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中国证券报》28日刊发文章《掘金“赛事经济” 中国制造加速“出海”》。文章称,“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加大了研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的力度,新增沙滩球拍生产线。今年以来,生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到目前为止出口订单额达到9750万元,同比增长30.9%。”北海龙亿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行政主管樊平说。

该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条条生产线正在不停地生产沙滩球拍、曲棍球杆等体育用品。

202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激战正酣、2024年巴黎奥运会举行在即,还有多个职业联赛接踵而来……2024年是“体育大年”,中国制造业抓住风口,借助跨境电商等渠道加快“出海”,奋力掘金“赛事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体育用品出口大增

“我们公司的产品已经多次出现在国际赛事上了,比如冰球杆就曾出现在北京冬奥会上。”樊平介绍说,“我们的沙滩球拍、曲棍球杆等体育用品也稳定销往美国、日本、加拿大、芬兰等国家,产品被各国运动健儿广泛采用。”

北海双赢洋弓制造有限公司的厂房里同样呈现出马力全开、紧急备货的场景。该公司主要生产碳素弓把、洋弓弓翅、洋弓瞄准仪等产品,是全球弓箭行业领先企业之一。“我们公司生产的弓箭及零配件占奥运会、亚运会等世界顶级比赛用弓箭市场份额达70%以上。为应对订单激增的情况,我们选择将部分产品中的部分工序外发加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是北海的企业,作为世界工厂的义乌也同样接到了这样的“大礼包”。主营足球产品的吴晓明每天都在忙着给客户发货。“现在我的仓库里有一个柜子的货要发往法国,还有一个西班牙的客户已经返单,预计近期发货。”吴晓明说。

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1到5月,义乌出口体育用品及设备41.0亿元,同比增长44.4%。义乌市体育健身用品行业协会会长王强表示,体育用品行业是“不倒翁”行业,随着海内外各大赛事陆续开赛,义乌商户提前布局,对接当地采购商,设计新款,积极与国际赛事接轨。

周边产品外销不俗

在义乌,不仅体育用品出口火热,赛事周边商品同样迎来热销。

温从见在义乌经营球衣生意十余年,今年欧锦赛的举办,也给他带来了不少订单。因为款式新颖,球衣颇受欢迎,欧锦赛还没开始,他就已经往欧洲卖出了30多万件球衣。

随着巴黎奥运会的临近,相关纪念商品已经出现在了巴黎街头的大小商店内,包括吉祥物玩偶、T恤、水杯等。巴黎奥组委的统计数据显示,本届奥运会80%的吉祥物由中国制造,大部分均产自义乌,除此以外,相关旗帜、挂件、运动服等“应援物”也陆续漂洋过海抵达大洋彼岸。

跨境电商持续发力

在国际体育赛事的带动下,跨境电商货物出口量连创新高。

来自河南的陈建禄在义乌做跨境贸易已有十几年的时间。随着欧锦赛启动,他的公司订单量迎来迅猛增长,超过4万单,小国旗、球队队服以及一些定制服装都成了热门发货商品。

“订单量同比差不多增长了30%,物流目前承接得也比较稳定。”陈建禄告诉记者。

菜鸟集团国际快递事业部相关业务经理薛磊介绍,进入6月以来,企业跨境电商出口商品日均单量高达1.6万票,较去年同期增长166.7%。

专家表示,体育赛事不仅是运动员的竞技场,更是全球企业展示创新与实力的大舞台。中国商家借国际体育赛事这艘“大船”,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融入全球价值链,借助赛事“东风”不仅实现订单增长,还体现了中国企业强大的生产能力与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更体现了中国外贸出口的韧性和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