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州,有英雄。

苏州,也有温情。

6月27日,苏州终于公示,追授胡友平“苏州市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她完全值得这个称号,只是让我们痛心的是,这只能是追授了,因为她已重伤不治,不幸离世。

没有她,毫无疑问,这会是一个更大的悲剧。

6月24日,正是她,不顾个人安危,拼死挡住了试图闯入校车的凶手,被凶手连捅数刀。虽然全力抢救,但仍无力回天。

她是苏州女子,但她更是英雄。

如果没有她,我们可以肯定,绝对不会只有一对日本母子受伤,校车上的很多孩子,可能都将面临凶险。

谁说苏州女子只有温柔,更有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

苏州人,其实一直就有爱有恨有血性。

不由想起以前的中学课文《五人墓碑记》。

明朝末年,魏忠贤当权,他们网罗党羽,排斥异己,欺压人民,形成“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谁反抗最烈?

苏州人挺身而出,激烈反抗阉党。最后,五烈士为保护人民,慷慨就义。苏州人将他们合葬于城外虎丘山前,称为“五人之墓”。

他们是英雄。

《五人墓碑记》中,有一段锥心之问: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简单翻译一下:

唉!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以后的内忧外患,苏州人,以及苏州所在的江南,一波又一波的英雄,挺身而出,英勇就义,杀身成仁。

所以,我们看到了“扬州十日”,看到了“嘉定三屠”,以及江阴抗清的惨烈。江南人不仅仅有温柔,更有血性,有爱恨,更有是非。

我知道,网上一些人嘀咕,胡友平保护的是日本人,一些极端分子更斥责,她是“汉奸”。

这就完全没有是非,更没有起码的人性!

且不说我们常讲“朋友来了有美酒、敌人来了有猎枪”。

今天,来中国投资、经商、学习、交流的外国人,不管是哪国人,只要遵守中国法律法规,那就是朋友。

朋友来了你家,你就这样对待朋友?

将心比心,我们也有那么多同胞在国外,如果发生了类似的事件,我们怎么想?

退一万步讲,即便是敌国,该杀的也是战场上的敌人,绝对不是妇孺!

对妇孺下手的,只能是懦夫;乱扣汉奸帽子的,其实是国贼;放纵戾气的,更是在挖我们国家墙角。

毕竟,我们是一个有爱有恨、有原则有底线、更有是非的民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友平是英雄,她见义勇为,舍弃自己宝贵生命,保护了孩子,不管是哪国的孩子,她就是英雄。

这才是大义,这才是社会正气。她是苏州的英雄,更是苏州的光荣。

关键时刻,她的挺身而出,也让我们看到了苏州人血性的另一面。