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晚,国邦医药(605507.SH)公布了一份几乎没有折价的的员工持股计划。其中70.8%的认购份额面向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公告称,本员工持股计划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遵循自愿参与、风险自担原则。

然而,国邦医药去年营收、净利双降,大股东自解禁以来拼命减持,股价跌跌不休、长期破发。种种迹象显示国邦医药前景并不被投资者看好,以无折价方式参与持股风险难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邦医药回购股份期间,公司大股东正不遗余力减持公司股份,截至目前,减持仍未结束。此时推出这份无折价的员工持股方案,到底是为了激发核心骨干的积极性,还是强行将员工和公司“绑定”在一起?

无折价持股,员工甘愿接盘?

根据国邦医药公布的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初始拟筹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500.00万元,其中员工自筹资金不超过12,500.00万元,具体金额根据实际出资缴款金额确定。本员工持股计划的锁定期为12个月,自公司公告最后一笔标的股票登记过户至本员工持股计划名下之日起计算。

公告称,员工持股计划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本员工持股计划遵循依法合规、自愿参与、风险自担的原则,不存在以摊派、强行分配等方式强制员工参加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情形。

据了解,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回购的公司股票和/或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包括但不限于大宗交易、集中竞价交易、协议转让)等法律法规许可的方式获得的公司股票。

2024年1月26日,国邦医药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后续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5元/股(含),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

截至2024年5月31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6,127,000股,已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10%,成交的最高价为18.66元/股,最低价为13.05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受让价格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公司回购本公司股票作为当期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来源的,则受让价格为市场公允价格;另一种是以二级市场购买作为当期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来源的,则受让价格为二级市场购买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公告

对比此前的回购价以及6月27日的收盘价(16.79元),国邦医药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受让价格基本上没有折价。

钛媒体App了解到,员工持股,一般被认为是调动员工积极性、吸引保留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投资者对企业信心的重要手段。

有专家解释称,上市公司通过员工持股的方式,可以将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绑定,从而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此举将增强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员工持股数量越多,价格越高,对股价刺激越大。

然而,没有折让空间的员工持股计划真的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么?同样是真金白银购买自家股票,员工直接在二级市场购买岂不更方便,还不用承担锁定期的风险,何必采用员工持股这样舍近求远的方式?

同时,钛媒体App注意到,本次员工持股计划中,董监高持股份额占比为29.2%,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骨干共250人持股份额占比为70.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计划参与对象及认购份额占员工持股计划份额的比例

这份员工持股计划,看起来更像是员工增持计划,特别是面向中层员工的增持计划。只是员工能否甘愿接盘,尚未可知。

边回购边减持,股价早已破发

公开资料显示,国邦医药于2021年8月2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格为32.57元。上市次日,国邦医药盘中创下上市以来最高价47.90元,此后该股长期处于震荡下跌的趋势之中。目前该股处于破发状态,较发行价跌幅约45%左右。

业绩方面,去年国邦医药出现营收、净利双降;今年一季度尽管净利润实现2.11%的有限增长,但营收下滑了5.07%,着实谈不上业绩反转,更谈不上借此提振股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Wind

面对跌跌不休的股价,国邦医药已展开自救行动。上文提到,今年1月26日,国邦医药公告称,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后续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截至2024年5月31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6,127,000股,已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10%,回购金额为9951.59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回购股份期间,大股东正在陆续减持套现。

相关公告显示,持股5%以上的股东上饶市浙民投恒华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浙江丝路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分别简称“浙民投恒华”、“丝路基金”)在2024年1月17日-2024年4月16日期间,减持公司股份545.5万股,减持比例0.98%,减持金额8449.26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公告

之后,上述大股东又马不停蹄的披露了新的减持计划。

据国邦医药4月19日的公告,浙民投恒华、丝路基金两大股东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16,764,705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最新公告显示,截至5月8日,浙民投恒华、丝路基金本次减持计划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0,171,800股,变动比例达到公司总股本的1.82%。本次减持的数量已过半,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事实上,上述股东减持行为最早始于2023年5月。2023年2月2日,平潭浙民投恒久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丝路基金首次披露减持计划。而当天相关股东所持限售股才刚刚解禁。(注:上饶市浙民投恒华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原企业名为平潭浙民投恒久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2023年12月更名。)

据悉,浙民投恒华、丝路基金存在一致行动关系。国邦医药上市初期,二者分别持有上市公司6.08%、4.47%的股份。在一系列减持行为过后,上述股东对国邦医药的持股比例由上市初的10.55%下降至最新披露的3.74%。

截至6月27日,国邦医药尚未披露减持计划最新进展,意味着上述股东仍有进一步减持的可能。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马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