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六年(655年)初,登基已6年的高宗李治,开始将屠刀举向以宰相长孙无忌为首的贞观老臣。一场皇权与相权的争斗,正式拉开了序幕。

一、

程咬金立马就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他不想陷入到这漩涡当中去。

五月十四日,程咬金被任命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前去讨伐西突厥。

此时程咬金已经是67岁高龄的人,在古代也算是年近古稀,且已经多年没带过兵了。李治这时候派程咬金出征,应该是有特别的用意。

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绝对不是小说里只会三板斧的傻白甜。

武德年间,程咬金就位列武将高官之列,贞观年间就是军方的代表人物,唐太宗驾崩李治继位的特殊时期,也是程咬金亲率禁军护卫回朝的。

可以说,李唐三任皇帝对程咬金还是很信任的。

信任归信任,像李治这样无军功、无威望的新皇帝,对程咬金这种军政通吃的三朝元老,必然会产生忌惮。

在这皇权和相权争斗的关键时刻,李治将程咬金调离朝堂,是想要削弱贞观老臣的势力。

程咬金接受了任命,显然是看出李治的想法;他能历经三朝不倒,其政治觉悟绝对不低。

出征前,李治单独召见副总管王文度,面授了一番机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次年八月,程咬金发起对西突厥的全面战争,首战告捷!在榆慕谷(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境内)大破突厥歌逻、处月二部,斩首一千余。

接着副总管周智度攻击突骑施、处木昆等部于咽城,斩首三万余。

十二月,程咬金引军至鹰娑川(今新疆新源南),遭遇到西突厥的两万骑兵。

厉害的一幕出现了,前军总管苏定方仅率五百精骑出击,就将2万突厥骑兵打得溃不成军,一战斩杀了一千五百余人。

唐军是一路所向披靡,形势一片大好;要是这样发展下去,很快就能灭了西突厥、班师回朝了。

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发生了!

按史书上的记载,副大总管王文度眼看别人都打了胜仗,自己却毫无战功,于是心生嫉妒之心,开始搞起破坏来了。

这位王副总管就是临出征前,李治单独召见,面授机宜的那位。

那他是怎么搞破坏的呢?

王文度对程咬金说:“我军虽连连大胜,但死伤也不小,这时候就不要深入急追敌人,应该缓一缓再说。”

程咬金一眼就看出王文度的小九九,也懒得搭理他。打仗哪有不死人的,现在唐军士气正旺,不一鼓作气灭了西突厥,等他们缓过劲来,到时死的人更多。

眼看程咬金不搭理自己,王文度只能拿出他的杀手锏;他对程咬金说,临行前皇帝给了他一份密旨,让他在关键时刻可以节制程咬金。

现在就是关键时刻,所以程咬金必须听他的。

正常来说,当王文度说出有密旨时,程咬金是不是要让他拿出来验验真假;然而,程咬金并没有这么做,还真就下令停止追击、原地休整。

这个结果让王文度很满意,但是苏定方等一众将领就不干了。

三、

苏定方气冲冲地跑去问程咬金,为何停止不前?

程咬金将王文度的话,转述给苏定方。苏定方问,可有诏书。程咬金说没有。

“既然没有,将人抓起来,上奏皇上问个清楚不就行了?”

苏定方的建议合情合理。

程咬金却不听,在躺赚还是躺赢之间,他选择了躺平,下令停止追击。

主帅都这么说了,苏定方等人就是再不甘,那也得执行命令。

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则趁机率残部逃脱了唐军的追击,大唐也因此失去了一次灭西突厥的好机会。

那么,程咬金为何就相信王文度的话呢?

他只需要让王文度拿出密旨,这谎言就不攻自破了。这个道理苏定方等人都知道,老油条的程咬金不会不懂得的。

程咬金并没有那样做,这就有点让人不解了。

程咬金能立三朝而不倒,政治嗅觉必定非常敏锐,他肯定是嗅到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

当大军到达恒笃城时,城中的数千胡人碍于唐军的军威,主动开门投降。

唐军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一城,可以说是大功一件。

让人想不到的是,王文度在做事还是作妖之间,又选择了作死!

