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深圳宝安区直径距离20公里的中山马鞍岛上,某楼盘的营销中心,一块记录着已经购买该楼盘户数的显示屏尤为醒目,屏幕上的数字已经跳到了“1599”。据楼盘销售中介介绍,购买该楼盘的业主中有六成来自深圳,因为楼盘离深中通道翠亨东入口3公里,驾车只需要10分钟,中介透露,业主中很多都是亲戚朋友相约过来购买,还有不少深圳人在观望中。
伴随着深中通道开通,马鞍岛的相关配套正在加速兑现,宝安市民张先生正是购买了上述楼盘的深圳业主之一,他正陷入要不要在交房后定居马鞍岛的纠结中。他说,当初买下马鞍岛这套房子的时候,是冲着深圳“平替“去的。爱情长跑五年,婚姻近在咫尺,而女友家对一套自住房的期盼,如同一道不轻不重的门槛,
横卧于他有限的预算前。一个偶然的契机,办公室的一句闲聊打开了张先生“双城生活”的大门,“正好那天同事提了一下深中通道,我就把‘马鞍岛’这个名字记了下来。”下班回到出租屋后,他跟女朋友一商量,就决定把房子买在岛上了。
一座从无到有的城区,那些关于生活的便利与丰饶,还在等待着时间的雕琢。他坦言,现在会经常去岛上看看房子和马鞍岛的建设进度,但去一次就更纠结要不要从宝安搬去对岸,“住在一线城市的快乐会上瘾的,以后退休再搬去马鞍岛住也不错,商超建起来了,休闲娱乐场所也越来越多,往返深圳就如同邻里串门,两地都有互通的公交车,偶尔开私家车过桥也不贵。”谈及他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依恋和不舍,“宝安就是深圳的缩影,我现在还没搬过去,就开始想念这里的繁华和方便了”,张先生表示,深中通道缩短的距离,让他兑现了爱情和责任的承诺,铺设了一条回家的路,也维系了他和大城市的连接。
张先生勾画着自己的“未来”,而有同样想法的人已经站在“未来”里,近日,南都记者前往马鞍岛中山国际人才港公交车站采访,发现该公交站房主体结构基本完成,工人们正进行收尾施工。三位穿着鲜艳的大姨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她们正围在公交站牌前研究,当记者询问她们是不是中山本地人时,还在热烈交流的大姨们声音立马高了三个度,争相回答道,“我们是深圳人!从深圳退休后就来马鞍岛这边生活了,我们今天特意过来踩踩点,开通那天,我们要争取坐上第一班开往深圳的公交车”。
据最新公布的消息,深中通道项目通车仪式将在6月30日上午举行,深中通道通车当天同步开通深中跨市定制公交专线。两条线路分别为“中山博览中心-深圳前海梦工场北区”和“中山国际人才港—深圳前海梦工场北区”,共投入运力24辆大巴车。两条跨市公交线路单程票价预计为15-18元。
在亲戚们的质疑声中,在深圳工作的中山本地人姜女士在马鞍岛买了房,并把孩子安排在了马鞍岛上的一所私立学校上学。从孩子入学以来,很多亲戚朋友都不太理解她的决定,明明可以在中山市区上公立学校,她有自己的打算。
姜女士和她爱人都是中山人,平时孩子只有拜托爷爷奶奶照顾。深圳的忙碌与中山的闲适,构成了生活的AB面。作为双城生活的先行者,他们曾习惯于节假日的匆匆往返,试图在事业与陪伴间寻找平衡。但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开始权衡长期分离的得失:回到中山,有自己的房子,车子,跟父母也能互相照应;但是要面对的还有工作机会,文化娱乐生活比深圳少的现实。“说起来就难受,儿子感觉就跟‘留守儿童’一样。”之前孩子小,爷爷奶奶勉强还能管一管。现在孩子上中学,进入了青春期也有些叛逆。想到老人家年纪也大了,两口子商量了一下,继续让儿子当“留守儿童”确实不合适。“他几年之后又要高考,现在压力也大,不能老是不管啊。”
儿子放不下,生计也放不下。一道海湾,困扰了这个家庭好些年头。“等6月30号后就好了 ,我们一家人就盼着深中通道开通呢!”在姜女士的期待中,深中通道开通之后,下班就能去岛上看看孩子,周末还能把孩子接到深圳。一座大桥,连接起无数家庭的团圆。
深中通道的开通,犹如一枚掷入时代长河的石子,激起的是车流的涌动,是一次对现代生活节奏的重新校准,更是两岸人民对生活新秩序的试探,在时代疾驰的轨道上,找到了停靠与重启的站点。置业迁居或者留守,化成了一枚天平上的砝码,摆在期待与迟疑之间,在这场较量中,深中通道扮演了时间与空间的织补者角色,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比如在流动中寻找恒定生活的坐标。
6月30日,大桥来了!对更多的张先生、姜女士们来说,他们即将迎接的不仅是一座桥的开通,更是通向彼岸的新生活。
采写:南都记者 潘莹瑜 王睦广
摄影:南都记者 许松龙
实习生:聂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