因而需要子女多关照。

很多家庭,子女知道父母乱花钱,或者被欺骗,然后暴跳如雷,多番责怪,家庭内耗源源不断。

与其做事后诸葛亮,还不如“丑话讲在前头”,及时给父母提个醒。

如果你的父母已经七十多岁了,那就要加强两代人的交流互动。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是独自生活的,也有退休金、存款,不依赖子女。但是父母的认知在减退,并且随着变老,也更加慈悲。

人老了,真正滋养自己的,也就是家庭了。关好以下几扇门,真的很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关好家门,不迎陌生客。

网络时代,只要我们在手机上留下信息,就很可能被泄露,因此骗子也就追踪到了。

在平时的聊天中,老人也会泄露一些信息给亲戚朋友。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这俗语,老人不仅要记住,还要践行。

很多贼人,真的可以从陌生人,变成老人的家人。

看过一些做自媒体的年轻人,带着小礼物,看到老人就往上凑,然后说:“我是你家的某某亲戚的某某亲戚。”

绕几个弯,老人就相信了。因为老人的亲戚很多,并且好多年不见面。

亲戚家的儿女长得如何,就是一无所知了。

仅仅是蹭饭,还没有问题。但是暴露了老人防备意识薄弱的问题。

一些小人也会来蹭饭,头回生二回熟,就让老人深信不疑了,接下来就开始骗人了。

不良商家,拜访老人的次数,就更加频繁了。毕竟,人家是做生意的,头脑灵活,还采用了“利诱”的套路,正好符合老人“贪便宜”的想法。

“破窗效应”告诉我们,老人一次被骗,就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

最好是在第一次就“拒绝”,不必给谁面子,不要可怜谁。哪怕对方是远房亲戚,多年不见,也就不如不见。

02

关好心门,不胡思乱想。

“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这首诗,多少年轻人会背诵?

但是子女们,能否理解父母的牵挂呢?能不能让父母少一些牵挂呢?

孝顺父母,不一定是每天都陪伴父母,让父母放心,也是其中的一条。

每天都告诉父母,自己在外头,混得好好的。在什么城市,做什么工作,赚了多少钱;小夫妻也好,孙辈也 努力。

子女的问候,是父母的一颗“定心丸”,父母会知道,自己走不动了,子女一定不会管自己。

不要总是打开心门,接纳太多没有用的信息,尤其的网络上的谣言,别人说的添油加醋的话。

更不要杞人忧天,这个世界,因为两代人互相关照,变得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关好职场门,不再找工作。

很多六十多岁的老人,闲不住,到处找工作。

没有技术,就去扫大街,洗碗等。

就是帮人养猪之类事情,老人也会做。

作为子女,应该考虑到老人年纪大了,不适合工作,不需要到处找钱的现状。

要知道,老人今天还生龙活虎,也许明天就倒下去了。疾病突发,也不是不可能。

从孝道来说,不让老人去找工作,这是身体上的保护。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让老人在网上从事一些“轻松工作”。比方说,帮忙转发消息,拉顾客,下载某个软件,在某个地方注册等,都能拿到一定的报酬。

网络上的工作,针对老人来说,多半是有猫腻的。

最可怕的是,一些平台,索要老人的押金。而老人不想工作了,押金就不见了。这是变相的欺骗。

也理财的工作,看起来轻松,回报很大,一不小心就把本金套牢了,得不偿失。

告诉你的父母,哪怕没有退休金,也不要担心,有一点点存款,有子女给的赡养费,也能衣食无忧。把工作的权力,交给年轻人好了。

04

关好远门,不到处走动。

看了一个笑话。

年迈的母亲,告诉女儿:“一定不要远嫁啊。”

女儿很纳闷,现在交通方便了,远嫁有什么不行呢?

母亲说:“看看隔壁家的某人,女婿是国外的,带来的东西,都不知道怎么吃。”

笑了之后,我们看到一个事实:老人对于远方的情况,是了解不到的;走远方是有难度的,就是车马很方便,也不行。

当父母五六十岁的时候,到处旅行,看风景,甚至去国外,都很好。谁的骨子里,都有仗剑走天涯的梦。

过了七十岁,身体不允许老人走远处。

就是平时和亲戚朋友走动,也不要走远了。太远的亲戚,就不要去看了。

日常锻炼,在门口为好,做远门就可能迷路,甚至遇到山路十八弯,走不动。

不走远,是起码的安全认知,也是对自身的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老年父母遇到了麻烦,受伤的不仅是自己,更是子女。

尤其是外出谋业的子女,听说老家的父母遭遇了什么,火急火燎地赶回家,耗费了时间和金钱,也导致工作中,惶惶不安。

老人安康,是一大家人的“稳定器”,而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关好门,老人在门内,大家都会清闲很多。换个角度,就是老人给子女的福气。

当然,在关门的时候,也建议老人们积极开门:打开书本,读一读,也是秉烛夜游;打开沟通的门,和子女对话,不要隐藏太多的烦恼;打开窗户,让房间通风,不要闷得慌;打开爱情的门,更加珍惜老伴,一起牵手出去走走......

开门关门,是老人的智慧,也是子女一片好心。

门外是世界的喧嚣,门里是家庭的烟火。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