他再次搬出密旨,对程咬金说:“这些胡人反复无常,等我们班师后又会反叛,不如杀光他们,抢了他们的钱财。”

笑话!

程咬金可是山东豪族、家财万贯,还娶了清河崔氏女为妻,身世家族显赫,怎么会看得上胡人的这点钱财,甚至为财去屠杀降俘?

苏定方也认为不可!如果那样做,唐军跟土匪有何区别。

这道理程咬金懂,他也不是那种嗜血残暴的将帅,史书上也几乎没有他杀降俘的记载。

既然不为了钱,也没有弑杀的爱好,那程咬金应该果断拒绝王文度的馊主意才对。

然而,他接受了,并且下令杀掉全部降俘,让士兵随意抢掠。

这下子事情就闹大了!

周边的胡人得知这事后,纷纷奋起还击唐军,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听说这件事后,原本想要投降的心立马就没有了。

唐军追是追不上了,再这样耗下去消耗太大,权衡之下只能班师回朝。

五、

很多人不理解,程咬金为何要屠杀降俘?

当王文度说出有密旨时,程咬金应该看出这是得到高宗李治授意的,李治这是要将手伸到军队中来了。

王文度代表的是军中李治的亲信势力,而程咬金、李绩则是贞观老臣的代表。

当初李绩还被李世民外贬,高宗李治继位后才将其提拔起来,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治对李绩是有提拔之恩的。

程咬金不仅没有被贬,还护送李治回朝登基,这可是拥立大功。不客气说,程咬金的功劳并不比李绩低。

历来功高盖主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程咬金已经看明白了,征讨西突厥一仗,他不能再占太多功劳了。想让李治安心,不仅要事事听从王文度的话,还得让李治有惩罚自己的借口。

所以,程咬金选择用杀降俘的方式来自污,将自己一世的英明给毁了。

要命还是要名,程咬金最终选择了第一种。

这种自污的手段,李靖和尉迟恭都使用过,所以两人才能善终。

两人回京后,程咬金被判杀降劫掠、贻误战机,夺取京师近卫兵权,罢职免官。王文度因矫诏被判死刑,打入天牢;不久,又官复原职。

“官复原职”四个字,已经坐实了王文度就是李治安插在程咬金身边的棋子。

很快,王文度就任左卫中郎将,这可是正四品的高官,属于实权将领。

五年之后,苏定方平定百济后,王文度又被任命为熊津都督,负责镇守百济,与郎将刘仁愿一起安抚百济余众。

可惜,王文度到了百济没多久,就病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

那么,“自污”后的程咬金结局又如何呢?

被罢职免官后,没多久时间李治又要任命程咬金为岐州刺史,让他远离京师去当一员封疆大吏。

程咬金坚决推辞!

打死都不去,人在皇帝眼皮底下搞不好还能多活几年;要是远离皇帝,按李治的心性怎么可能对程咬金放心。

一旦李治起了猜忌心,那程咬金离死不远了。

在“自污”跟“不断请辞”的双重作用下,李治终于同意程咬金退休的请求。

赏给程咬金银玉帛,外加长安城内豪宅,程咬金则开启了长达10几年的退休生活。

麟德二年二月七日(665年),程咬金在长安城私宅中去世,享年七十七岁。李治下诏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于昭陵,谥号襄公。

有意思的是,程咬金英雄一世,但三个儿子却一个不如一个。

大儿子程处默袭爵卢国公;二儿子程处亮娶了李世民的女儿清河公主,授驸马都尉、左卫中郎将;三儿子官至右金吾将军。

三个儿子虽然都不太出彩,却都能安稳富贵,不知是不是受到程咬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